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萍
最近幾年,蘋果市場供大于求,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在山西省臨猗縣賣蘋果的,一般都是以低價位去占領市場,一般每500克賣1元多,高的賣到3元多,而該縣吳中定的蘋果銷售價格卻逆勢上揚,他的“老吳蘋果”論個賣,一個蘋果能賣3~5元,最高的藝術蘋果賣到10元,“老吳蘋果”賣高價格的秘訣在哪里?這要從他發展蘋果的歷程說起。
涉足蘋果種植
吳中定從1984年開始種植蘋果,當時他生活的臨猗縣角杯鄉上豆氏村有一個面積15畝的集體果園,這個果園中果樹長得枝繁葉茂,但多年來很少掛果。高中畢業沒幾年的吳中定鼓足勇氣,交了2 700元承包這個果園,親朋好友對他的行動不理解,都好心地勸他說:“這個果園是個爛攤子不好收拾,弄不好是要賠錢的。”但吳中定還是義無反顧地接管了果園。他在果園里轉了整整一星期,摸清了果園的基本情況,覺得只憑自己上高中在學農課上所學的一點果樹種植技術是遠遠不夠的,于是他把縣里果桑站(現為臨猗縣果業發展中心)的專家請到果園來,有針對性地診斷蘋果不掛果的癥結所在,專家們通過調查研究對癥下藥,給果園的管理開出了具體藥方。按照專家的建議,吳中定立即開始行動,先是給果園增施大量有機肥料,到冬季修剪的季節,又大刀闊斧地給果樹剪枝截干,經過他辛勤勞作,果園變得通風透光。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年吳中定承包的果園就有了大變樣,80%的果樹都掛了果,第三年果園就喜獲豐收。通過種植果園吳中定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拿出一部分錢買回一臺四輪農用車和一臺彩電,另一部分錢用于果園擴大再生產,這在當時的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曾經的賣果難
20世紀90年代,各地都在發展蘋果樹,但種植的果樹密度大,果樹枝梢互相交錯,互相爭光爭養分,雖然結果多,畝產量高,但果個小,品質差。1997年,臨猗果農普遍出現了“賣果難”現象,吳中定所經營的果園也不例外。收果的季節到了,沒有一個客商上門收購,眼看著豐產不豐收的果子賣不出去,吳中定著急加上火,滿嘴起泡,聲音嘶啞。總不能讓果子爛在地里吧,于是,吳中定雇車載滿蘋果遠運廣東省、河北省等地,想賣個好價錢,但事與愿違。想起那時賣蘋果的經歷,吳中定心里仍然充滿苦澀,到市場上搞批發卻無人問津,走街串巷去叫賣,一天下來賣不上幾個錢。拉蘋果到外地來回奔波一趟,好時剛夠本錢,不好時連本錢也要賠進去。他妻子楊會珍回憶起那時的情景,更是傷心地直落淚,“那幾年,我們忙完地里的果園,又忙著賣蘋果,2個上學的孩子沒人管,給孩子做飯的時間都沒有,孩子們常常是饑一頓飽一頓,到頭來賣蘋果卻賺不了幾個錢,面對孩子,我們感到很愧疚”。
找準賣果難癥結
對吳中定來說,走出去賣蘋果,雖然吃了不少苦,但也取得了大收獲,他終于找到了賣果難的癥結所在。自己的蘋果和別人的蘋果擺在一塊,那質量確實沒法比,人家的500克果能賣2元,自家的蘋果1元也賣不到,這讓他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好果不愁賣,一般果、劣質果求人都沒人買。
找到了賣果難的癥結,吳中定對自家的果園“動起了大手術”。一是根據縣果桑站推廣的“間伐減密”技術,隔株減伐蘋果樹,使栽植密度,由每畝80多株減少到30多株;二是實施高接換優,把果園里原來種植的秦冠等蘋果品種,全部高接為紅富士品種;三是增施有機肥,別人家的果園畝施2 000千克有機肥,他家果園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 000千克;四是果園花期放養蜜蜂,通過蜜蜂授粉,提高蘋果坐果率;五是嚴格疏花疏果,把畝產量控制在2 500千克以內;六是選用優質果袋,采用膜袋加紙袋雙套袋技術,確保種植的果實果面干凈無病;七是地面鋪設反光膜,樹上摘葉轉果,促進果實著色,生產全紅果;八是選擇園內一部分精品蘋果進行果面貼字處理,生產出市場需要的高檔蘋果;九是綠色防治病蟲害,盡量減少化學農藥的噴施次數和用量。
通過這些綜合措施的連年應用,吳中定的果園雖然產量不高,但是所生產的蘋果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幾乎全是橫徑80毫米以上的一級果,優果率達到90%以上。到了蘋果收獲的季節,收購商慕名而來,別人的蘋果每500克收1元,老吳的蘋果卻給1.5元。到后來,收購商來得更多了,收購價格接連上漲。他生產的高檔藝術蘋果,竟然論個賣,并且賣得都是高價位。如今,他的蘋果賣到了全國38個大中城市,每年都供不應求。
帶領眾鄉親致富
2008年,吳中定成立了臨猗縣忠定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注冊了“老吳蘋果”商標。到目前發展社員和重點服務對象達905戶,擁有優質蘋果生產基地1.08萬畝。合作社嚴格實行企業化、標準化管理。吳中定經常深入每家每戶的果園進行技術指導,對每個果園的具體情況了如指掌。合作社成員無償統一使用“老吳蘋果”商標,對外統一形成一個蘋果品牌,不斷在市場上叫響這個品牌。要求社員按照無公害蘋果生產技術規程進行操作,統一培訓、統一標準、統一采購、統一防控、統一采收、統一銷售的“六統一”模式,為果農提供全方位、系列化優質服務,大大推動了蘋果生產標準化進程。
如今,吳中定的合作社已成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在當地頗有影響力,合作社蘋果基地畝均收入達到1.5萬元,人均收入超過了2萬元,社員的腰包鼓起來了。帶頭人吳中定的20畝果園,畝均收入突破4萬元,真正起到了果園標桿示范作用。
果樹種植代言人
吳中定已從最初種果樹掙錢改善生活,發展成為推廣科學種植果樹的代言人。他在自家的果園建起了高標準的蘋果田間培訓學校,向前來取經的果農親手示范,傳授技術。經過幾年的培訓,吳中定帶起了一支100人的農科服務團,建起縣、鄉、村三級科技服務網絡,每年深入農村舉辦科技講座上百場次,足跡遍及晉陜豫地區6個縣(市、區)40多個鄉鎮380個村。近年來,千人以上的觀摩現場會在他的果園里開了20多次。陜西省、山東省、河北省等外地果農自發組織的百人觀摩團來了200多次。培訓班累計培訓果農10萬多人次。俄羅斯、澳大利亞、菲律賓、美國、智利、以色列等國家的水果專家也慕名來吳中定的果園進行技術交流。
目前,吳中定的果園也與時俱進,建立了高科技物聯網,把新技術和高標準生產流程通過視頻及時傳送給全國各地的果樹專家和果農,直接對接城市居民,生產過程全程監控,一方面讓消費者參與其中,享受田園之樂;另一方面進一步提高“老吳蘋果”商標的知名度,促進蘋果銷售。老吳的果園在鄉村旅游的熱潮中,也發展成為一個城市居民休閑的鄉村旅游景點,讓更多市民朋友前來感受農耕文化,體驗蘋果生產過程,相信老吳的果園還會進一步火起來。
(作者聯系地址:山西省臨汾市農業農村局 郵編:0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