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鵬
市場方面,上半年即將結束,各大券商下半年策略陸續出爐。展望2021年下半年,興業證券繼續看多市場,根據過去30年A股的經驗來看,有不少投資者認為本輪牛市進入尾聲。但興業認為,在國家重視、機構配置、居民配置、海外配置的“四重奏”下的權益時代,疊加開放紅利、大創新、全球流動時鐘等催化,牛市在途中,即“長牛未央”。
基本面角度來看,經濟在疫情后的恢復中,價格層面PPI等在高位震蕩,全部A股非金融全年有望實現40%左右的盈利增長。從流動性層面來看,全球面臨高債務,有PPI的脹難有CPI的脹,流動性很難發生實質性的收縮,易松難緊成為常態。同時,從全球資金流動時鐘來看,中國股市仍將持續受益于本輪放水。
對于市場而言,影響行情節奏較關鍵因素在于投資者對市場短期流動性松緊的預期,這一預期的變化可能來自于內部政策基調上的變化,也可能來自于海外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央行表態。這樣的變化將會對市場節奏,甚至是風格層面產生變化的關鍵因素。

本期券商最新報告重點推薦個股一覽
行業配置:整體來看,下半年主要看好政策與業績雙催化的大創新科技成長方向,主要聚焦在以萬物智聯的AIoT、醫藥、新能源鏈條和高端制造設備四個方向。此外,高分紅主線以及出口關稅受益鏈條也可以適當關注。
金禾實業(002597)是國內安賽蜜和三氯蔗糖領域的寡頭,國內市占率分別高達73%和41%。公司的成長亮點主要有:1)減糖趨勢下人工甜味劑發展空間大;2)在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劑領域獨占鰲頭,擁有定價權成本優勢,盈利能力強;3)新項目投產助推未來發展。
甜味劑行業規模大且增速穩定,據悉全球甜味劑市場規模大約在160億美元左右,而根據Statista數據,預計2025年全球甜味劑市場規模將達到234億美金,年復合增速在5.89%。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甜味劑生產國,2019年國內甜味劑產量達到20.9萬噸,2015年-2019年行業復合增速約為8%,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甜味劑分為糖類和非糖類甜味劑,其中非糖類又可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提升以及飲食結構改變,減糖成為行業確定性趨勢。代糖因甜度高熱量低,在滿足味蕾需求的同時可以控制疾病風險,精準捕捉消費者追求健康化的消費心理,同時代糖的甜價比遠高于傳統蔗糖,有利于飲料生產商降低成本,加上多國征收糖稅,用代糖有避稅作用,因此代糖消費這些年風生水起。
非糖類甜味劑是代糖最大品類,2018年非糖類甜味劑的全球產值約為90億美金,最新數據尚未公布,不過甜味劑最大的下游行業飲料(占比50%),2014年以來國內整個無糖類飲料市場規模保持雙位數增長,側面印證了代糖行業高景氣度。

金禾實業有兩大業務,基礎化工和精細化工,基礎化工主要是甲醛、三聚氰胺、雙氧水、硝酸等化工品,精細化工包括人工合成甜味劑(安賽蜜、三氯蔗糖)、麥芽酚等。2016年之后,公司將業務重心轉移到精細化工領域,基礎化工的收入占比逐年下降,2020年已經跌至41%,基礎化工可以在原材料方面給予公司成本優勢,但論收入,精細化工才是公司未來的增長亮點。
非糖類甜味劑中,人工合成甜味劑占比已經達到41%。金禾實業聚焦的環節是人工合成甜味劑中的安賽蜜和三氯蔗糖。與其他甜味劑相比,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綜合優勢明顯:前者雖然味道上有苦澀味,但穩定性高、容易控制,與其他甜味劑有協同作用。而且其價甜比低,在單位甜度成本上具有明顯競爭力,且沒有傳統甜味劑普遍存在的安全性問題。后者安全性高,在口感、熱穩定性方面最接近蔗糖,只不過成本還比較高,解決成本問題后將是最具潛力的人工甜味劑。目前安賽蜜和三氯蔗糖和第六代甜味劑紐甜占比只有16%,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中國是全球安賽蜜第一生產國,國內安賽蜜產能有1.65萬噸,金禾實業擁有1.2萬噸/年的安賽蜜產能,一家獨大;三氯蔗糖2001年后經過四輪行業洗牌,目前競爭格局也非常清晰,全球現有產能2.4萬噸,金禾的產能為8000噸,行業第一。良好的行業格局給予公司較高的定價權和成本優勢,在安賽蜜方面,金禾的毛利率高達56%,遠高于同行業水平,在三氯蔗糖方面,原材料氯化亞砜已完全實現自給自足,主要原料單耗遠低于同行業水平。
麥芽酚是公司精細化工另一大業務,它是一種高效合成增香劑。這個行業以前是北京天利海和金禾實業雙寡頭壟斷,合計市占率約為59%,但是2016年和2017年天利海連續兩年出安全事故被迫停產整頓,金禾實業的產能約為5000噸,目前還有5000噸在建,預計今年四季度投產,投產后市占率上升至46%,將成為該領域新龍頭,助力公司未來發展。
近日公司公告稱,將以不低于5000萬元-1億元的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上限不超過45元/股,將用于后期員工激勵。公司2014年實施首次股權激勵計劃,2019年在業務轉型升級關鍵時期推出核心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連續且有效。根據最新的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3-4.8億元,同比增長20.53%-34.55%,其中21Q2實現歸母凈利潤2.2-2.7億元,同比增長7.32%-31.74%,環比增長4.57%-28.35%,業績增長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