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工程的不斷完善關系到我國的基礎民生建設,作為發展國民經濟的先決條件,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工程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市政道路的運行效果,只有通過高質量的道路施工才能夠避免沉降段出現嚴重的道路事故。因此,有必要對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專門進行研究。
關鍵詞:市政橋梁道路;路基路面沉降;施工技術
引言
我國道路橋梁建設不斷發展,建設規模越來越大,技術也越來越精湛。但是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施工技術不成熟、沉降結構不科學、施工環節設計不合理等,導致道路橋梁使用時出現橋頭跳車、質量差等問題,不僅大大縮短了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還給道路橋梁建設帶來了不良影響。施工建設單位逐漸提高了對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重視程度,應采用科學有效的施工技術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為人們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1市政道路橋梁沉降段常見病害及危害
我國市政道路橋梁工程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不斷提高,國民出行的概率不斷加大,同時對道路橋梁等交通基礎設施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但是當前我國很多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沉降段路基路面發生沉降等問題、搭板斷裂等問題,甚至出現橋頭跳車,對行車的質量安全產生嚴重影響。此外,如果路面平整度不達標那么會增加行車的不確定性,進而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增加。同時,橋頭跳車還會對橋梁自身結構產生一定的損害,進而進一步加劇橋頭處連接縫隙和路面的損傷程度。為了降低發生路基路面沉降等不良問題,將道路橋梁結構的耐久性提高,需要加強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高效應用,提升工程整體質量。
2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產生的原因分析
2.1臺背地基變形
通常情況下,很多市政道路工程都會在多溝壑地區進行道路施工,在這種地質條件下,將會導致地基變形問題的發生概率得到顯著提高。這是因為溝壑地區地基強度相對較低,并且地基含水量也會有所提高,此時土壤相互之間便會留有相對較大的縫隙。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市政道路施工,就容易在路基填筑的過程中受到外界荷載影響,從而導致路基變形的問題出現,影響路基質量。
2.2設計因素引起的路基沉降
在進行道路橋梁施工設計時,部分設計人員會出于經濟性的考量而選擇使用小跨徑橋梁來設計大河面或是大溝壑區域,這樣便會造成橋頭路堤太長或是橋涵尺寸與規定不相符的問題,當工程項目投入使用之后會進一步發生排水不順暢的狀況。其次,設計人員未能充分、全面地處理好臺背、臺前的防護工作,由于填料壓力太大,路基沉降極易發生水平位移的問題。
3市政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3.1臺背壓實施工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造成道路沉降的核心因素就是臺背回填的壓實質量難以滿足工程所需。道路在凈高排水能力的影響下,填方工程量將會隨之增加,而且大型填筑、碾壓設備同樣也會在施工期間受到過于狹小的市政道路影響,這也會導致臺背壓實難度的進一步提升。通常情況下,填料分層松鋪厚度是通過施工機械鎖來確定的,如果采用的是小型夯實設備,則松鋪厚度不能大于15cm,而在利用其他夯實工具時,松鋪厚度則應該小于20cm。在臺背回填施工期間,則應該著重考慮利用蛙式打夯機對死角位置進行壓實處理,而為了避免出現路面積水滲入臺背中,防止臺背填土出現沉降問題,則應該考慮利用夯錘專門開展強夯作業。除此之外,在開展道路施工時,還可以利用優先填堤,然后通過挖掘回填的方式來提高道路施工效率。
3.2地基處理技術
市政道路橋梁沉降段對地基施工技術有著較高要求并且具有較大難度,加上軟土地基堆載時間短、需要投入較多資金,很多工程無法有效解決地基沉降問題。軟土路基沉降主要是受到路堤填充物負荷載性能威脅。為了避免后期運行中發生沉降造成的橋頭跳車問題,應當重點落實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技術人員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當前換土法、震動碎石樁法、深層攪拌樁法都是常見軟基處理技術。如果路堤修筑在厚度較大的軟土層上可以選擇基樁技術,基樁能夠深部加固地基,無論是經濟性還是穩定性都比換填技術好。通過應用基樁可以避免橋臺位移問題,通過利用支座、伸縮縫可以保證橋臺、橋面整體性能,還能夠將沉降差有效縮小,進而達到性能優化的目的。如果是軟基厚度較小的施工區域,可以采用換填法,用性能好的材料換填軟土地質,達到基礎穩定的效果。
3.3填筑后臺施工技術
道路橋梁沉降一般分為三種:瞬時沉降、固結沉降、次固結沉降。其中,引發橋頭跳車問題的主要是固結和次固結沉降。填筑后臺時,要謹慎選擇填充材料,首選壓縮性能高的材料,因為壓縮性高的材料能夠被完全壓實,可有效防止路基沉降,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減少高負荷荷載引發的橋梁變形問題。還應考慮透水性能,透水性能好的材料有利于路基路面排水。
3.4沉降段的搭板施工技術
為了保障路橋沉降段和路基路面的最頂端保持平行,在設計階段,設計人員需要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根據沉降段的搭板設計標準合理設計搭板位置。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橋頭路堤、橋臺沉降量和行車要求的關系,有效保障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道路橋梁的最底部與搭板的最頂面始終處于協調統一的情況。整個沉降段的搭板頂面平行于路基的最頂端,才能確保路基路面與橋梁的搭板設計規范化。在后期施工階段中,注重錨栓和拉桿水平方向的穩定,保持限制位移方向和水平拉桿方向一致。施工人員需要精準掌控距離,針對距離搭板較近位置時,需要選取橡膠材料以確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施工人員還可以采用土木格柵技術以有效保障路基路面和土層的位移情況和移動方向,進而保障路基路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路基沉降發生的可能性。
結束語
市政橋梁建設與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當前道路橋梁的建造問題頻出,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的沉降是其中之一,影響著人們通過的舒適性,給人們的出行安全帶來了威脅。因此市政單位要提高重視程度,加強橋梁道路強度,不斷提升道路橋梁建造技術,為人們的交通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謝萬智.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9(11):338.
[2]張凱.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討[J].門窗,2019(19):111-112.
[作者簡介]沈強? 1985年9月? 男? 漢? 山東省沂南縣人 本科? ?中級
臨沂市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山東 臨沂 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