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波

在深圳100余天的學習體悟,以單位的專業實訓為平臺,通過參觀考察企業和商協會、向企業家請教交流、走進社區街道等沉浸式學習交流,深感這是一次思想大提升之行,是一次市場化、專業化理念方法轉變之行,是一次對照鏡鑒、自我提升之行。100余天的時間,在實訓單位邊學邊干,深刻感受到了前海方舟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創投機構匹配城市發展戰略,重點投資硬核科技的獨到眼光和價值追求,感受到了深圳創投機構投早投小投科技,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的責任擔當,感受到了市場化、專業化的思維理念和工作方法;100余天的時間,走進華為、中廣核、商湯科技、云天勵飛等高科技企業,他們專注創新、重視研發,勇于突破自我的精神讓我印象深刻;100余天的時間,調研走訪中小企業服務發展中心、市民中心和部分商協會,充分探尋深圳市政府服務企業的經驗做法,受到觸動與啟發;100余天的時間,與隊友一起策劃組織了多期青深企業家聯誼會活動,與會員企業深入溝通交流,得到了鍛煉和提升。主要有“三個最大感受”“三個最大收獲”“三個借鑒思考”。
三個“最大感受”
(一)深圳有著濃厚的改革創新基因,敢為天下先、勇于爭創一流成為其精神特質。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視察南方談話中指出: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在實訓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深圳善于因勢利導,敢闖敢試,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專、人專我特”的理念,善于變不可能為可能,敢于創新突破,出臺政策創新引領性強、推陳出新快,創新型企業多、創新型人才多、科技研發成果多、轉化快。在與深圳企業家溝通交流過程中,企業家們普遍提到深圳創新創業生態好,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賦予了企業敢于冒險、開拓創新的商業精神。在這里,創新很容易與資本和技術結合,成就創業夢想。
(二)深圳非常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圳創造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一直倡導“企業有需要的時候,政府就在身邊;企業正常發展的時候,政府絕不打擾”,重點在三個方面發揮引導作用。首先是產業引導。上世紀90年代初,深圳果斷放棄“三來一補”轉向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連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做大做強做優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并成立高新投、高創投等國有企業進行扶持引導。其次是界定規則,在相關領域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市場化、法治化規則體系,明確該干什么、能干什么、限定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規則框架內支持企業大膽闖、大膽試。最后是扶持支持,市場失靈時、企業有困難時,迅速出手、引導扶持。2018年民營經濟出現階段性發展困難,深圳出臺“四個千億”計劃,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在此基礎上,又非常尊重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堅持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干的就讓企業干,從而讓企業和個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去創業發展、創造財富。
(三)深圳企業專業、務實,善于運用資本力量謀事干事。我所在的前海方舟資產管理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市場化母基金-前海母基金,在實訓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其專業、務實、嚴謹的工作精神。在行業和企業研究領域,有專門的研究團隊,每半月出一期行業分析報告和熱點事件跟蹤,供決策參考;在投資決策階段,建立了五級內控決策體系;在投后階段,還會持續為被投企業發展、上市等提供專業咨詢服務。這種全方位、全周期的專業判斷和風險把控使得決策層不僅能夠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被投企業情況,最大限度規避投資風險,提高投資回報率,也能幫助被投企業壯大自身實力,實現快速發展。
三個“最大收獲”
一是更新了思維理念,提升了專業化、市場化、法治化工作能力。利用在前海方舟基金管理公司實訓的寶貴學習機會,積極參加小組立項會、小預審、大預審及投委會40余次,與業務專家學習討論,深入了解投資理念、投資流程、投資方法、管控措施等,對創投機構投資全業務流程有了深刻感知。在參與項目審議過程中,積極思考項目優劣勢,并通過與企業決策層領導的發言進行對照,開闊了眼界、啟發了思維、體會了深圳企業家的思維方法,提升了運用專業化、市場化、法治化思維工作的意識。
二是加深了對市場化資本運作的思考和認識。在實訓期間,深圳國資成為熱點話題,被稱為“白馬騎士”,一系列股權收購行為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贏得一致好評,背后的投資邏輯就是在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的基礎上更好的服務城市發展戰略,更好的引導產業發展,引鏈、強鏈、補鏈。
三是增進了與深圳企業家密切溝通聯系,在與實訓隊員共同學習中得到鍛煉提升。在實訓期間,按照市委組織部安排,還承擔了青深企業家聯誼會秘書處的日常協調服務工作。拜訪了騰訊、華為、云天厲飛、潮汕商會等企業和商協會,牽頭起草了實訓隊深化拓展聯誼會工作方案。作為專班成員,全程參與策劃組織了“文旅數字化”“智慧交通”“供應鏈金融”“智慧交通”“數字化時代企業增長論壇”等8項專題行動,與深圳企業家有了更多的近距離學習交流機會。
同時,實訓隊首創了“學員大講堂”分享交流機制,每周兩晚,由實訓隊員逐個上臺講述體悟學習成果和心得體會,隨機抽取一名隊員進行點評,再由支委進行全面總結。不僅激發了大家深入總結思考、相互交流分享的動力和積極性,也讓隊員們加深了彼此的認識和了解,共享實訓體會和收獲。
三個“借鑒思考”
一是要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敢于任事、善于謀事、能夠成事。在深圳實訓期間,有幸傾聽過許多企業家的創業故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們和團隊都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干。我想,除了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外,更多的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善作善成的決心和勇氣。當前,我市國資國企改革正處于綜改試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國企改革攻勢三項戰略疊加時期,唯有勇于干事、善于謀事、能夠成事,真正把工作當成事業來作,才能夠用更寬闊的視野、更務實的行動推進本職工作開展,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二是國企改革發展要匹配城市發展戰略,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有所擔當、有所突破。深圳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始終堅持市場化導向、市場化主體、市場化運作,突出主業、聚焦主責,緊緊圍繞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推動85%以上的國有資本集聚到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以金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領域,構建起有力的城市保障體系。建議在我市國企改革發展中,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發揮好市場資源的配置引導作用,通過市場化資本運作手段,在強鏈、補鏈、延鏈上下好先手棋,當好領頭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和產業集群化發展,夯實產業基礎,打造產業高地,在服務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三是強化綜合改革,激發企業內生活力。統籌利用好綜改試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要戰略機遇,以推進國企改革攻勢為牽引和總抓手,持續深化國企綜合改革,不斷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在優化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方面,以管資本為重點,努力探索具有青島特色的國資監管路徑,切實增強國資監管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在深化國企改革方面,以分類推進混改為重點,根據企業功能定位,合理設計企業股權結構,實現以混促改。在完善治理機制方面,健全完善企業董事會,全面落實和維護董事會權利,提高董事會科學決策水平,保障經營層的經營自主權;健全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強化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用足用好各項激勵政策。
作者系青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正處級領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