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尤 彭志剛 廣東理工學院體育系
《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引導“互聯網+體育”發展模式,實施“互聯網+體育”戰略。在“互聯網+”時代下,微課作為一種以視頻為展現形式、互聯網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和學習資源,已成為教師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將微課引入高校體育課是對體育教學一次新的探索,它可以打破傳統教學對于場地時間的限制,讓學生可以在“碎片”時間中進行學習。在這樣的碎片化時間里,既可以利用互聯網傳遞體育技能技術,又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是指具有明確教學目標,圍繞著某一知識重點或者難點進行教學設計,以5 到10 分鐘的視頻為表現形式,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型授課模式。根據微課的概念可以總結出,體育微課是指以視頻的形式,將體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重點或某一具體的技術動作進行剖析的教學過程。
(1)短小精悍。首先,每節微課的時間一般需控制在10分鐘以內。在短視頻飛速發展的互聯網世界,太過冗長的視頻課會讓學習者產生疲勞和厭倦。其次,由于受到時長的限制,微課的內容通常十分精簡,微課的時間雖短但是重點突出,能夠在學習者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內進行講解和教學。
(2)開放性與共享性。互聯網及大數據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更開放、自由、廣闊的平臺進行學習,在互聯網中,你可以迅速便捷地找到各種微課資源,選取適合自己或者最感興趣的課程進行自學,學習者在遇到優秀的微課資源時還可以通過網絡快速地分享和別人,進行學習資源共享。
(3)靈活性和趣味性。在微課視頻的制作過程中往往會加以配樂,提供文字、圖像甚至說動畫。制作精良的微課視頻是非常吸引眼球的,能夠大大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有的微課還有“打卡”“闖關”等形式,寓教于樂。
以微課在高校跆拳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基于本文的研究宗旨,通過以“微課”“互聯網+”和“跆拳道教學”為關鍵詞進行檢索,閱讀相關文獻并進行整理。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對廣東理工學院跆拳道公共體育課的學生發放問卷,共計發放80 份問卷,回收80 份,有效問卷80 份,回收率100%。
3.教學實驗法
選用廣東理工學院跆拳道公共體育課的學生為實驗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兩個班級,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為確保樣本合理性,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四項指標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檢驗兩組學生是否符合取樣原則。
4.邏輯分析法
在調查統計的基礎上,對數據進行歸納、分析,提出合理建議。
實驗后兩組學生各項數值結果對比分析:
1.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影響分析
從表1 中可以看出,在學習動機維度上,實驗前后存在顯著差異,t=-3.58,p=0.001**,實驗前學習動機顯著低于實驗后的學習動機。在學習過程維度上,實驗前后存在顯著差異,t=-3.288,p=0.002**,實驗前學習過程顯著低于實驗后的學習過程。在學習結果維度上,實驗前后存在顯著差異,t=-3.042,p=0.003**,實驗前學習結果顯著低于實驗后的學習結果。在學習環境維度上,實驗前和實驗后數據不存在顯著差異,t=-1.119,p=0.267。
由表1 我們可以看出,通過32 個學時的微課教學后,實驗組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過程”“學習結果”三個維度上水平發生了極顯著變化,P<0.01。這說明微課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表1 實驗組學生實驗前后自主能力T 檢驗結果
由表2 我們可以看出,通過32 學時的傳統模式教學后,對照組學生在“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學習環境”三個維度上均沒有顯著性變化,和實驗前相比不存在差異。但是學生在“學習動機”上發生了顯著變化,P<0.05。這是由于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對跆拳道有了新的認識,提升了學習興趣,在掌握了一定的動作機能和理論知識以后,學生參與運動的動機發生了新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

表2 對照組學生實驗前后自主學習能力T 檢驗結果
從表3 中可以看出,在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習動機存在顯著差異,t=3.06,p=0.022*,實驗組的學習動機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學習過程也存在顯著差異,t=2.15,p=0.034*,實驗組的學習過程顯著高于對照組。此外,在學習結果維度上,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差異顯著,t=2.16,p=0.033*,實驗組的學習結果顯著高于對照組。最后,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學習環境不存在顯著差異,t=1.56,p=0.122,實驗組的學習過程顯著高于對照組。

表3 實驗后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T 檢驗結果
由表3 我們可以看出,實驗教學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在“學習動機”“學習過程”“學習結果”三個維度上的P 值均小于0.05,存在顯著性差異。在為期一個學期的學習中,兩組學生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運用微課教學的實驗組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有顯著提高。
2.對學生掌握動作技能的影響分析
從表4 中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腿法成績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組的腿法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品勢成績也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組的品勢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

表4 兩組學生期末技術考核成績
由表4 可知,實驗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平均分高于對照組的學生,P<0.05,兩個班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微課可以更好提高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程度,對提升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幫助。
適用微課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果。把微課與跆拳道課程結合起來并利用網絡平臺發布,可以使資源得到共享,對跆拳道的傳播和推廣有積極作用。想要制作一節優秀的微課并非易事,需要教師拓展多媒體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