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聰穎
21世紀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資本市場也不例外,各國紛紛開放本國資本市場,我國也認識到了開放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不斷的增加資本市場的開放力度。就我國資本市場而言,才經歷了短短二十余年的發展,雖然發展歷程相對較短,但在這有限的時間里確立了發展方向,明確了制度發展與監管條例等,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入,“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推進加速了我國資本市場新格局的產生。在此背景下探究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未來發展趨勢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本文就該課題展開詳細而深入的探究,期望能夠準確的把握我國資本市場的未來走向,為投資及資本運作提供幫助。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論壇上發布了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指明了方向。隨后央行和證監會積極采取推動資本市場開放的重要舉措,促成了2019年資本市場的“大踏步”開放。當前我們已經邁入了雙循環新發展的格局,其要求資本市場不斷完善,2020年初我們雖然遭遇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對資本市場開放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2020年4月1日我國金融市場正式對外開放,這標志著資本市場的開放力度在不斷增加,而開放領域也在日益擴大。資本市場的發展從始至終都伴隨著風險,雖然不斷開放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仍要對資本市場開放的趨勢加以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導投資與資本運作。
一、資本市場理論概述
(一)資本市場
在研究開放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什么事資本市場?所謂資本市場指的是長期資金市場,該市場流通的資金往往是期限大于一年的資金,與短期市場相比,收入相對穩定,所以被人們稱為資本市場。通俗的講,我們可以把資本市場比作一個有形的市場,類似于“農貿市場”,但這里交易的并不是農副產品,而是“資金產品”市場上不乏一些缺少資本的廠商和資金富裕的群體,由于交易的產品不同,具體可將資本市場分為:“抵押市場”、“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伴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涌入市場交易的主體日益增多,便促成了相關制度的產生。就我國的資本市場來說,形成于1990年,至今才有30年的時間。自資本市場形成以來,我國一直致力于全面的深化改革,無論是制度方面還是法律層面均在與國際社會日益同步。
(二)對外開放的必然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各行各業全面發展,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幾個工業體系完整的國家,同時也積極參與進出口貿易。在國際關系日益密切的今天,資本市場開放實在必行。具體而言,我國開放資本市場的必要性有如下幾個:
第一,引入競爭,增強本國產業競爭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開放的經濟,在該體系中,各行各業都需要一定的競爭,只有競爭才能促進產業不斷的推陳出新,不斷的進步與發展。就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而言,無論是證券行業還是保險行業,都缺乏必要的競爭,這就導致國內的相關產業無論是在價格方面,還是在產品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只有適當的引入競爭,才能激起行業的發展斗志,所以為促進國內資本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們實現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
第二,借鑒經驗,迅速融入全球化。從1990年資本市場初步形成至今也僅有30年的時間,與西方國家的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可謂是非常年輕,通過資本市場的開放,能夠給我國的資本市場注入一些新鮮活力,讓我們通過國際銀行等一些金融主體學習它們成功的經驗,幫助我們迅速的融入全球化。比如:在最初推行資本開放的時候,工商銀行與高盛銀行、中國銀行與美國銀行等形成了合作關系,正是因為它們的合作,幫助我國四大銀行轉變了經營理念,拓展出更多的業務模式,從而獲得了“宇宙行”的稱呼,可見西方資本市場的一些經驗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具有一定的推進作用。
二、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面臨的風險與困境
資本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即使在我國尚未推行資本市場開放的時候也存在各種風險;隨著資本市場開放程度的擴大,面臨的風險因素也逐漸增多,具體而言,我國資本市場在開放過程中面對的風險可概括為如下幾類:
(一)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在我國資本市場不斷開放的同時,國際上一些投資者紛紛將資本轉入中國市場,資本具有較強的逐利性,但由于目前國內的相關制度還處于探索構建階段且金融體系缺乏必要的靈活性,大量資本的快速流動嚴重影響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性,不利于國內各產業的發展。以“熱錢”為例,當前國內對“熱錢”的管理還處于嚴格階段,但學術界和相關領域一直都對此持較大的爭議,部分學者認為不應該對“熱錢”嚴格管理,這是不利于資本市場開放的行為;但也有大量的學者支持嚴格管控“熱錢”,因為國內對跨境資本流動會產生什么危害以及如何規避這些危害尚未形成充足的經驗。
(二)匯率波動風險
人們通常認為匯率的穩定性與資本的流動性成相反關系。隨著一國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增加,流入該國的資本或者由該國流出的資本頻率會相應增加,這會導致匯率波動。如果政府為了減少匯率的波動幅度,通常會采取相應的貨幣政策,比如:回購本幣等,無形中會使國內市場流通的本幣增加;隨著本幣供給的增多,國內存款利率則會相應的下調,最終形成有利于本國產品出口的情況。相反,如果一國國內的利率上調,此時,大量的外資會流入該國,對貨幣政策的推行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資本都具有逐利性,隨著資本市場的開放,無論是國際資本還是國內資本的流動更自由,會影響匯率的波動情況,嚴重時則會導致匯率風險的發生。
(三)金融體系風險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外國金融機構在我國本土設置營業網點,雖然國外金融機構在我國經營的業務范圍需要得到我國金融主管部門的許可,但隨著這些機構的進入,將于我國同類金融機構處于相同的運作環境,這對我國本土金融機構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畢竟國外的金融體系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發展且通常有實力進軍本土外的金融機構一般都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還處于不斷探索發展的階段且相應的監管機制也在調整與適應中,比如:我國的銀保監會2018年才完成合并,各項制度仍處于改革轉型期,部分領域的監管還在探索之中。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本土金融機構與外來金融機構之間的經營界限越來越小,尤其是在金融產品不斷創新的今天,會給我國金融市場帶來較大的金融體系風險。
三、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未來發展趨勢及注意事項
(一)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未來發展趨勢
2020年被稱為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元年,根據黨中央及國務院的相關意見,國務院金融委、銀保監會等部門不斷的對外釋放穩步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的信號。這意味著我國資本市場迎來了更大步伐的對外開放,這不僅是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同時也是提高我國資本市場本土競爭力和滿足國內經濟發展對外資需求的要求。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的資本市場將持續不斷的對外開放且對外開放的力度會不斷的擴大,在開放的同時也會促使國內相關產業實現優化升級,尤其是金融相關產業。此外,為適應更復雜的金融環境,國家的監管力度也會相應的增加,以此盡快促成國內金融機構的素質提升。
(二)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注意事項
對于我國資本市場而言,“走出去”和“引進來”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在推進資本市場開放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如下幾點加以注意:
第一,科學制定對外開放政策。開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按部就班的推進。因此,要在充分了解國內外金融市場環境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的金融政策有計劃、分步驟的推行開放。比如:通過分區域、搞試點的方式。2013年在上海自貿區率先開展了人民幣國際化試點,經過幾年的試點試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自貿區推行的人民幣國際化項目當前已經在國內其他地區開始大面積的推行。在資本市場開放的進程中不能“求快”而要“求穩”,政策出臺前要經過反復的模擬驗證,推行時采取由點到面的推行方式,這樣才能有效降低資本市場開放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二,開展齊頭并進的發展模式。就我國目前的資本市場而言,不均衡的現象近年來呈愈演愈烈的趨勢。為全面促進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在開放的過程中要采取多頭并進的方式。以招投資為例,可適當的調整招投資的范圍,不再將招投資的范圍局限在以往的小范圍里,而是適當的放大范圍,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外國企業來華上市。此外,在開放的同時也需要調整“重股輕債”的現象,打破銀行與交易所相互割裂的發展局面,調整股債比例等。通過采取齊頭并進的措施,必然幫助國內資本市場在開放的過程中不斷的優化結構,調整功能。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我國資本市場開放具有很強的歷史必然性。面對資本市場開放的不可逆轉性,我們要化被動為主動,認真分析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帶來的好處及存在的潛在風險,結合我國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不斷的完善金融監管制度,提升本土金融機構的競爭力,推行齊頭并進的發展模式,相信在政府、金融主管部門及各金融機構的努力下,在我國資本市場開放的同時會促進金融市場的不斷優化、升級,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占有更有利的地位。
(作者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