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樂 陳富成 劉全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
隨著CBA 聯賽越快越好的發展,眾多學者通過不同角度,選擇不同的切入點對CBA 聯賽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研究,并取得有價值的科研成果。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收錄的有關CBA 聯賽領域研究在體育類核心期刊發表的文獻及碩博論文為研究對象,借助Cite Space V 可視化軟件繪制知識圖譜,對CBA 聯賽研究學者進行總結和呈現,為科研人員在該領域后續理論和實踐研究提供科學的借鑒。通過對文獻的閱讀及總結歸納可知我國學者對CBA 聯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制度規則、人力資源、市場發展、文化建設。
顏海波在基于多元協同治理路徑的視角下對CBA 裁判公信力的流失與重塑進行分析,指出:CBA 近幾賽季陷入裁判公信力流失的危機中,表現為:CBA 賽場暴力和沖突事件頻發;裁判執裁質量不高,爭議不斷;觀眾對裁判缺乏信任,謾罵、圍堵裁判;媒體負面報道增多,記者與裁判發生矛盾,裁判權威喪失。究其成因:CBA 管辦不分,業余裁判體制不適宜職業聯賽發展;裁判職業素養、業務水平、心理素質差,執裁“彈性空間”過大,權力失范;社會大眾心理失衡;媒體急功近利,主觀報道增多;缺乏法律保障及有效監管體系等。針對裁判公信力流失原因,提出通過CBA 管理方、裁判自身、俱樂部、新聞媒體、觀眾等聯賽參與者多元協同治理路徑對裁判公信力重塑。
本文將以“高產作者及合作情況”為研究對象,從中國知網數據庫中選取 1996 年至 2017 年期間發表的有關“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的相關的核心期刊及碩博論文作為本研究的樣本數據,其中關于CBA 聯賽的核心期刊共324 篇及碩博論文445 篇,共769 篇文獻,運用Cite Space 軟件進行科學知識圖譜的制作以及進行可視化分析。
在某一領域作者的發文數量可以直接反映該作者在該領域的研究水平和實力,而該領域的高產作者即該領域的主要作者,對推動該領域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總體而言,CBA 聯賽的核心作者具有以下兩種特征:一在CBA 聯賽研究領域內具有較高的影響力;二在CBA 研究領域中核心或高產作者有不可替代作用。
根據對我國CBA 聯賽研究領域作者的統計與整理,得知我國高產作者是姚健和王鄆,發文數量都是12 篇,代入普萊斯公式,本文的Nmax=12,M=4.367:

由計算結果可知發文量在3 篇及3 篇以上的30 名作者即為我國CBA 聯賽研究領域的高產作者。運行CiteSpace 軟件,即可顯示1996-2017 年間關于CBA 聯賽研究領域發文量在3篇以上的高產作者。每個節點代表一個作者,節點的大小與作者發文量成正比,節點間的連線代表作者間的合作關系,連線的粗細代表作者間合作的密度,連線越粗,表示作者間的合作越密切。年輪代表作者發表論文的歷史,年輪的顏色代表相應的發文時間,一個年輪的厚度與某個時間分區內作者發表論文的數量成比例。
在1996-2017 年關于我國CBA 聯賽研究領域的高產作者總共有30 位,其中發文量最高的是廣州體育學院的許永剛和武漢體育學院的王鄆,各發文10 篇和9 篇,有將近一半的高產作者發文量是3 篇,大多數集中在6-3 篇;從作者單位來看有一半的作者來自于全國的各個體育學院,其中前7 名高產作者都來自我國體育院校。總體來講,我國CBA 聯賽領域的研究學者在對CBA 聯賽的研究上初具規模,廣州體育學院的許永剛、陳樹華和王恒同,武漢體育學院的王鄆,北京體育大學的姚健和練碧貞,沈陽體育學院的李成梁在該領域的研究水平處于領先地位。
在1996-2017 年期間有14 位作者之間有合作關系,并形成以下幾個合作網絡:

第一合作團隊是由練碧貞為核心的北京體育大學CBA 聯賽的研究團隊,其成員有李成梁、王新雷、張曉麗,該合作團隊主要對我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的組織管理機制、市場營銷機制、目標動力機制進行實證研究,該團隊認為:機制存在的前提是事物各個組成部分的存在,協調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一定是一種具體的運行方式,即機制是以一定的運行方式把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聯系起來,使它們協調運行而發揮作用的。作者們通過CBA 聯賽市場營銷機制和目標動力機制的主要矛盾進行分析,從微觀和宏觀的角度闡述了這兩種矛盾根源的復雜性,并為CBA 聯賽市場營銷機制和目標動力機制提供改革途徑。另外,練碧貞作者合作團隊根據我國CBA 聯賽的主客場賽制,對我國職業聯賽的訓練隊在準備期和競賽期的訓練特點和訓練安排進行研究。
第二合作團隊由許永剛、陳樹華為核心的廣州體育學院研究團隊,成員還有宋君毅,該團隊主要對我國CBA 聯賽品牌塑造和市場開發的角度進行研究,認為: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在市場定位上缺乏準確的判斷,不斷變化的情感定位以及且宣傳力度小等原因造成難以引起廣大觀眾關注的現實情況。并提出CBA 聯賽品牌塑造策略:(1)確立CBA 品牌理念。(2)注重CBA 聯賽市場調查。(3)對CBA 聯賽品牌進行設計。(4)注重CBA 聯賽品牌傳播。(5)加強CBA 聯賽品牌管理。在市場開發角度主要對消費主體進行研究,通過降低門票、增加售票渠道、通過媒體大力推廣等手段進行市場開發。
第三合作團隊是由魏磊和王家宏組成的研究團隊,在該團隊中魏磊側重對CBA 聯賽發展的研究,王家宏則側重對CBA聯賽市場開發的研究。魏磊和王家宏在《中國職業籃球聯賽發展研究》一文中通過對我國CBA 聯賽內外部主要問題的分析,認為制約我國CBA 聯賽發展的內部問題是政府主導管理模式根基深厚,長期存在的舉國體制對CBA 聯賽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MBA 聯賽對CBA 發展帶來正面的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對CBA 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同化與沖擊影響,這種同化作用主要表現在文化行為制度層面上,導致我國CBA 聯賽失去了自我特色,并提出應該冷靜客觀地對待聯賽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CBA 聯賽發展的特色道路,根據自身情況科學合理地解決所面臨的“內憂”與“外患”。
第四合作團隊有李成梁和崔魯祥組成的研究團隊,該研究團隊通過回顧CBA 聯賽多年發展歷程對聯賽球隊演變及隊員變化進行分析,認為:在CBA 聯賽發展過程中有很多球隊之前加入聯賽之后又會退出,部分球隊進進出出的原因是受聯賽制度的影響,所以聯賽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保持球隊數量的穩定以及擴大聯賽的影響力。隨著聯賽的發展俱樂部的教練團隊、球員數量都在不斷壯大,一大批外教、外援被引入國內,但整體來講大部分的外教在一支球隊停留時間較短,并未給球隊戰績帶來明顯的提高;球隊引進外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球隊戰績,CBA 聯賽也對引援進行了相應的政策變化,研究認為:俱樂部在引進高水平外援的同時也要注重國內球員的培養;調查表明:我國CBA 聯賽后備人才儲備較少,俱樂部應制定長期的發展戰略,大膽的培養新人,找準時機鍛煉新人,運用合理的方式完成新老交替使球隊成績長期保持在穩定水平。
1.從作者合作網絡整體圖譜來看,我國CBA 聯賽研究的作者之間的合作是一個相對較少的網絡,有一半以上的作者是以個人為單位獨立完成該領域的研究,究其原因可能是區域、地理、研究方向和資源等條件限制了作者們科研合作。
2.通過對兩位獨立高產作者王鄆、姚健的發文情況進行分析分析可以明顯的看出:(1)在我國CBA 聯賽的研究歷史中對外援的研究一直處于研究熱點,研究內容包括:外援引進與管理、外援的使用政策等方面,關于外援引進一直處于熱點話題;(2)CBA 聯賽成熟以后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我國學者在NBA 與CBA 之間的比較研究上相對減少,大都投入到具有中國特色的CBA 聯賽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