宗緒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皠撔轮恰鄙钲诔尸F出“6個90%”特點: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于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于龍頭企業。深圳是如何做到如此傲人的成績,成為引領科技創新城市的呢?這要從經濟學中產業結構成長模式說起。
經濟學中產業結構成長模式主要分為三種:一是競爭型的產業結構成長模式。這種產業結構成長模式主要存在于歐美等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成長主要依賴結構內部的自我均衡,自我調節過程,政府對產業結構成長的影響是間接的,主要通過利率、稅收以及貨幣、關稅等進行調節。二是計劃型的產業結構成長模式。這種產業結構成長模式大家都比較熟悉,基本思路是運用政府的力量,實行社會資源的重點配置,促進重工業化,避免西方社會早期發展中所出現的由于盲目競爭所造成的資源浪費。三是干預型的產業結構成長模式。其思路是必須由政府來確定帶動整個經濟起飛的“戰略產業”,通過政府計劃、經濟立法、經濟措施、基礎設施、基礎研發投入,扶持“戰略產業”的起飛。實踐中,日本、韓國等二戰后興起的國家和地區都是干預性的產業成長模式,發展中國家也大都是。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青島和深圳都是干預型的模式。
以深圳5G產業發展為例,政府計劃方面:深圳市2020年12月出臺《關于大力促進5G創新應用發展的若干措施》,對落地的標桿項目按不同類別、比例給予最高5000元的獎補。并舉辦全球5G應用大賽,共有6個國家和地區的125支團隊參加,11個獲獎團隊中7支出自深圳,另外4支代表隊分別來自北京、江蘇昆山、廣東順德和韓國。經濟措施方面:落地深圳的5G標桿項目按不同類別、比例,給予最高500萬元到5000萬元的獎補?;A研發方面,深圳對5G核心技術攻關、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分別給予最高3億元、3000萬元、1000萬元獎補?;A設施方面:深圳政府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除了投資建智慧桿,還對運營商獨立組網的基站每個獎勵1萬元,最高1.5億元。由此可見,深圳政府在5G產業的培育中,政府的主導和投入完全符合干預型產業結構成長模式,主要是創造產業“生長土壤”,引導市場參與和調節,在政策上保障市場的作用機制。
縱觀深圳兩次大的產業轉型,都可以明顯看到干預型產業成長模式的成功布局,高新技術產業從無到有、從點到面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作用功不可沒。政府主導形成的高技術產業區的特點是高技術發展已經落后,需要政府給予強有力支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足。高新技術人才、企業的聚集是自下而上的,是通過國家和地區的干預和扶持政策而促成的。在高技術產業落后的地區,要擺脫資源和要素短缺的約束,實現經濟發展的趕超和關鍵性產業群的發展,單純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是不可能實現的,而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人為引導特定產業的地理集中,創造全新的產業簇群,逐步培育起本地的產業集群網絡,從而獲得更高的生產率和持續的競爭優勢。
政府在企業集群成長、演化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但是并不排斥企業在企業集群過程中的基礎性作用和自主選擇的權利。隨著企業集群的發展壯大,政府的直接干預在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與私營部門相比都不再具有優勢,無法對企業集群的良性發展起到支配作用,政府需要逐步退出,轉為行使市場主導型模式下政府的職能。深圳是小政府、大市場,政府對市場更多的是引導,始終注意從一開始的政府主導和投入轉向后期的引導市場參與和調節。當人才、企業在政府引導聚集后,通過市場競爭逐漸產生頭部企業,產業鏈便會自上而下地產生。公平的競爭環境、規范的市場運作和服務型政府行政正是政府為企業創造的制度環境,青島在引導高技術產業聚集形成產業鏈時,可參考深圳的這種產業成長模式。
作者系李滄區計算機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