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蓉 王善波
摘要:經過一年的“一個準則,三個環節”在線教學模式的研究,我們也在不斷的總結反思,“一個準則,三個環節”在線教學模式的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
關鍵詞:一個準則? 三個環節? 在線教學模式? 反思? 優點? 缺點
2020年的寒假,新型冠狀病毒突襲中華大地,本該是短暫的假期,卻變得沒有了期限。開學的時間幾經推遲,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教育部發出通知: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停課不停學”。學校接到通知后,全面的部署,2月12日我校正式開啟了新的授課方式——網絡授課。我們研究小組隨之進行了“一個準則,三個環節”在線教學模式的研究。
“一個準則,三個環節”在線教學模式是以在線班級評價制度為準則,由三個環節構成的在線教學模式。一個準則是指在線班級教學評價制度,在班上進行班級建設和小組建設,班級建設以小組建設為基礎,細化學生操行評定,對學生在家學習的過程做到表揚及時,批評得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空中課堂學習效率。三個環節依次為多元導學、直播授課、反饋評價。多元導學指課前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學生預習,如導學案導學,微視頻導學等。直播授課指通過釘釘等平臺對學生發起直播的方式進行授課,在直播授課過程中融合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和多種教學方式。反饋評價指課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包括作業反饋,在線測試等評價形式。
經過近一年的“一個準則,三個環節”在線教學模式的教學和研究,我們也在不斷的總結反思,現將“一個準則,三個環節”在線教學模式的優缺點總結如下:
一、“一個準則”的優點
將小組建設班級教學評價制度融合到在線教育,這個舉措很是明智。在線教學,學生比較分散,學生學習的環境各異,老師對學生也不容易監管,所以學生在干什么,是不是真正的聽課,還是在干其他的,老師不是很清楚的,這樣就很難把握教學的效果。將小組建設班級教學評價制度融合到在線教育,就能有效的啟動學習小組的監管機制。同一學習小組,組長可以起到監察作用,不同的學習小組還有互相監管的職能,小組之內有競爭,小組與小組之間也有競爭。這樣,就能大大的提高在線教育的學習效果。
二、“三個環節之多元導學”的優點
多元導學,在平時線下的教學中也常常用到,但平時的線下教育,因資源的限制,使得多元導學很難真正實現其“多元”的性質。而在線教育,打破了線下教學資源的限制,充分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真正的做到其“多元”化。線上“導讀”,學生通過觀看直播或直播回放進行跟讀,此“導讀“就可以重復播放,直到學生真正掌握為止,而線下教育就不能做到這一點。線上”導思“,能利用多媒體上的多種文字、音像資料、圖片、實物等,營造良好的思維環境和氛圍,從而使學生積極分析問題。而線下教育文字、音像資料、圖片、實物就會少一些,營造的環境和氛圍就不會很足。線上”導學“”導練“也可以重復使用,以達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真正的掌握。
三、“三個環節之直播授課”的優點
平時的線下教育,有場地限制、師資限制和生源量的限制,這使得教育公平難以實現,而在線教育,可以有機會實現相對的教育公平。不同的釘釘群,可以幾個學生一起上課,可以一個班級一起上課,更可一個年級一起上課。可以一個釘釘群直播授課,也可以多個釘釘群聯播授課。在現實生活中,老師有很多,而好老師很少,學校有很多,而好學校太少,在線教育,能夠使得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甚至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而自由組合想要學習的課程,不需要受到現實資源的約束。線上教學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傳統的線下教學,需要有固定的時間和空間。一個班級,如果有同學臨時有事、生病請假不來上課,他們沒上的課是沒有辦法讓老師一一重新補上的。而且,線下課堂也需要實體空間,需要固定的教室或實驗室。而線上教學,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這能讓許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活動可以更加自由地、重復地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同興趣的同學都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線上教學可以讓更多的思維得到碰撞,提高知識的新陳代謝。線上教學使得線下課堂的學科邊界不是很明顯,師資得到更多的共享,學生變得越來越多元。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老師也會存在優勝劣汰,老師會在眾多的學生面前展示自己,學生也會提出各種問題,教學內容也將加速更新進化。而不會像過去,一份教案可以講很多年,一本教材,可以很多年不變。所以,這也逼得老師們改進自己的陳舊的過時的教學方法。
四、“三個環節之反饋評價”的優點
在線教學在“一個準則”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課前、課中、課后反饋評價制度。發動班干部的主觀能動性,以小組建設為基礎,細化學生操行評定,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在線學習效率。
五、“一個準則,三個環節”在線教學模式的不足
小組建設班級教學評價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一項繁重細碎的工作,把它與線上教學融合,這項工作將變得更繁瑣。這樣就會浪費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學生離開老師的監管,自覺性是會大打折扣的。這樣導致“一個準則”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多元導學”,因為過于“多元”,也容易造成學生在“導學”上過多的占用學習時間,學習時間花得再多也畢竟只是個“導學”,所以就會造成學生在”正課“上花的時間少了。多媒體上的多種文字、音像資料、圖片、實物等過于豐富,對學生的誘惑也會大大提高,也會容易影響學生的自控能力,分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直播授課“最大的不足就是師生缺少互動。雖然教師通過連麥、彈幕等方式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但由于受網速等原因的限制,無法快速地與學生交流。同時,開展線上教學,學生勢必會接觸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長時間的使用,會影響學生的視力;也會導致學生過度依賴電子產品。
“反饋評價”,由于網絡網速等原因,就算是課后反饋評價涉及的是簡單的選擇題答案“A、B、C、D“等,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會呈現出來,如果學生交的作業是視頻的話,呈現出來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會有呈現不出來的情況。所以縱使反饋評價建設得再完善,也不一定能收到最佳的評價效果。
結語:歷經一年的教學與研究,從中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也總結了一些不足。不管是經驗還是不足,都讓我們幾個老師成長不少。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原大地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國各地的老師也不再以“空中課堂——線上教學“為主要的教學模式。但是,我相信“空中課堂——線上教學“的模式不會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消失而消失,而是會成為我們”線下教學“的親密伙伴,成為我們課堂教學的一部分,綻放它應有的光彩。我們的“一個準則,三個環節”在線教學模式研究也將繼續,關于“空中課堂——線上教學“的種種研究也將繼續。教學無止盡,研究更無止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