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體育學院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愛越來越強烈,體育競技也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追捧。其中,集時尚、交友、娛樂、健身于一體的羽毛球運動更是獲得許多人的青睞,其在體育競技中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為了在羽毛球運動中拔得頭籌,各國運動員都在日常的訓練中采取了許多方式方法,以期增進自己的技藝,除了在技術上的精益求精以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調整和監控運動員的身體機能,能夠提高運動員日常訓練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還能夠更加科學地安排訓練內容,使運動科學的理論研究和運動員的具體實踐有機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田野、王清、馮連世、張忠秋等人在《優秀運動員運動訓練科學監控與經濟狀態調整》一文中,曾明確地寫到:對優秀運動員在日常訓練時,采用長期、系統、科學地監測監控,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調控運動員在重大比賽之前的競技狀態,使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面貌投入到體育競技中。這項研究既然是針對“優秀運動員”實施的,自然也包括羽毛球運動員。在該文中,作者還指出:對運動員的進行運動訓練科學監控不僅包括生理機能,還包括心理機能,即除了對運動員的生理機能指標、激素指標、血液指標等基本生理生化的監測以外,還有必要進行心理狀態、疲勞狀態、認知水平、注意力等各個方面的監測,要形成一個統一的、科學的、合理的監測系統,由專人指揮和負責并實施,以更好地把研究成果應用于運動員的日常運動實踐中,使其能更加科學地指導運動訓練。在本文中,筆者把國家優秀運動員在每次訓練運動之前和運動之后的生理、心理機能指標的變化作為研究依據。通過對他們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和研究,我們了解到通過對運動員實施科學的運動訓練和運動競技狀態監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整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狀態。
唐輝在《優秀羽毛球運動員訓練的生理、生化指標評價》中也指出,對于運動員訓練時的生理、生化指標進行評價,可以更為科學地對運動員們的訓練進行指導,為科學訓練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他指出:當運動員們在日常訓練中,將血紅蛋白、肌酸激酶、血尿素、血乳酸等幾項生理指標進行聯合測試,就能精確地掌握運動員的身體狀況,以便于從多個角度對羽毛球訓練進行科學評價和監控,從而對羽毛球訓練實施科學的指導。但該文章沒有考慮到個體差異性,以至于有些運動員的各項指標離散程度偏高,離散的程度如果沒有大量的數據做回歸分析,很容易導致生理生化指標的反饋出來的訓練評定不夠客觀準確,容易誤導多方面的研究人員。
運動員每次訓練的運動負荷量也直接影響著運動員的訓練效果。當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運動過多時,其身體所要承擔的負荷量必然加大,使其在下一次的運動訓練中不能很快地恢復身體機能,處于一種疲勞應戰的狀態,如果長期如此,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就會造成極大的傷害,且完全達不到訓練的目的;反之,如果訓練時的負荷過少,使得運動員的身體處于一種不能盡情發揮的狀態,不能發揮其身體的最佳水平,同樣也達不到訓練的目的。于是,就有人提出,通過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檢測儀器,對運動員在運動訓練時進行心率、血清尿素和血清中的血紅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標進行監控,并將一段時間內,改名運動員的各項指標結果進行匯合和對比,就能監測出最適合該運動員的訓練負荷量。在《優秀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機能評定》中,作者李佑發,魏高峽,陳谷就指出,如果對運動員的心率進行科學監控,就能了解其在羽毛球運動中的實時身體狀態,也就能清楚地知道適合他(她)的訓練負荷量了。
我們知道,在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中,常常需要加大訓練強度來達到訓練目的。尤其是在某一項運動訓練項目中,教練員往往會安排針對此類項目的運動,讓運動員們反復練習,那么,這種練習方法,是不是會影響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呢?針對這個問題,閆敏娜、劉建軍在《女子羽毛球運動員大強度專項體能訓練課前后生化監控》中,給了我們答案,該文通過一項實驗:為遼寧省女子隊的12 名羽毛球運動員安排一天大強度的專項體能訓練,在訓練前的周一、運動后、運動次日的清晨分別監測她們的血睪酮、肌酸激酶、血尿素、血紅蛋白等幾項指標,來檢測實驗結果。通過對比,作者得到這樣一個研究結果:在大強度的專項體能運動后及次日清晨,運動員們的身體機能并沒有出現疲勞現象,其身體機能恢復較快,身體狀態良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人們感覺身體疲勞時,往往會選擇洗個熱水澡來驅趕疲勞感。那么,如果讓運動員們在每次運動后都堅持洗一定時間的熱水澡,是不是也能使他們很快恢復身體機能狀態呢?檀志宗,李男,任雪,趙海燕在《冷熱水交替浴對優秀羽毛球運動員身體機能的影響》中,就做了這么一個實驗:把16 名優秀的男子羽毛球運動員分成兩組,當然是忽略體格、身體情況等,采取隨機分配的方式來進行。讓其中一隊的運動員們在每次運動后都要洗澡,除了熱水澡以外,還要洗冷水澡;另外一隊運動員則不指定其洗澡與否。通過一段時間的對比,得到如下結論:在運動訓練后進行冷熱水交替洗澡的運動員,其身體機能明顯比未進行冷熱水交替洗澡的運動員要好,這種好不僅表現在運動訓練的結果上,比如其蹲跳能力的增強等,還表現在身體機能的恢復速度上,即,參加冷熱水交替洗澡的運動員們,其訓練后的肌肉酸痛感和身體疲勞感明顯減輕,而且身體機能的恢復會更快。
李佑發,魏高峽,陳谷在《優秀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機能評定》中也指出,通過科學手段,采取合理地方法,對運動員的身體各項指標進行測試和分析,能夠客觀地對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疲勞狀況、身體機能恢復情況以及羽毛球運動員的競技狀態進行評定,不僅能以此為依據來調整運動員的最佳競技狀態,還能使日常的運動訓練負荷量更加合理,從而避免過度訓練現象和損傷運動員機體的現象發生。
吳衛兵,劉無逸,陳佩杰,李建平,李全意在《優秀羽毛球運動員機能監控個體化分析與評價》中針對某個優秀的國家羽毛球隊運動員做個案分析,通過篩選出來的幾大測試指標的動態變化評定該運動員的機能水平,利用了統計學上的離差以及百分位數來區分制定了警戒高位與警戒低位的評測跨度。雖然得出了許多科學的數據,但我們不能孤立的拋開教練員的訓練計劃去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數據做出評價,身體機能的監控不但要以個體化來評定,還要根據教練員的訓練計劃以及運動員的訓練周期和訓練負荷全方面的綜合分析。科學的訓練不能單一的關注某些指標,要根據不同的運動員的身體適應特性,遵循個體化的原則去評定機能。該文還提及到優秀的運動員訓練的水平以及機能標準不能泛化統一的去評定,每一個運動員的各項指標都要跟隨著機能適應強度大小,要及時的提高與降低相應的些許標準,才能更加科學且有效的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狀況以及負荷的強度大小做出準確的判斷。
孫君杰在《江蘇省男子羽毛球運動員冬訓期機能狀態及專項體能的監控研究》中,通過遴選了26 名江蘇羽毛球男隊隊員后,針對冬訓前、冬訓中以及冬訓后期三個不同階段的血液生化指標監測,對不同時期運動員的訓練負荷做一個側面的反饋,這樣有助于每個運動員的負荷安排,對于提高身體機能以及專項的體能可以起到引領的作用,而且對于同一專項的運動員仍需綜合運動員的特異情況做出針對性的評測,不能單一的看數據來推演運動的身體機能狀況以及訓練效果,個別運動員負荷的降低更優化了訓練效果。同時,該文章中的優秀運動員在訓練前后的專項體能上未能有一個質的提高,側面的反映了羽毛球運動的專項性強的特點,仍需進一步的對羽毛球專項體能的提高做出進一步的訓練調整,才能提高身體機能狀況。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有,生活水平也顯著提高,快速、便捷的生活方式正在越來越多地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留給人們的運動機會似乎越來越少,隨之而來的身體狀況也更加被更多的人所關注。羽毛球作為一項競技類的運動項目,慢慢的也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了普及,羽毛球運動的身體機能評測與監控是由羽毛球該項運動在特定情況的訓練后得出的各項生化數據的分析與總結,是我們羽毛球運動員以及愛好者很好的一個參考借鑒。希望本文的研究不僅能夠幫助羽毛球運動員們更加合理、科學地參與運動訓練,還能對喜歡羽毛球運動的普通大眾進行科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