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棟輝 云霄 李娟娟

摘 要:輸配電線路維護是提升電力系統安全性與穩定性的重要途徑,考慮到當前輸配電線路攀登轉移專用裝置零件連接處較為薄弱,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更換安全帶,對工作人員造成人身威脅,設計新型輸配電線路攀登轉移專用裝置。使用3D打印技術中的多自由度打印,完成連接環的設計部分。而后,使用金屬激光切割技術對裝置中的金屬部件進行制造。將設計完成后零件進行有序連接,至此,輸配電線路攀登轉移專用裝置設計完成。構建裝置應用測試環節,對此裝置的使用安全性進行分析。經測試結果證實,此裝置的使用安全性優于當前裝置。
關鍵詞:3D打印技術;輸配電線路攀登;金屬激光切割;多自由度打印;裝置安裝;安裝耗時
中圖分類號:TM72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電力系統的基礎構架中,輸配電線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旦其出現異常,將對經濟與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為了對其實施檢測與維護,越來越多的檢測裝置應用到輸配電線路中,為穩定的電源供給提供可能[1]。在對原有的輸配電線路檢測設備進行了歸納與總結后,針對可能影響檢測效果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在當前使用的檢測設備中,輸配電線路攀登轉移專用裝置的設計效果較為落后。其設備的相關性能問題,無法為工作人員提供安全保障,工作人員在檢修的過程中隨時都有從高中墜落的危險。在安裝的過程中耗時相對較長,且應用時安全帶更換次數較多,嚴重威脅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針對此問題,在本次研究中將對輸配電線路攀登轉移專用裝置進行優化與完善,在當前設備的基礎上,研發出安全性與經濟性更高的攀登轉移專用裝置。
1輸配電線路攀登轉移專用裝置設計
進行大量的文獻研究后可以確定,輸配電線路攀登轉移專用裝置大致可分為下述幾個組成部分:爬梯、導軌、自動鎖、連接環以及安全帶。在原有的攀登移動專用系統中,連接環與安全帶之間距離相對較近,在使用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卡死或是無法移動,威脅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對兩者之間的距離進行優化,以此降低工作人員在使用過程對于安全帶的替換以及調整次數。與此同時,對連接環的尺寸以及結構進行優化。通過實物分析可知,連接環的尺寸相對較小,其制造材料相對較高。在本次研究中使用3D打印技術中的多自由度打印[3],完成此設備的制造過程,豐富裝置的細節,保證設計的合理性。在提升設計效果的同時,降低制造成本。
為滿足輸電線路的攀登要求,同時考慮到裝置輕量化的宗旨,需要對設備的整體重量進行控制,故將其質量區間閾值計算過程設定如下:
其中,A表示連接裝置的運動結構重量;B表示裝置自身的重量;C表示工作人員自身重量;S表示輸電線路可承載的最大重量。根據上述公式,對人體重量進行分析后,確定設備的最大設計重量。在設備硬件的設計過程中,可使用金屬激光切割技術對裝置中的金屬部件進行制造,并將其有效連接。在裝置安裝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對裝置的編號以及位置進行細致分析,由于此設備多采用分段式安裝,一旦出現安裝錯誤將造成不可彌補的危害。為此,在本次設計中,對各個零部件進行金屬特殊連接口設計,如出現連接錯誤,則攀登裝置無法使用,以此保證連接的正確性,提升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對上述內容進行整合,至此,輸配電線路攀登轉移專用裝置設計完成。
2裝置測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設計出一種輸配電線路攀登轉移專用裝置,為驗證此裝置具有相應的應用價值,且符合此裝置的設計目標,構建裝置測試分析環節,對其應用效果進行判定分析。
2.1測試準備及測試項目設定
在本次測試中,對裝置的連接情況進行分析,如連接可靠且拆卸方便。在對此裝置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的安全帶更替次數進行統計分析,以此確定此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性,并降低作業風險。在裝配前,對裝置的零部件進行清潔,且清潔的過程中不能導致零件破碎或形變。在清潔完成后,按照說明書對裝置進行組裝。組裝完成后,對設備的各個連接點進行檢測與分析,確定裝置連接的穩定性。
在零件組裝檢測完成后,對裝置的安全性進行分析。本次測試中,為避免真實試驗對輸電線路正常運行與工作人員安全的影響,采用模擬仿真的形式,對設備的操作安全性進行評估。在仿真軟件中構建1.00km、3.00 km、5.00km、8.00km以及10.00km的輸電線路,并在其中每隔500米構建1個高壓線桿。同時,在此軟件中輸入文中裝置與原有裝置相關參數構建裝置模型,對攀登轉移線路全程后的設備安全帶替換次數進行統計,將其作為設備安全性能輸出。
2.2測試結果分析
對上表中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輸電線路長度條件下,本文裝置安全帶替換次數較少,且呈線性分布。與原有裝置相比,本文裝置在相同的輸電線長度下可縮減安全帶替換次數,降低安全帶對工作人員人身安全造成的風險。對上述內容進行整合后可以判定,本文裝置的使用效果較好。與此同時,本文裝置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性。
3結束語
為了提升配電線路檢修的安全性,本次研究提出了一種應用3D打印技術與金屬激光切割技術的輸配電線路攀登轉移專用裝置。設定應用測試環節對其裝置的使用效果進行了分析,確定了此裝置在應用過程中的安全性。由于技術上的限制,此裝置在部分領域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日后的研究中還需對其進行優化,以免對工作人員在檢修中的安全性造成影響。
參考文獻
[1]謝李為,柳祎璇,曾祥君,等.基于VMD和S變換的多端輸電線路故障定位[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9,31(02):126-134.
[2]楊杰,李鵬輝,陳澤中,等.光纖激光切割對醫用金屬L605管切面質量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9,40(08):84-90
[3]吳陳銘,戴澄愷,王昌凌,等.多自由度3D打印技術研究進展綜述[J].計算機學報,2019,42(09):1918-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