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晚星
摘 要:本文通過對現有的汽車安全駕駛技術進行對應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討論汽車在駕駛安全上存在的現實問題以及安全隱患,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預防汽車駕駛技術安全隱患的相關應對措施,旨在為全面提高汽車駕駛安全性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汽車駕駛;安全隱患;預防;措施
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條件的不斷提高,全國居民汽車擁有量不斷提升,國家年均汽車生產總量也不斷提高。根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我國近年來汽車安全事故的發生率顯著上升,汽車駕駛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心的重點話題。一般而言,汽車事故的發生大概率會造成人員的傷亡與經濟損失,為了盡可能提高汽車駕駛的安全性,汽車駕駛人員需要具備高效的駕駛技術,并且能夠結合實際情況有效解決汽車駕駛安全上的隱患,從根本上提高汽車駕駛的安全性,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
1汽車安全駕駛技術要點
1.1 起步方面
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起步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按照我國相關的道路交通法規,汽車行駛前期需要對周邊情況進行充分觀察,并且判斷行車周邊的具體環境,確保汽車起步之后不會對周邊的行人與車輛產生影響,在仔細觀察周邊環境之后,再進行起步準備[1]。車輛在起步之后,要低檔位行駛,待發動機工作平順之后,再加大油門,在行駛過程中需要仔細觀察周邊的行人與車輛情況,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鳴笛通知行人與車輛進行避讓,避免安全交通事故的發生。
1.2制動方面
汽車在正常行駛的過程中,制動是最為常見且頻繁的操作,制動效率是汽車安全的必要保障,駕駛員需要仔細觀察行車過程中周邊的交通情況,在陌生的環境或者路段下,汽車駕駛員需要了解基本的安全應急措施,盡可能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及時判斷交通情況,提前進行制動操作[2]。目前生產的大部分汽車都自帶ABS制動系統,駕駛人員在制動操作的過程中,制動之后需要避免猛打方向,車輪抱死之后大幅度打方向容易導致車輛產生側翻的情況。
1.3倒車方面
在倒車的過程中,駕駛員需要充分觀察后視鏡內的具體情況,倒車之前需要對行車周邊的情況進行及時判斷,觀察是否是視野盲區,倒車的車速需要控制,不能快速進行倒車。駕駛員在倒車的過程中,如果感覺后面的情況不確定,需要及時下車觀察后方情況,確認安全之后再進行倒車。
2汽車駕駛的主要安全隱患
2.1起步前檢查不到位
在汽車的前期起步階段,需要對車輛周邊的情況與汽車的基本情況進行充分檢查,在了解周邊環境安全的基礎上再進行駕駛操作,最大化提高行車駕駛的安全性[3]。但是在實際行車過程中,很少有駕駛員會主動在駕駛車輛前對車輛周邊情況進行檢查,導致車輛周邊存在的安全隱患難以及時發現,一旦周邊存在危險因素,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4]。此外,在上車之前,操作人員需要對胎壓進行檢查,判斷路面的實際情況,如果輪胎胎壓不足,容易導致行車過程中車輛負擔過大,導致在突發情況下車輛不穩定性因素增加。
2.2汽車行駛中注意力不集中
在行車過程中,駕駛人員的注意力需要保持高度集中,對行車區域內周邊的路況與具體情況進行仔細觀察,對于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預判,從而在危險事故發生之前及時做出反應解決對應的問題。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汽車駕駛人員在行駛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例如,大部分駕駛員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接打電話,注意力產生分散,導致突發情況發生的情況下反應不夠及時,導致車輛駕駛面臨較大的安全隱患。此外,駕駛人員在行車過程中與車內其他人員交談,導致目光沒有時刻觀察前方行車路況,這種駕駛注意力不集中也是造成車輛安全隱患的主要問題。
2.3跟車距離把控不當
在大部分情況下,車禍最為常見的類型就是追尾,尤其是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連環追尾的情況并不罕見。出現追尾的原因主要在于駕駛人員跟車距離沒有進行良好把握,或者在駕駛過程中注意力不夠集中,前車制動之后駕駛人員沒能及時踩下剎車,導致車輛追尾事故的發生。因此,駕駛人員需要在跟車過程中保持合理的安全距離,駕駛過程中需要根據能見度控制跟車安全距離,提高駕駛安全性。
3汽車駕駛安全隱患的預防與應對措施
3.1提高汽車駕駛人員的安全意識
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駕駛人員需要對汽車周邊的路況與情況保持充分的關注度,并且需要具備良好的駕駛安全意識,在行車過程中充分提高駕駛的安全性。駕駛人員要牢牢記住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且要認識到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的形式與場合,了解與交通安全法規相關的法律法規,積極參與交通部門開展的行車安全教育工作。此外,我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門也應該階段性組織駕駛人安全駕駛培訓工作,充分提高汽車駕駛人員安全行車的概率,加強相應的培訓與考核工作,定期對駕駛員的駕駛理論知識進行考核,通過加強培訓的方式鍛煉駕駛員的駕駛能力和技巧,讓學員認識到安全駕駛的重要性。
3.2做好汽車安全駕駛的宣傳工作
只有駕駛人員充分認識到行車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夠有效減少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交通管理部門需要充分加強國家道路安全管理水平,在立法的角度而言完善相應的交通法律法規,并且廣泛開展駕駛安全的宣傳與教育工作,嚴格按照道路交通法規對違反規則法律的駕駛員進行懲罰。對于酒駕、醉駕等重大影響交通安全事故的行為需要進行更加充分的管理,加強安全駕駛的宣傳管理工作,讓汽車駕駛人員充分認識到安全駕駛的重要性,在思想上提高覺悟,在行動上糾正不良駕駛行為。
3.3定期檢修汽車零部件
在汽車行車的過程中,由于車輛因素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數。車輛作為機械設備,其不穩定性并非人為可以控制,一旦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功能性失靈,必然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駕駛人員在駕駛汽車之前,需要對主控儀表臺上的故障燈進行觀察,如果發現有故障燈常亮,那么需要及時對車輛的零部件以及性能上進行全面檢查,并停止繼續駕駛。此外,駕駛人員需要注意汽車的保養工作,在行駛一段時間或者對應里程數之后,要定期進行車輛的維護與檢查,提升汽車的穩定性與健康水平,最大化提高汽車駕駛的安全性[5]。
結語:總而言之,汽車駕駛的核心在于安全第一,行車安全是每一位駕駛人需要遵守的準則。隨著我國汽車數量不斷增加,汽車駕駛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駕駛人需要充分了解應對汽車安全隱患的有效方法,在汽車駕駛技術方面不斷精進,并且調整自身不規范的駕駛習慣與駕駛方法,在道路駕駛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交通法律法規,從根本上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劉洪江.關于汽車駕駛安全隱患預防及對策思考[J].決策探索(中),2018, 11:10-11.
[2]呂慶志.試析汽車駕駛安全隱患預防與應對策略[J].時代汽車,2019, 03:53-54.
[3]岳瑞軍.基于安全視域的汽車駕駛技術探討[J].科技風,2019,15:129.
[4]陳艷.汽車駕駛的安全隱患預防措施探微[J].科技風,2019,15:222.
[5]蘇建中.探究汽車駕駛技術及安全隱患預防與應對措施[J].科技視界,2019,27: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