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醫院作為一種新興的就醫模式,相對于傳統醫院,正處于“草創階段”,行業規范、監管方式都有待完善。而專科特色的互聯網醫院又區別于傳統互聯網醫院發展模式。研究了目前線上就診專科單一化、藥品使用、檢查規范化,及醫保特病支付能否享有線下同等待遇、監管服務等等一系列問題,基于線上就診專科單一化、藥品使用、檢查規范化對互聯網醫院小程序進行了改進。
關鍵詞:互聯網醫院;專科醫院;微信小程序
中圖分類號:TP399?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21)01-0124-04
Construction Research on Internet Hospital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XU Ming
(Jiangsu Cancer Hospital,Nanjing? 210008,China)
Abstract:Internet hospitals,as a new medical treatment model,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hospitals,which are in the “initial stage”,the industry specification and supervision methods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internet hospital with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is differ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traditional internet hospital. In this paper,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studied,such as the simplification of online treatment at present,the standardization of drugs usage and inspection,whether the payment for special diseases of medical insurance can enjoy the same treatment as offline,regulatory services and so on,it makes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on internet hospital applet based on the simplification of online treatment,the standardization of drugs usage and inspection.
Keywords:internet hospital;specialized hospital;WeChat applet
0? 引? 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互聯網醫療發展,多項舉措接連發力,成為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助推器。2020年疫情期間,實體醫療機構開通線上互聯網診療或互聯網醫院,為患者開辟線上就醫通道,互聯網醫院成為“戰疫”的“第二戰場”。互聯網醫院通過提供在線咨詢、預約診療、網絡家庭醫生等服務,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成果,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健康需求。
1? 江蘇省腫瘤醫院現階段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現狀
江蘇省腫瘤醫院年門急診患者近39萬人次,年出院患者8萬余人次,目前開放床位1 239張,設25個臨床及醫技科室,腫瘤科和胸外科為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中西醫結合科為國家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擁有7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肺癌、食管癌、胃癌、鼻咽癌、淋巴瘤等多個學科處于國內先進水平。表1為江蘇省腫瘤醫院2020年互聯網醫院就診數據。
我們不難看出,2020年下半年國內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穩定,互聯網醫院日在線診療量逐漸在減少,醫院甚至一天只能接診幾十例、十幾例病人,與龐大的線下診量比,可以忽略不計。相對于醫院在互聯網醫院建設上投入的人力、物力等各類資源,最終獲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遠遠不夠。下文將探討制約互聯網醫院的發展原因,通過就醫人群、醫保線上支付、政策監管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首先對100位體驗過互聯網就診的患者做了電話問卷統計,從就診人次的年齡、學歷、軟件操作性、就醫過程、藥品配送、檢查預約,醫保支付等多個方面發起調查,如表2、表3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出:患者對互聯網醫院總體滿意度不高,老年病人數量少,用戶體驗感差,部分藥品、檢查不能在互聯網醫院使用,醫保病人線上不能享受門特待遇等諸多方面因素都是患者不愿意使用互聯網醫院的理由。
其次我們對使用過互聯網醫院進行診療的醫生進行了座談,聽聽他們的實際感受。醫生普遍反映,本院是腫瘤病防治的特色專科醫院,又因為腫瘤疾病的特殊性和腫瘤患者心理的特殊性,僅僅通過手機上幾張圖片,幾份報告和短短幾分鐘的交流并不能完全了解病人的病情。他們認為互聯網醫院針對需要定期復查的用藥患者、一般常見病患者相對適用。雖然時代進步了,科學技術發展了,但行醫中診查必不可少,缺少適當的查體,醫生沒有辦法給出準確的診斷,給出最適合病人的診療方案。導致現在互聯網醫院處于“患者不積極,醫生不主動”的尷尬局面。
2? 互聯網醫院目前問題
2.1? 就醫人群局限性
當前,傳統互聯網醫院開診科室主要以小病和慢病等普通疾病問診為主,慢病人群又以老年人為主,大部分老年人不擅長使用智能手機,線上復診受限。而醫院是以防治腫瘤疾病為主的專科醫院,來我院就診的患者病情復雜嚴重,尤其是初診病人,需要提供在我院核磁、CT、內鏡等詳細的相關醫學檢查報告確定病因,很多病人并沒有相關報告,只是在電話和視頻中描述病情,所以互聯網醫院診療患者對于完成檢查的復診病人更為合適。互聯網醫院問診目前還不能完全滿足所有患者的問診需求,導致患者在就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使用積極性不高。
2.2? 醫保線上支付
醫院就診的患者大部分是醫保門特病人,這類病人就診時,一些特定的,不需要住院且醫療費用較高藥品和檢驗、檢查費用在門診醫保結算中可以參照住院的標準予以報銷,從而減輕其醫療費的負擔。因現階段南京市醫保中心對線上醫保結算,門特患者是否享有同線下支付統一標準的功能并未放開,導致一部分患者在使用互聯網醫院過程中,門診結算都是個人支付,并沒有享受醫保待遇。
2.3? 社會群體對互聯網醫院的就診模式認知和接受度不高
互聯網醫院這種新興的就醫模式,很多患者不清楚,不理解,認為網上看病就是政府、醫院搞得一種“噱頭”,電視新聞雖有報道,但宣傳力度不夠,只是裝裝樣子。要想治好病,還是去醫院,面對面的和醫生交流,心里踏實靠譜。患者的這種心理造成互聯網醫院的作用十分有限,并沒有改善醫院的就醫環境,減少門診就診壓力。
2.4? 互聯網醫院藥品和診療項目的管理
《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條指出:患者在開藥前,需要提供病歷資料,并且患者在實體醫院已經明確診斷為某種疾病后,才可以針對診斷處方,即互聯網醫院可以開具治療部分常見病、慢性病的藥物處方。另外,強調互聯網醫院不得開具麻醉藥品、精神類藥品處方以及其他用藥風險較高、有其他特殊管理規定的藥品處方。而我院又增加了部分靜脈輸液的藥品也不能在互聯網醫院使用。同時費用較高的檢查和對患者身體有要求的檢查,例如無痛內鏡,需要病人提供常規心電圖檢查報告。藥品和可檢查的項目少了,醫生的選擇也少了,最終醫生為了方便患者,不得已把患者拉回了實體治療。
2.5? 互聯網醫院投入高、維護高、收益低
互聯網醫院建設投入相當巨大,看起來是醫生與患者在網上“一對一”診療,其實背后要有龐大的技術支撐、軟硬件支撐。目前省內“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試行價格規定三類醫院標準,主任醫師線上門診診察費為35元/次,但線下服務收費每次約50~200元/次不等,線下與線上收費差距較大,互聯網醫療服務成本收益倒掛。服務的低效率和盈利的“低單價”導致互聯網醫院發展前景不明。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必將影響互聯網醫院的進一步健康發展。
2.6? 監管政策不完善
互聯網醫院雖然與衛健委監管平臺對接,但就診完整的服務卻難以監管,發生醫患糾紛時,很難提供有效的證據,處理難度較大。需要上級相關衛生管理部門與本院多部門相互協調,制定系統的,完整的監管政策。另外,我國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法律法規尚不完善,法律監管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互聯往醫院的發展。
3? 互聯網醫院發展的對策和思考
3.1? 設置特色就診專科
腫瘤病的防治是本院特色,而本院互聯網醫院建設也需要體現專科醫院的特色,就診科室區別于傳統醫院。首先,整理細分,把符合放到線上的診療專科統計羅列,再按病種新增一些特色專科,根據以上思路,設計了互聯網醫院微信小程序,如圖1所示。例如“結直腸專病門診”“泌尿專病門診”“乳腺專病門診”等,讓病人的選擇有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第二,請更多的名醫、名專家,從線下走到線上,增加排班,增加一定號源,讓患者切身感受到互聯網醫院提供的強大就醫資源,提高互聯網醫院的影響力。
3.2? 加強宣傳力度
讓患者認識了解互聯網醫院,體會網絡診療帶來的利好。同時線上增加醫患在線問答功能,對部分患者適當減免掛號費,控制現場掛號數量,把部分號源推送到互聯網醫院。在醫院內部,如門診、住院區域定期進行互聯網醫院軟件的演示操作,讓患者知曉互聯網就診流程,如何操作使用互聯網醫院小程序,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感,增加患者服務滿意度。
3.3? 微信小程序優化升級
互聯網醫院程序分為醫生端和患者端,醫生端增加患者360視圖,如圖2所示。可以查詢到病人在我們就診期間的所有門診、住院信息,包含醫囑、檢驗、檢查。
同時增加醫患問答模塊,設置患者問題次數,醫生按要求在特定時間內回答。患者端簡化流程,節點明確,短信提醒患者上線的同時,增加電話語音提示,在處方完成繳費后按醫囑內容推送用藥、檢查注意事項。費用、藥品查詢界面簡單明了,患者一目了然。診療完成后,安排專人定期對患者進行回訪,收集信息。
3.4? 完善醫保支付,實現處方報銷“零差別”
《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機構可以通過其依托的實體醫療機構,自愿“簽約”納入醫保定點范圍,“互聯網+”醫保支付將采取線上、線下一致的報銷政策。在主體認定上,規定享受此項政策的互聯網醫療機構,必須依托線下醫院。這意味著,沒有線下實體醫院的純互聯網醫療機構,暫時還享受不到這個政策紅利。醫保線上支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醫療服務便利化程度,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
3.5? 加強互聯網醫院的監管
3.5.1? 用戶行為的監管
互聯網服務醫師在登錄互聯網醫院系統或進行任何操作時,系統需要具備可進行身份鑒別和操作痕跡記錄的能力。可采用手機驗證、CA證書、人臉識別、生物識別等適合可靠的技術手段,確保登錄用戶身份真實有效。系統須具備關鍵業務行為操作痕跡記錄能力,規定在一定時限內可靠保存記錄。
3.5.2? 在線醫療服務監管
針對在線分診、預約服務、轉診服務、在線協調檢查檢驗、在線會診、電子處方等一系列在線醫療服務,互聯網醫院服務平臺實行全流程監管在必要流程節點設置質控點,對醫療行為進行質控管理。
3.5.3? 在線醫療行為管理
互聯網服務平臺開具處方,嚴格遵守處方書寫規范和處方管理辦法,對處方開具進行記錄、評價及分析。按照規定與政府互聯網醫院監管平臺對接,對接規范須符合當地政府監管平臺要求,對監管平臺的反饋內容,及時處理并提交書面行為報告。
4? 結? 論
互聯網醫院——一種新興的就醫模式,其發展和建設還處在摸索階段。此前,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經歷了大起大落,如今,各種熱捧的概念逐漸回歸實際。互聯網醫院本是各家回歸落地之舉,如今也有“炒作過度”之嫌。所以各個醫院必須判斷自己的優勢,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互聯網醫院,為智慧醫院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磊,張亞男,孫衍果,等.互聯網醫院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16):229-231.
[2] 張欣源.云南互聯網醫院建設現狀及對策思考——以云南省腫瘤醫院互聯網醫院為例 [J].學園,2019,12(10):117-119.
[3] 胡鵬,賴永賢,錢羽茜,等.皮膚病專科互聯網醫院探索 [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21,28(2):123-125.
[4] 劉志學.利用互聯網優勢,創建具有專科特色的醫聯體——訪天津市胸科醫院院長郭志剛教授 [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28):1-3.
[5] 于東煒.想建互聯網醫院?先搞清楚這10個問題 [EB/OL].(2016-12-13).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61213/content-487975.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作者簡介:徐銘(1982.05—),男,漢族,江蘇南京人,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醫院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