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慶

赴深圳體悟實訓是“學深圳、趕深圳”最有效的路徑,也是實訓隊員身臨其境研機析理、全方位、立體式、內生地體悟深圳思維、深圳速度、深圳生態的最直接途徑。2020年12月17日,我隨青島第五批體悟實訓隊奔赴這座令人無限神往的城市——深圳,開始了100多天的深圳生活。作為實訓隊一員,到達深圳后,我認真體悟深圳的發展生態,體悟深圳“三化一型”的環境,對比深圳與青島的不同之處。時間是最好的記錄者,100天里我帶著向往,帶著疑問,帶著激情和使命去體悟實訓,感受著深圳這座城市的脈絡,解讀深圳發展生態,增長為青島“創業”的本領,自身綜合素質在體悟實訓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牢記體悟實訓使命,真學真悟錘煉本領
一是始終堅持理論學習為先。認真學習市委主要領導和李偉部長有關體悟實訓的講話資料,深刻把握和領會“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確保實訓方向不偏、重點突出。強化理論學習時效性,凡是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央和省市委召開的重要會議,均第一時間學習,及時鞏固思想根基、豐富理論素養。二是忘記身份,掛起職務,快速融入實訓企業。我實訓的企業是深圳市名家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名匠智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智能城市項目,到達實訓單位后,迅速轉變角色,當好公司職員,幫助企業出謀劃策。主動聯系該企業在青島項目所在地的區市隊友與該企業相關負責同志對接,充分發揮實訓隊友資源助力企業發展。同時與名匠智匯業務骨干共同參加業務知識培訓、共同研究企業組織架構改革方向。從實訓企業的“小切口”感知企業的發展脈絡、發展理念、發展思路,做到與實訓企業同頻共振。三是始終保持沉下去的姿態和旺盛的體悟實訓學習狀態。除自覺參加實訓隊有關活動外,翻閱深圳市情資料文件、當地報刊和網絡信息,深入部門、街道、企業調研,了解深圳區域經濟發展、改革開放、社區建設、招商引資等方面基本情況。先后到深圳福田區蓮花街道、南山區南山街道、福田企服中心等10多個部門單位交流學習;到大潮起珠江、深圳歷史博物館等場館參觀;到比亞迪、騰訊、云天勵飛、人工智能協會、中小企業協會等30余家企業組織拜訪考察;參加深商大會、工業互聯網大會、供應鏈金融協會沙龍等。讓自己深入了解深圳發展態勢、創業精神,從細處了解深圳發展的真經。四是全方位融入,立體式的感受體悟深圳的人間百態、干部狀態、行業形態等。體悟實訓期間,通過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和細節,深入學習深圳開放包容、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深切感受深圳人特別是深圳企業家拼搏奮進、務實創新的激情和活力,研機析理,悟透實質,進一步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推動了思維方式的轉變和工作作風的提升,將學習體悟轉為心得體會,共參與發表專報1篇、形成調研報告3篇。在與深圳各界組織、人士的交流過程中,大力宣傳青島,介紹可與青島對接的企業和項目,使深圳的黨政領導和企業界增進了對青島和李滄的了解。
落實體悟實訓要求,探尋深圳發展邏輯
在深圳發展過程中,也遇到過多次質疑以及能否持續繁榮的擔憂,但它一次次突破瓶頸,經濟持續增長,質量和結構不斷改善,城市綜合影響力上升,這背后秘密是我們體悟實訓主要課題。毋庸諱言,深圳早期發展是建立在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之上的,但政策優勢消失之后,高度市場化的體制優勢和多元自由平等的文化優勢,是推動深圳經濟競爭力不斷增強的關鍵因素。體制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是民營經濟為主體,創新性十足;二是高度的開放性,深度融入國際和國內市場;三是政府與企業關系處理得當,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角,政府甘當配角,政府不是熱衷于干預和指揮,而是樂于在旁邊提供服務。當然,這三者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民營企業以利潤為導向,自己為自己負責,自然希望政府提供服務而不是指揮和干預;民營企業主導也使政府干預和指揮的空間有限;在高度開放的環境下,企業除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命脈,別無其他選擇。
高度市場化環境的長期熏陶,加上移民城市的特點,使深圳逐漸形成了務實、誠信、敢為人先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就像空氣一樣,雖不被覺察卻又極端重要,當有些人仍然狹隘地把歷史悠久作為衡量文化的唯一標準時,多元、自由、平等、法治這些現代市民社會價值觀不知不覺中成了深圳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它是深圳經濟體制不退化甚至繼續進化的重要保證。在探究深圳成功的秘密時,體制與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不應被忽視。深圳并非完美,也面臨很多挑戰,其他城市可能天生不具備深圳的區位優勢和移民文化優勢,但深圳經驗仍然可以給其他地方一些啟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正確處理好企業與政府的關系,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發揮市場主導作用,發揮政府服務作用。同時,一定要更新文化,文化改良是經濟振興的前提,對那些與發展市場經濟格格不入、與現代社會文明準則格格不入的文化,一定要加以蕩滌。
用好體悟實訓成果,放大體悟實訓效果
隊員實訓結束后回到青島,如何最大程度地放大自己的實訓效果,是我們每名體悟實訓隊員應該認真思考的,同時也是青島組織大規模干部到深圳體悟實訓的最終目的。如何從自身做好回青后的各項工作,放大自己在深圳體悟實訓的效果?一是要持續開闊視野。要敢于同國內先進地區比、敢于同全球一流水平賽,把思維打開,把焦距拉長,在更高的層面上思考工作、謀劃工作、推動工作。青島與深圳最大的差距是市場化、法治化的思維模式和環境氛圍,要繼續在市場化、法治化改革上全面對標深圳,在觀念養成、制度設計、具體改革舉措等方面下功夫。要認真借鑒深圳經驗,把“三化一型”的標尺立起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全面增強專業化本領。二是要增強服務意識。要轉換身份、換位思考,拜企業為師、向企業學習,圍著企業轉。要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真正站在企業的角度想問題、定政策、優服務,成全企業家創新創意,全力打造讓企業舒服的營商環境。要繼續強化協同監督,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行為及時進行曝光、作出相應處理,以強有力的監督倒逼作風轉變、推進責任落實。要認真學習借鑒企業管理方面的經驗,學習企業用人留人“真經”,樹立系統化、立體化的思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性、服務性、高效率的原則,全面推進流程再造。三是要切實發揮好體悟實訓典型經驗的引路作用。回到工作崗位后持續講好體悟實訓故事,帶動周邊的同事、朋友更好地體悟深圳、學趕深圳。繼續當好青島與深圳溝通合作的橋梁紐帶,繼續跟蹤學習深圳的好經驗、好做法,在“雙招雙引”、開放合作等工作中積極牽線搭橋,真正把深圳的理念制度、資金資本、企業項目、科技智力、體制機制等高端要素和先進經驗引進來、學過來;要發揮“鯰魚效應”,在青島改革發展的實踐場景中加強鍛煉,持續不斷地解放思想,真正把“三化一型”融入血液、化為自覺、成為習慣。
就個人而言,體悟實訓工作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一樣: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在回青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對標深圳、創新思路,將學到的深圳經驗落實到堅定青島發展的目標定位和思路舉措上,落實到推進市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上,落實到一個個具體項目,一項項實際工作中。從群眾需求、城市發展出發,善于創新創造,不斷地思考總結,切實從深圳的發展歷程中探尋到助推青島發展的辦法和思路。
作者系李滄區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與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