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新松
王震這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我還是在少年時代,唱著《南泥灣》的歌兒,通過八路軍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荒的故事知道的。那時覺得他離我很遙遠,是令人無比崇敬的老將軍。未曾想到,20余年后,我卻和他有了較近距離的接觸,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1984年,我考取了中共中央黨校理論部中共黨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按入學通知要求,8月30日之前到校,擬于9月1日舉行開學典禮。到校后,由于當時中央正籌備召開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鑒于這次全會涉及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問題,開學典禮推遲到9月25日才舉行。那天,我和廣大學員一道,懷著興奮的心情,走進了雄偉的中共中央黨校大禮堂。
會場氣氛莊重,主席臺上方的橫幅上寫著“中央黨校1984年開學典禮”,兩邊的條幅分別是“努力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時,領導同志開始登上主席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黨校校長王震身著深色西裝,帶領校領導從左邊登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勛身著灰色中山裝,和與會的其他中央領導同志胡啟立、喬石、郝建秀、王鶴壽等從右邊登臺。王震校長同習仲勛握手坐定以后,以帶有濃重湖南口音的普通話介紹了主席臺就座的領導,然后請習仲勛講話。習仲勛的講話很簡短,大約半個小時,著重講了兩個問題,大意是:一、要求大家學會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之“矢”,去射我國四個現代化建設之“的”;二、要求大家積極參加當前全黨正在進行的整黨,帶頭端正黨風。他在講話中還告訴大家,中共中央即將召開十二屆三中全會。第二天,《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這一消息,標題是《討論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問題 黨中央決定不久召開十二屆三中全會 習仲勛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講話中公布這一決定》。習仲勛講話后,中共中央黨校第一副校長蔣南翔也作了講話,著重講了黨校教育正規化問題。王震校長最后強調,習仲勛同志代表黨中央的講話非常重要,學校師生們要認真學習討論。
入學以后,直到1987年初王震卸任校長,在近三年的時間里,他給我留下了三方面的深刻印象。

王震校長主持開學典禮
第一,他是一位和藹親民、深入基層的領導。1984年開學典禮后,只過了幾天,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紀念日。9月30日中午,學校為學員們安排了會餐。那天,大家正興高采烈地吃著,未料到王震校長和幾位校領導到食堂來了,給大家祝酒。當他走到我們這桌跟前的時候,我看到他頭發全白了,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身邊還有蔣南翔、陳維仁、韓樹英、江流等。蔣南翔“文革”前就是高教部部長兼清華大學校長,早年是我國青年運動的領袖,名震華夏。韓樹英、江流等也是聲名赫赫。我讀大學時,哲學課程就是用的韓樹英編的教材,科學社會主義專業就是用的江流主編的教材,這些大師級的人物就在眼前,令我無比激動。看到王震校長笑容可掬地舉杯給大家祝酒,我感到無比的榮幸,也感受到了老校長的和藹可親。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還處于“短缺經濟”時代,糧食肉類還是憑票證購買,生活物資供應比較緊張。王震校長非常關心師生們的生活,親自參加學校研究伙食問題的有關會議,還親自打電話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請兵團給黨校供應了一些牛羊肉。中共中央黨校辦有一個新疆班,在維吾爾族歡度肉孜節的夜晚,王震校長也和新疆班的學員一起,在校內的新疆花園載歌載舞歡慶佳節。有時,理論部召開研究生學員黨支部書記會議,他也會來參加,聽取年輕學員們的意見。
第二,他是一位開明、富有創新精神的領導。1982年,中共中央任命王震為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他上任后,勵精圖治,與蔣南翔聯名向中共中央提交了關于中共中央黨校今后教學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批轉了這個意見,并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實現黨校教育正規化的決定》。從此,中共中央黨校走入了教育正規化的新階段。1983年,中共中央黨校招生制度進行了改革,實行組織推薦和統一考試相結合,擇優錄取的辦法。此后,中共中央黨校培訓班的學歷是擔任省、地兩級黨政主要領導職務的必備條件,理論部的學位研究生教育逐步納入國民教育序列。1984年春,王震和鄧小平到廣東考察經濟特區,中共中央黨校以此做了一個電教片,我們入校不久,學校就播放給大家看。通過該片,王震為改革開放疾呼,為經濟特區叫好,有力駁斥了當時社會上一些人對辦經濟特區的非議。在一次大會上,王震作報告講干部專業化時,脫稿對臺下的學員說了大意如下的話:戰爭年代,我們這些當旅長、師長的端起機槍就可以打,你們現在也要學會自己開汽車。20世紀80年代初,香港播出電視連續劇《上海灘》,該劇反映了民國時期上海的幫派斗爭,揭示了青年人的愛恨情仇與家國情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香港著名報人徐鑄成送了該劇的一套磁帶給王震校長,他便讓學校在大禮堂給學員播放,每晚播兩集,播了約半個月,大家感到過癮。次年,該片才正式引進內地上映。那時,黨校的業余文化生活也豐富多彩,有著名舞蹈家陳愛蓮、趙青來教我們跳交誼舞,書法家李鐸來講書法,姜昆來講曲藝,劉德海來彈琵琶,李德倫率中央樂團來演奏等。
第三,他是一位政治敏銳、紀律嚴明的領導。1986年下學期,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安定的情況。年底快放寒假了,一天下午,學校突然通知全體學員到禮堂開會。當時天氣寒冷,禮堂沒有空調,暖氣片的效果也不佳。王震校長穿著長大衣講話,聲音似乎因為支氣管發炎有點嘶啞。他講話的大意是,現在社會上出現了鬧學潮的情況,放寒假期間,黨校的學員絕對不能夠上街參加游行,誰若參加了,學校要給予“熱處理”。他在大會上針對個別研究生把自己寫的關于民主政治建設的學位論文寄給中央領導同志,并提出完全不符合國情的意見和建議的做法,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他還針對個別學員埋怨物價上漲進行教育,告誡大家(大意):現在進行城市改革,物價是有點波動,但是你嫌黃瓜8毛錢1斤太貴,你不買嘛,以前冬天哪里有黃瓜吃呀!1987年3月初,在中共中央黨校春季開學大會上,不再擔任校長的王震在大會講話中,肯定了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假期的表現,并自我批評說(大意):中央的精神是對參加學潮的同志“冷處理”,我說的“熱處理”不準確。他還提到了前些年,有個別領導同志在中共中央黨校大談“異化”的往事。新任校長高揚說:“王老,您的意思是不能讓中央黨校成為自由化的論壇吧?”王震大聲說:“是的,中央黨校必須有堅定的政治立場!”當時,我們這些研究生還年輕,閱歷有限,對老校長講這些話不甚理解。其實,這是老校長離任之際,對后來人的殷殷囑托啊!
30余年今回首,不由得對王震校長更加欽佩,使我們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黨的干部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的要求,也有了更深的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