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婧 陶秀奇
摘要:建筑材料的應用為建筑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其性能、特征直接決定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了新型生態建筑材料的特點,然后對建筑設計中的新型生態建筑材料進行了研究,最后提出新型生態建筑材料應用及注意的問題,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新型建筑材料;生態;環保;建筑設計
引言
不得不說,現代人的審美需求越來越高,從建筑領域來說,人們甚至將建筑物當成了一種可以產生實際效益的藝術品。因此,傳統材料與方法已經很難滿足當前人們的需求,必須對此進行積極的創新和改革。當前市場經濟越來越繁榮,建筑市場之中大批建筑材料企業開始涌現出來,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這些企業都在積極研發新型材料。因此,呈現出了材料市場的空前繁榮,各種不同形式、不同功能的材料開始出現在大家眼前[1]。下文就對建筑設計領域對新型生態建筑材料的應用進行分析。
1.新型生態建筑材料的特點
1.1現代性
伴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建筑領域面臨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建筑不僅要從居住方面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還要在防水、防火、耐腐蝕、抗震等方面滿足人們的要求,并且還要起到一定的裝飾功能[2]。然而,傳統建筑材料在其物理與化學等特性的影響下,很難滿足現代人提出的這些要求。因此,具有現代性的新型生態建筑材料開始被相繼研發出來,最終不斷滿足了人們對建筑功能性方面的需求。
1.2綠色與環保
當前,世界能源危機越來越嚴重,全世界都把節能減排放在了重要位置上,我國已將其作為戰略思想納入國家長期發展戰略之中,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任務已開始提出。節約型經濟社會是指在各項經濟與社會活動中,應該盡量減少能源浪費,對綠色環保能源進行有效利用。在經濟活動能耗中,建筑工程占有極大比重,如何進一步發展綠色、環保與節能的建筑工程事業,已成為當前必須重點探討的課題[3]。具體來說,當前應該以建筑材料為著眼點,開發出新型生態建筑材料,并增加其在現代建筑建設中的應用量,使其一步步朝著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
1.3先進性
目前我國建筑事業已獲得了較快發展,但從建筑材料方面來看,其產品的檔次、科技水平相比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可以說,目前我國建筑領域的整體質量水平并不高。隨著建設節約型社會思想的提出,降低傳統建筑材料用量,開發新材料,減少材料使用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人們所關注的重點內容。因此,必須從提升產品質量與材料科技水平開始著手,積極開發新型建筑材料,并體現出材料的先進性,全方位滿足人們對建筑工程設計的需求。
2.建筑設計中的新型生態建筑材料研究
2.1做好新型材料的推廣工作
上個世紀,由于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建筑事業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很多人僅認可傳統的建筑材料。到了本世紀后,新型建筑材料開始走入了人們的視野,但也僅有小部分人是認可的,多數人依然停留在以前的思想之中,其根源主要在于宣傳力度不足。相比傳統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不僅更加耐用,并且還能體現出環保、生態等特征,擁有傳統材料所不具有的優勢。為了加深人們對新型材料的認知,當前需要增加宣傳的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新型材料,掌握其特點與優勢,并且利用直觀數據的形式展示出新型材料的優勢,這樣才能獲得更多人的關注,使其得到大范圍的應用[4]。
2.2使用新型材料需合乎實際要求
如何將材料的最佳效果發揮出來,如何合理地選擇材料形式,這些問題都需要人們進行積極探索,或者說,外界環境的差異可能會造成不同效果。在應用新型建筑材料時,一定要與實際標準要求及實際情況相結合,絕對不可以生搬硬套,需要以自然規律為建筑設計、材料選擇的前提,力爭各方面都要做到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為了獲得更好地推廣成效,需要把引導工作做好,例如,在一些經濟發達城市中,可以建設一些代表性建筑,在這些建筑中應用新型材料,這樣的方法往往可以取得比較好的帶頭性作用。
2.3對新型材料進行不斷完善
相比傳統建筑材料,新型材料更為節能,可以節省更多的空間,同時在環保、可持續發展方面功能更加突出。但新型材料多為承重材料,以輕質板材、混凝土砌塊為主,不同材料的特色不同,例如,保溫材料主要推廣玻璃棉、礦物棉等制品,防水材料重點發展瀝青防水卷材、聚氯醋防水涂料、聚氯醋密封涂料等,門窗則從鋼窗發展為塑料門窗,裝飾材料以丙烯酸類乳膠內外墻涂料等進行重點發展。以上新型材料主要關注輕質、耐用,配套上也更為方便。但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新型材料面臨的要求也逐漸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從產品的款式和質量著手,最終逐步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3.新型生態建筑材料應用及注意問題
3.1模仿先進建筑
在建筑材料使用過程中,如何做到堅固、大方、美觀,這已成為建筑領域的一門學問。我國建筑業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傳統建筑特點與風格已得到了充分發揮,同時還吸收了一些國外建筑的優點,目前中外藝術結合而成的建筑作品已成為現代生態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種新型材料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3.2符合我國國情
雖然新型材料主張模仿,但模仿存在一定限度,不能完全照搬,這里所說的模仿是指符合主題的創作,該主題所說的就是我國的國情。從理論上來說,新型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個度,需要遵循當地的人情、文化等,以便發揮其更好的效益,尤其是在一些經濟條件落后的區域,在其建設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當地人的生活水平,如果使用的材料等級過高,不僅不會創造出理想的效果,同時還可能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4.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正在逐漸提升,在這種背景下現代建筑應該以生態、環保建筑材料著手,對傳統建筑材料進行不斷調整及優化,加大對新型材料的研發力度,最終把更多環保、生態、優質的新型材料應用到建筑工程建設之中。
參考文獻
[1]唐玉嬌,盧英.新型生態建筑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磚瓦,2020(05):24-27.
[2]劉宏韜,趙天嬌.新型生態建筑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52):57-58.
[3]郭歌.解讀生態建筑設計與建筑設計生態化趨勢[J].居舍,2018(33):103.
[4]張嘉鑫.生態建筑設計在民族地區的結合與發展討論[J].居舍,2017(32):163.
1個人簡介:黃婧,性別:女,1987年1月23日,民族:漢,浙江省杭州市人,學歷:本科,專業:建筑學,研究方向:建筑設計,現在職稱:中級工程師
2個人簡介:陶秀奇,性別:女,1982年8月23日,民族:漢,浙江省杭州市人,學歷:本科,專業:建筑學,研究方向:建筑設計,現在職稱:中級工程師
浙江南方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