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川
近日,2021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從數字經濟到數智時代”中歐數字經濟高峰論壇在北京豐臺舉辦。論壇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成果展示等方式,深入分析數字經濟最新理念和經典案例,賦能傳統產業發展,助力豐臺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
本次活動是2021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之一,是中關村論壇走進十六區的重要一站,也是中關村論壇響應我市城南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此次論壇由中關村論壇組委會辦公室、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指導,豐臺區人民政府主辦,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管理委員會、豐臺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承辦,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北京斯坦福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協辦。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副書記,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豐臺區委副書記、區長初軍威,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出席活動并致辭。來自歐洲10余個國家的政府官員、行業協會和華為、騰訊等國內外數字產業企業的代表200余人參加了論壇。

翟立新表示,北京是全球科技創新和人才資源十分富裕的城市,正在努力的打造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數字經濟發展基礎雄厚,優勢突出,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集成電路、區塊鏈等重點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是數字經濟資源最密集、創新最活躍、創新能力最強勁的區域之一。下一步,中關村將繼續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數字經濟技術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一是聚焦數字技術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自主安全產業生態的構建,二是聚焦新技術應用推廣,實施一批創新技術應用示范項目,積極培育新業態,三是深入加強國際創新合作,通過辦好中關村論壇等方式,推動中關村企業和科研機構與海外相關機構深度合作,共同探討量子科技、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的創新,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全球治理體系的不斷成熟和完善。
初軍威表示,豐臺要圍繞豐臺“四區一樞紐”定位和發展要求,以重點功能區為依托,立足產業基礎,堅持數字賦能,打造科技園東區核心區、建設西區示范引領區、支持園區現有商業綜合體打造數字消費示范區、籌劃建設數字金融科技示范園,以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為驅動,以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布局新格局,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實現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區政府舉辦此次中歐數字經濟高峰論壇,旨在為中歐政企搭建高效平臺,進一步促進中歐多領域交流合作。同時豐臺區也誠摯地邀請國內外公司、國際組織、國際服務機構能夠積極關注豐臺,認識豐臺,選擇豐臺。
李有平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論壇的舉辦,能夠在中歐數字經濟領域建立一個經常性的交流機制,并以中關村豐臺園作為開展試點和實踐的平臺,從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和數字新基建等方面,分享經驗理念,開拓發展空間,切實促進政府間、學術界和企業間的緊密交流與務實合作,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在全球的蓬勃發展。
芬蘭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Eija?Tynkkynen、華為中國區產業云運營部總經理陳棟、德國貿易投資署首席代表Dennis?Wilkens、騰訊副總裁馬斌、值得買副總裁張瑰寶分別圍繞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華為產業云、數字科技、數字經濟發展路徑、新基建、新消費等方向進行了主題演講。
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技園駐華首席代表Evgeny?Kosolapov,愛沙尼亞企業局貿易投資顧問Ilaria?Perla,前漢堡市議員、德國航空委員會成員、漢堡航空產業集群高管、德國CAVETE咨詢公司總經理Thomas?Bower,科技部火炬中心國際處處長安磊,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郜春海,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總經理袁鴻翼,鑫諾所合伙人律師、數據產業發展法律研究與合規中心主任林野麗等,圍繞“數智賦能與智慧場景應用”展開圓桌對話,通過深入分析國內外數字經濟應用成功案例,為中關村豐臺園數字經濟產業賦能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中關村豐臺園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中關村豐臺園將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在中關村豐臺園東區建設以“消費大數據”為特征的數字經濟先導區,在西區圍繞軌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產業的細分領域建設中關村數字經濟創新社區。開展數字技術創新筑基計劃,鼓勵企業繼續加強對云計算、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技術研發,形成先發優勢,搶占制高點。實施數字產業化協同提升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工程,培育壯大和引進落地一批行業優勢企業,發揮好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作用,賦能傳統企業提質升級,催生園區發展的新動能。
中關村豐臺園為了更好貫徹落實“兩區”建設,于今年3月發布了《中關村豐臺科技園進一步擴大開放、激發創新活力的措施》,又稱“新開放五條”。“新開放五條”將立足中關村豐臺園的特色產業和國際化發展優勢,更有針對性地推動全球創新資源向園區聚集,與中關村豐臺區“豐九條”、中關村豐臺園“創新十二條”形成由點到面的完善政策體系,著重優化“類海外”發展環境,加快國際高端資源集聚,優化多極引領、多元支撐的服務業擴大開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