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陽
(大同煤礦集團云崗礦,山西 大同 037017)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需要礦產能源作為基礎,近幾年,綠色開采理念在煤炭資源開發中得到廣泛推廣,如何提高煤炭資源開采率和回收利用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大同西郊的云岡礦屬于資源衰退型礦井,可開采煤炭資源趨于枯竭[1]。為保證礦井的可持續發展,在云岡礦12號層410盤區81041、81043兩個工作面設計了無煤柱開采。工作面開采期間需對超前頂板進行預裂,保證無煤柱工作面的留巷質量,根據其他礦井無煤柱工作面開采經驗,傳統的爆破預裂頂板裂縫不夠完整貫通,裂縫結合面不夠平整,頂板后期垮落阻力大且巷道維護困難,爆破過程需要打眼、工序多且復雜,鑒于傳統工藝的缺點,云岡礦選擇KLJ7型鏈臂鋸進行超前切割頂板。
云崗井田煤層所處地質構造類型相對比較簡單,含煤地層產狀穩定、變化小,斷裂構造及褶曲較為發育,鉆孔及生產揭露控制斷層的大部分斷距為1~5 m,少數區域存在較大褶曲和穹隆,水文地質條件較好,但周圍存在小型私采礦藏的問題,對煤炭開采造成了不利影響[2]。礦井采用立井、斜井混合開拓方式。云崗礦12號層410盤區81041、81043工作面區域進行切頂卸壓自動成巷無煤柱開采試驗,工作面51041、51043巷作為切頂卸壓留巷試驗巷道,工作面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工作面基本情況表
工作面對應地面標高范圍為1 210.0~1 254.0 m,工作面實際標高范圍為998.0~1 013.0 m,埋深范圍為197.0~256.0 m。81043工作面預計可采儲量87 158.0 t,81041工作面可采儲量108 626.2 t,共計195 784.2 t。81043工作面切頂卸壓沿空成巷無煤柱開采施工位置如圖1所示。

圖1 81043工作面切頂卸壓沿空成巷無煤柱開采施工位置示意圖
采用的KLJ7鏈臂切頂機型號含義為:K代表切割最大深度(m),L代表切頂機,J代表鏈臂式,7代表具有礦用智能安全保護。該型號主要用于巖石硬度f≤7的巖巷以及軟巖巷道切割。設計最大切割深度6.6 m,縱向工作坡度≤±10°。KLJ7鏈臂切頂機主要結構包括切割部、架體部、聯接架部、液壓伺服及電氣控制系統等部件組成,如下頁圖2所示。工作前選擇合適的工作面,可以完成水平、垂直和角度切割。鏈臂鋸鎖固在軌道后開啟主電機,驅動鏈輪帶動鏈條完成切割作業過程,主變速箱體上的液壓型擺臂液壓馬達驅動完成進給運動,鏈臂鋸切割一節頂板切割后,行進另一節后繼續切割[3]。

圖2 KLJ7智能鏈臂切頂機整機結構
開采期間采用以切頂卸壓為主體的方案,通過鏈臂鋸切縫來降低工作面頂板受到的壓力,并保證頂板的穩定性和完整性。采用錨索梁和單體柱強化巷道剛度,增加巷道圍巖的承載能力,降低巷道變形量,為留巷效果提供保證。煤層在開采過程中,巷道動壓力會產生變化,必須設置支護進行保護,維持其穩定。結合以往工程經驗和礦方意見,采取了以下方案。
根據頂板鉆孔可知,巷道直接頂為細粉砂巖互層,碎脹系數為1.40,老頂為粉砂巖,碎脹系數為1.50,取平均值1.47[4]。由于礦井煤厚變化不大,工作面采高取值為2.17 m,初步設計切C縫=(2.17-0-0)/(1.47-1)=4.62 m,取6 m。81041、81043工作面切縫包含三個區段:兩個切眼段和一個留巷段Ⅰ區、Ⅱ區為切眼段,Ⅰ區切縫長度為99 m,Ⅱ區切縫長度為138 m,采用水壓致裂工藝對切眼段進行卸壓;Ⅲ區為留巷段,采用鏈臂鋸垂直頂板進行切縫。切縫設計示意圖見圖3。

圖3 81043工作面切頂卸壓沿空成巷切縫分區設計示意圖
煤炭開采中,不同位置的地質也不同,巷道應力變化也不同,工作面超前段產生的超前壓力也不同。煤層工作面開采后頂板在壓力和重力作用下,會自然垮落,在頂板的穩定期間,必須對工作面較近的架后區域架設頂板支護和擋矸支護。工作面推進較遠時,頂板應力已經穩定平衡,保留擋矸作為永久支護。借鑒同煤集團礦井生產經驗,將工作面分成三個區:工作面前方30 m的超前支護區,架后0~200 m為架后臨時支護區和架后200 m之后為成巷穩定區,分區如圖4所示。

圖4 留巷段巷道臨時支護分區圖
51041(51043)巷順巷錨索梁加固及切縫缷壓總體施工過程如下:
1)錨索加強支護。根據設計參數完成錨索施工,在切縫側錨索增加工字鋼強化支護性能。
2)切巷頂板預裂鉆孔施工。在81043工作面切眼的工作面幫施工一排水力致裂鉆孔,距底板2 m鉆孔間距20 m,深度15 m,仰角63°29"。所有水力致裂鉆孔均定向開槽。鉆孔的開孔位置應根據現場鉆機的安設及打鉆方便進行調整。
3)鏈臂鋸切割頂板預裂施工。切縫作業位置應超前工作面至少50 m。故在工作面推進到距離81041切巷70 m位置處時,開始在距離81041切巷10 m位置處,沿工作面推進方向,對51041(51043)巷進行鏈臂鋸預裂切縫,形成超前于工作面的預裂切縫線進行切頂缷壓。
4)架后檔矸支護。工作面超前段及時采用“單體支柱+11號工字鋼+29U型鋼+菱形網”進行聯合檔矸支護。采空區側11號工字鋼布置間距為600 mm,29U型鋼布置間距為600 mm,工字鋼與U型鋼間隔布置,間距300 mm。并在采空區與U型鋼之間鋪設菱形網。為防止漏風現象發生,可在菱形網與11號工字鋼之間鋪設風筒布,高度取3.8 m,上下各超出30 cm,超出部分分別固定到頂底板,并進行有效封閉。風筒布搭縫處寬度30 cm,固定后亦進行封閉處理。
5)噴漿。一定時間后頂板穩定,填充不充分區域,并進噴漿以保證巷道穩定。待開采81041工作面時,可敲掉因來壓導致裂口的漿體,補噴混凝土修復。
智能鏈臂鋸切頂機作業工藝流程為:安全檢查→起臂對刀→切頂→返空刀→履帶前進一個步距→臨時支護→清理粉塵→設備及安全檢查→起臂下一循環。
1)開工前的安全檢查。每班開工前按照“四位一體”原則開展安全檢查,檢查巷道的通風、瓦斯、底、頂、幫支護、水、煤塵、機電設備、切頂機以及所有安全設備、設施等情況,處理完所有問題并由安全人員確認。
2)設計鏈鋸進刀及切頂方式采用定點圓弧切頂法。初次安裝鏈臂鋸片指向順槽里端,刀頭不得逆割,按垂直切縫切割。
3)切割方式采用矩形法。
工作面使用鏈臂鋸切割頂板,開創了機械裝備井下快速切頂、開槽卸壓的先河,實現了無煤柱工作面切頂工藝的機械精準切頂,81043工作面無煤柱成功實施后,減少了煤柱損失,提高了資源回采率,延長了礦井服務年限。節省了新掘巷道250 m,可多采出總計約0.4萬t左右的煤炭,直接創造經濟效益38萬元。采用切頂卸壓為主體的方式,通過鏈臂鋸切縫,保證了回采安全,緩和了沿空巷道圍巖的應力水平,很好地控制了巷道變形,從根本保障了煤炭的安全高效開采。
鏈臂鋸切割頂板技術的成功應用,推動了無煤柱工作面切頂工藝由“人工爆破切頂”向“機械精準切頂”的轉變,提升了煤炭開采率,保障了開采過程安全,為鏈臂鋸切頂推廣到更多的無煤柱工作面提供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