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放棄社保不具有法律效力,是無效的。
近日,這樣一條新聞沖上了熱搜“公交公司回應司機猝死不被認定工傷:員工自愿放棄社保”,引發熱議。
1月25日,福建福清市一公交車司機陳某某突發心梗,安全停車后猝死。司機陳某某的弟弟說,哥哥所在上班的汽車客運公司讓所有員工簽下自愿放棄社保協議書,只能給每月給500元補貼,因此陳某某不能認定為工傷,公司稱出于人道主義只能賠償10萬元。
1月28日中午,福建福清市人社局對于突發心梗司機陳某某的《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陳某某同志受到的事故傷害,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屬于工傷認定范圍,現予以視同為工傷。”
無獨有偶,前不久一男子應聘外賣配送員時被要求“自愿放棄社保”也登上了熱搜。
個人放棄社保不具有法律效力,是無效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這既是用人單位和職工的合法權利,也是用人單位和職工的應盡義務,不能根據職工或者用人單位意愿而免除,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58條、《勞動法》第72條規定,用人單位一旦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就“應當”而不是“可以”為勞動者繳交社會保險,是一種強制性規定,沒有勞動者表示放棄社保而免除用人單位繳納責任的例外情形。
上述案例中,雖然司機陳某某簽訂了放棄購買社會保險的承諾,但該承諾屬無效承諾,公司有法定的義務為陳某某繳納社會保險。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5條之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陳某某作為公交公司的職工,在駕駛工作中突發心梗疾病死亡,無疑符合上述情形,理應被認定為工傷。
實踐中,出現員工未繳社保的現象。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非自愿不繳納社保。有些用人單位為了降低成本,獲取最大利潤,在員工入職時,要求員工簽署保證書自愿放棄單位為自己繳納社保。自愿不繳納社保。有些員工要求用人單位不用為自己繳納社保費,而是改為工資。
那么,員工自愿不交社保“承諾書”行得通嗎?用人單位真的能占到便宜嗎,會面臨怎樣的法律風險呢?
行不通。這屬于無效行為,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雷打不動的義務。員工自愿“?放棄社保增加工資?”或者“把社保換成現金”,本身就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亦屬無效。繳納社保一事,用人單位不能看員工的意愿,無論怎么約定,只要沒有按規定繳納,即為違法行為。對于員工來說,按規定社保繳納也是對自己負責。
用人單位不繳社保,并逼迫員工簽屬“自愿放棄社保”的類似聲明,將面臨什么風險?

工傷、醫療賠償風險:《工傷保險條例》第62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參加,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因此,即使勞動者確實是自愿放棄社會保險,用人單位仍不能豁免工傷、醫療費等賠償責任,并且要接受相應的行政處罰,實際上是增加了經濟負擔。
勞動用工風險: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另根據第46條第(一)項的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單位隨時面臨經濟損失和人才流失,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
養老金的支付風險: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因用人單位的原因無法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導致職工個人的養老金損失,應從職工個人累計繳納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考量確定支付。
法律訴訟風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1條規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直接劃撥、扣押、查封、拍賣等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行政處罰風險:將會面臨承擔巨額的滯納金以及行政處罰。《社會保險法》第84條規定,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第86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信用風險:根據人社部印發《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第5條第一款,用人單位、社會保險服務機構及其有關人員、參保及待遇領取人員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其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一)用人單位不依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經行政處罰后,仍不改正的。
第8條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自作出列入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門戶網站、“信用中國”等相關媒介上公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信息。不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可能將面臨懲處:最高5年內將在政府采購、交通出行、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準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等多個方面被限制。
因此,對用人單位而言,繳納社保是法定義務,用人單位如果強制員工簽訂放棄社保協議,無效且違法,最后照樣需要繳納,并且要面臨諸多風險,接受相應處罰,甚至處處受限。
企業聘請的退休人員。這里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在單位一直干到退休,具備養老金領取條件,可以領養老金,但單位和個人一致同意繼續工作下去,這種情況下,單位不需要再為他繳納社保,而直接協商工資待遇就可以了。另一種情況是單位從外面聘請的退休人員來工作,不管是全職還是兼職,都不需要繳納社保。《勞動合同法》第44條“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企業不用為享受基本養老保險的返聘員工繳納社保。
非獨立勞動的兼職人員。非獨立勞務的兼職人員是指在不脫離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第二職業;為第三方提供體力或腦力勞動支出。兼職人員本身有自己的工作,正職公司為其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和兼職公司無關,因此無需繳納社保。許多用人單位會傾向聘請兼職人員,因為付出的成本較小。
勞務派遣人員。勞務接收單位是按勞支付薪資,勞務派遣人員的五險一金一般都是由派遣單位繳納,因此勞務接收單位是不需要為派遣人員繳納社保的。
實習生。剛畢業出來的大學生,無論實習單位是由學校安排,還是學生自己聯系,實習目的不是獲取報酬而在于獲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高校大學生與實習單位未成立事實勞動關系,所以單位不為其繳納社保。

北京市京悅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王蘭
為員工繳納社保是法律規定的強制性義務,用人單位是不能逃避的,就算是員工主動表示自愿放棄,用人單位也不能免除自己的義務。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企業應該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合理繳納社保,不僅是為員工負責,更是對企業的負責。
北京市京悅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京悅”)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大型綜合性律師事務所。在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南省鄭州市、海南省海口市設有分所。
京悅人才濟濟,部門齊全。高級合伙人中具有法學博士(含博士后)以上學歷的占七成以上,半數以上律師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京悅秉承“專業、誠信、責任、卓越”的執業理念,設置了房地產與建筑工程事務部、國際投資與貿易法律事務部、知識產權事務部、公司法事務部、金融法律事務部等十余個業務部門。代理了大批大案要案,社會效益凸顯。
京悅被評為“2015-2018年度北京市優秀律師事務所”“2019-2020年度北京市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并連續多年被評為北京市海淀區“優秀律師事務所”、“優秀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