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貞
吃一塹,長一智
人們常說“不知者不為過”,但是,世事無絕對,有時候不知者也是有過錯的。陜西小伙阿江就攤上了這樣的事兒。
因為酷愛烹飪,阿江的專業學的是烹飪,并如愿做了廚師。阿江是一個非常有上進心的人,也有野心,工作幾年后,他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辭掉了廚師的工作,憑借自己的廚藝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2017年1月,阿江在廣州市黃埔區的一條美食街上,租了一個店面,開了一家叫“口口香”的火鍋店?;疱伒暌婚_始生意比較冷清,畢竟萬事開頭難,阿江也沒有灰心,他想了很多辦法來吸引顧客。功夫不負有心人,因為火鍋口味獨到,吸引了不少顧客,慢慢地回頭客越來越多,生意也好了起來。阿江喜在心里。
在夏季,屬于吃火鍋的淡季,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到店里來,阿江絞盡腦汁想到一個絕妙的辦法,在火鍋的配菜上,新增了幾個特色小涼菜,比如拍黃瓜、涼拌蓮藕、涼拌豬耳朵等,因為他做過廚師,這都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獨家秘方,味道極好。夏天天氣熱,吃涼菜的人很多,火鍋店的生意又從冷清到火熱,阿江心里自然也是樂開了花。
本來,賣涼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罰單不期而至,阿江萬萬沒想到,自己售賣涼菜竟然觸犯了食品管理法規。原來,就在6月的一天,火鍋店里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名不速之客本來是攜家人一起來店里吃火鍋的,但是他的身份是黃埔區食品藥品監督所的一名工作人員。那天,他和家人點了幾個涼菜,不過,在等菜的過程中,出于職業的敏感性,他瞄了一眼阿江店里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細心的他發現在許可證備注的項目中并不包含這些小菜。
第二天,黃埔區食品藥品監督所的幾名工作人員便來到阿江的店里,對他的火鍋店進行了查處。最終,阿江的火鍋店因超出許可范圍售賣涼菜,一份《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遞到他的手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的相關規定,阿江的火鍋店因為超出許可范圍,違法經營,被口頭警告,并處罰金1萬元。
面對這樣的處罰,阿江不服氣,他據理力爭,認為大街上那些連食品經營許可證都沒有的小商小販多了去了,卻沒有受到任何處分,而自己合法經營卻被吃罰單。于是,黃埔區食品藥品監督所的工作人員,出示了相關法律法規,其實,我們國家對餐飲企業有法律明文規定,從事涼菜加工的前提條件,是餐飲店的《食品生產許可證》上必須有涼菜加工字樣,否則就是違法。而且,涼菜加工的具體環節也有規定,必須有專人在店內專門的涼菜間進行操作。對于店面也有要求,涼菜間的面積不能小于5平方米。涼菜間內該具備的設施一樣都不能少。而這些,阿江的店里都沒有做到。
面對一條條法律法規,阿江理屈詞窮,稱自己不知道這是違法的,但是法律上從來沒有“不知者不為過”這一說,他只得乖乖接受處罰。阿江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法律面前,不知者也有過。
(圖/劉剛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