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晶
依據制度經濟學分析了共享經濟模式的本質及優勢,提出甩掛運輸適合融入進共享經濟并分析原因。提出通過以共建掛車池為基礎組建物流企業聯盟,構建共享甩掛運輸信息平臺,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創新思維等建議來激活社會的存量掛車,促進甩掛運輸健康發展。
一、引言
甩掛運輸就是指由一輛具有動力的主車來連續掛靠兩個以上運載裝備的運輸方式。普通的卡車在車輛裝貨卸貨時主車和掛車都是靜止不動的,這樣車輛相對于來說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甩掛運輸的運用可以給物流企業帶來降本增效的效果,一是能夠顯著改善提升主車(牽引車)的工作效率,明顯減少物流企業的投資成本,縮短在途時間;二是可以降低卡車司機的人員配備數量,減少人員費用;三是可以有效提高車輛的運輸效率,緩解車輛返程的空載問題,降低車輛空載率。隨著我國的經濟結構升級和消費者消費方式的改變,貨物數量劇增,尤其是散裝貨物和小件貨物,迫切地需要發展甩掛運輸來滿足物流行業的發展。
共享經濟正在給我國的經濟形態帶來深刻的變革,從工農業生產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通過物聯網的共享經濟呈現跨越式發展的態勢。在技術成熟的線上移動支付和線下物流設施設備的助推下,借助政府加強共享經濟的方針政策,各行各業都在著手推進共享模式,物流行業的共享經濟時代也正在到來。
二、甩掛運輸的共享經濟屬性分析
(一)共享經濟解析
現如今共享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當下社會經濟發展與變革的潮流,僅2019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規模上漲到約32828億元,較2018年增長月3408億元,增幅為11.6%。2019年共享經濟直接融資額擴張到714億元,成為最具有活力和潛力的經濟模式,其中共享經濟平臺容納就業人員約為623萬人,讓近8億人享受到共享經濟帶來的紅利。預計2020年我國的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將增長至36058億元,共享經濟規模將會占到GDP的20%。未來幾年我國共享經濟將平均保持在40%左右的速度增長。共享經濟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助推社會生產和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經濟結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家關于共享經濟的認知存在差異,因此從不同的角度去定義共享經濟。綜合不同的有關共享經濟的定義,筆者贊同以下定義:“共享經濟是在借助互聯網平臺的基礎上,擁有線下閑散社會資源的組織或個人暫時有償轉讓其使用權的一種經濟模式”。從以上定義可以發現,共享經濟包括以下三個特點:第一,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第二,依托互聯網平臺,物聯網技術、5G、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定位技術等現代化技術的提升和應用,閑散資源的需求和供給在互聯網平臺上得以及時和高效的匹配,拓寬了信息傳遞的渠道,突破了傳統的時空限制,大大降低了企業間的交易成本。第三,整合社會的閑散資源。在現實社會中,許多資源某些時間不能被充分利用,處于閑置狀態。共享經濟的到來大大提高了社會閑置資源的活性,有利于實現低碳環保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第四,共享經濟本質上僅僅是某些資源使用權的暫時轉移或共享。共享經濟重視產品的使用價值,把組織或個人手中的閑散資源利用起來,以達到社會限制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共享經濟是一種全球新業態、新模式產生的熱點領域,得益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從生活領域滲透到了產業領域。
(二)甩掛運輸適于融入共享經濟
1. 甩掛運輸是運輸業的剛性需求
甩掛運輸是零擔運輸和整車運輸的主要運輸方式,而開展甩掛運輸必須要使用牽引車、掛車等設備。這些設備大多數企業采用自購引進,這對于多數物流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來說,采購成本太高。同時,甩掛運輸設施設備的專用型較強,若是企業自己購置掛車、牽引車等設備,會受到貨源和自身業務規模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很多貨物流量有淡季和旺季,往往甩掛運輸的設施設備會出現利用率不高的情況。采用租賃的方式來實施甩掛運輸,能夠充分體現甩掛運輸的靈活性。可以將社會上許多閑散的少量需求整合成大量需求,牽引車、掛車等設施設備的利用率遠高于單個企業,駕駛員的時間利用率也得到大大提高,其中交易的頻繁程度高和不確定性較強正好符合共享經濟的特點。
2. 甩掛運輸的私密性不強
和生活類用品相比,甩掛運輸及其設施設備較少涉及到私密性,客戶只是使用掛車進行貨物運輸,衛生、安全等方面不容易出現問題,共享的設施設備損壞率較低。除此之外,我國社會大眾的道德水平和遵守規則的意識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同時我國近幾年的信用體系建設也逐步完善。大數據背景下,市場主體的信用都有記錄,個人和企業的信用情況很容易查詢,社會大眾的意識行為和信用水平也得到了規范和提升,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共享的設施設備和共享甩掛參與者。
3.現代信息技術有利支持了甩掛運輸的共享模式
借助互聯網平臺是共享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動力,大數據、5G、云計算、定位、物聯網、移動便捷支付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以及智能手機的升級和普及,使得租賃交易更加便利和高效,貨源和車輛的信息獲取更加容易,降低了交易成本。而靈活、便利、高效正是共享經濟模式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讓很多之前實現不了的租賃可以達成交易。
4. 甩掛運輸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迅速,2019年我國貨物運輸總量達到471億噸,其中公路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達到343.5億噸,約占貨物運輸總量的73%,甩掛運輸地位不容忽視。
我國對于甩掛運輸的重視程度欠缺,目前由其完成的貨運量占貨物運輸總量的比例很低,專業化水平不夠。而在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在20世紀為了促進多式聯運的發展,就已經大量采用甩掛運輸模式,如今歷經多年的發展,運輸量已經占到貨物運輸總量的70%甚至80%。如果以甩掛運輸貨物總量占比貨物運輸總量50%來計算的話,我國在2019年可以有235.5億噸的貨物由甩掛運輸來完成,因此可以發現甩掛運輸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我國正在面臨經濟結構轉型和質量提升的重要時期,以“一帶一路”為起點的中國經濟布局全球化的新框架正在逐漸落實,而“一帶一路”的物流目標主要依靠多式聯運來實現。多式聯運的發展離不開甩掛運輸的配合,掏箱、拆箱、裝卸、搬運等有損貨物和運輸工具的作業次數大大下降,可以在提高貨物運輸效率的同時降低運輸成本。甩掛運輸的發展在整合集成我國交通運輸資源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國家的鐵路、水路運輸優勢,突出其在干線運輸中的作用,同時又能夠促進滾裝運輸和駝背運輸的發展。
三、共享經濟下甩掛運輸發展的建議
(一)以共建掛車池為基礎組建物流企業聯盟
掛車池可以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甩掛運輸需要的設施設備的租賃,以及車輛的摘掛服務,還可以提供貨物裝卸、貨車加油、拖車、車輛維修和保養等服務,提高了甩掛運輸的專業化,有利于降低物流企業自行采購造成的資金壓力,讓市場對資源進行了更加高效和合理的配置。
近年來,我國物流行業的競爭程度與日俱增,企業獲利的空間也逐漸達到瓶頸,物流企業迫切需要降本增效。當前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尤其是中小型物流企業,如何解除當前的難題,組建物流企業聯盟是比較好的選擇之一。而構建掛車池需要多方的參與,共享掛車的參與方提供資金,將物流企業自身的網點整合到一起,形成掛車池網絡,共享的甩掛設施設備由掛車池網點盟員企業進行管理,在共享信息平臺上可以看到掛車池及網點的相關信息,實現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共享掛車設施設備的通借通還。以共建掛車池為基礎組建物流聯盟,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及共性體制,形成共享掛車池的企業利益共同體,促進掛車池參與者多方共同發展。
(二)構建共享甩掛運輸信息平臺
貨源組織和車輛調運的過程比較繁瑣和復雜,需要相應的信息平臺來傳遞相關信息。信息平臺可以促進共享甩掛運輸參與者之間信息的傳遞,可以幫助需求者迅速查詢車輛的位置信息和貨運站貨物的信息,可以考慮構建全國性的甩掛運輸信息平臺。共享掛車運輸信息管理平臺應當結合當下的互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才能夠合理調配和配置社會運力,從而實現運輸車輛的共享和貨源的組織。同時,應不斷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平臺,個人和企業的信用容易查詢,但公安、海關、金融、交通等部門之間的信用評價體系各成一派,不同部門之間、不同區域之間、不同行業之間的信用信息溝通橋梁沒有打通。
(三)政府相關部門應提倡創新思維
政府部門應當加強宣傳和引導,使更多的物流企業認識到甩掛運輸、共享經濟以及兩者融合的優勢。努力簡化掛車和半掛車檢驗流程,改善掛車和半掛車保險體制。政府應大力扶持共享甩掛運輸開展試點工作,為試點企業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幫扶。最后,應盡快完善甩掛運輸的相關標準,例如,共享掛車的額定功率和承載能力,以及符合拖車尺寸的掛件及裝卸設施設備等。
(作者單位:黃河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