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芬
(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泰安 271612)
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企業對能源需求量逐步增加,而通過熱能動力裝置的應用,能夠解決日常生產中對能源需求的問題。但是熱能動力裝置在運行中容易發生故障,需要我們提高對檢修與維護工作的重視程度,結合設備實際情況,有針對性采取技術措施,保證熱能動力裝置性能不受到影響。
熱能動力裝置構成比較復雜,運行時存在較大危險性,若是發生故障將容易引起嚴重的安全事故,為人員與財產安全帶來巨大的威脅。在熱能動力裝置運行中做好檢修與維護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常見的方法包括狀態檢修技術、診斷技術等,要結合設備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技術措施,確保可以全面、精準掌握各項設備的運行狀態信息[1]。只有最大限度發揮出先進技術的作用,才能保證熱能動力裝置檢修與維護效果的提升,促使其更加穩定與高效運行,并達到節約檢修成本的目的。在熱能動力裝置檢修過程中,主要目的是讓操作人員精準掌握其具體運行情況,結合檢修中獲得的各項數據,為熱能動力裝置穩定運行提供參考依據,保證設備使用效率實現提升。
分析熱能動力裝置檢修與維護的意義可知,主要包括以下兩點:一方面,能夠避免設備出現故障。結合熱能動力裝置運行需求,合理確定檢修與維護措施,找出裝置出現的故障,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避免對正常工業生產帶來影響。另一方面,能夠促使熱能動力裝置的高效運行。通過做好檢修與維護工作,可以保證其各項性能不受到影響,在發生問題后能夠及時處理,最大限度消除故障帶來的不利影響。
第一,員工操作不規范、不合理。在熱能動力裝置運行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準確、規范操作,確保各項設備可以安全、高效運轉。但是很多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在操作各項設備時缺少相應的約束與規范,因為行為不當容易導致熱能動力裝置使用效率降低,也極易引發各類故障。第二,鍋爐殘渣引起堵塞問題。熱能動力裝置運行中,鍋爐將形成水蒸氣,且運行時會把水蒸氣向外傳送,將熱水添加到鍋爐內,將形成大量分子物質,并在鍋爐設備上附著。當沉淀物與污濁物大量積累后,將容易引起鍋爐發生堵塞的問題,無法保持正常運行狀態,也降低了鍋爐傳送熱能的效率,不利于熱能動力裝置的穩定、安全運行。第三,鍋爐運行效率有待提升。在熱能動力裝置長時間運行過程中,若是缺少必要的檢修與維護措施,將導致整個設備運行效率受到影響。分析鍋爐等設備運行效率不高的原因可知,主要是工作人員自身能力有待提升,未結合規范標準管理設備,對各種設備維護工作不夠重視,顯得馬虎大意。
熱能動力裝置的檢修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檢修中鍋爐要處于順暢運行狀態,根據鍋爐基本構成與使用情況確定檢修方法,防止鍋爐運行管道泄漏出現水蒸氣溫度降低的現象。第二,檢修中鍋爐一次、二次鼓風系統運行要保持穩定,防止發生漏風情況。第三,在檢修鍋爐時應該以蒸汽裝置、管道回路和閥門零部件使用等為主。第四,要想避免鍋爐在運行中發生損壞,要對所有零部件使用潤滑劑,降低其摩擦,促使設備使用壽命延長[2]。第五,及時對設備采取停爐試驗的方法,在啟動與反復檢查設備以后,將設備的質量紕漏確定下來,有針對性采取保養措施,保證各項設備的性能。如圖1所示,為鍋爐設備布置圖,其中:1-爐膛;2-過熱器;3-再熱器;4-省煤器;5-空氣預熱器;6-汽包;7-下降管;8-燃燒器;9-排渣裝置;10-下聯箱;11-給煤機;12-磨煤機;13-一次風機;14-送風機;15-引風機;16-除塵器。

圖1 鍋爐設備布置圖
在鍋爐設備維修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加強日常維護工作,主要檢查水位調節裝置運轉情況、鍋爐火焰情況,并用潤滑油對鍋爐凸輪、滑動和轉動部位進行擦拭。水位計沖洗要及時,每天約1~2次,保持其清潔。檢修中要保證鍋爐螺栓緊固,閥門盤根無跑冒滴漏情況,電眼、過熱器運行穩定。燃氣管路內的過濾器每個月必須清洗1次。第二,關鍵位置的維護。表管、壓力表等需要每半年清理與校驗1次,再通過蒸餾水完成復位。在水位電極保養過程中,先要抽出電極,選擇細砂紙打磨水位電極表面,煙道清理前要關注鍋爐排煙溫度,若超過了350 ℃,表明煙道積垢較多,需要第一時間清理,防止鍋爐效率降低。此時要錯口搭接石棉襯墊,防止跑出煙氣,再涂上石墨,不能使用潤滑油[3]。鍋爐維護結束后,對手孔、頭孔和入孔螺母進行檢查,保證其牢固,電機也能逆時針轉動。第三,停爐保養。對鍋爐內外部進行徹底的清理,不能有殘留物。若停爐時間在1周以內,鍋爐內壓力應維持在0.1~0.5 MPa的范圍內,鍋水溫度則為120℃,減少鍋筒內空氣與鍋水內的氧氣。若停爐時間超過了1周,一般選擇濕法保養措施,將鍋水排出,清理其中的煙灰與水垢,并關閉全部的閥門、手孔和入孔。最后還要在鍋爐內添加軟化水與保護溶液。
在熱能動力裝置中,水泵系統一般由多個給水泵構成,通常在2~3臺之間,借助備用水泵,可以在主機系統出現故障而不能順利運行后,防止為整個熱能動力裝置正常使用帶來干擾。分析實際情況可知,給水泵運行過程中容易發生電機過熱的現象,為日常生產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要想避免發生這類安全事故,我們要及時落實相關措施,逐步優化給水泵運動方式,加大停機狀態下水泵檢查力度。
在給水泵維護過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熱能動力裝置運行時一般啟動2~3臺給水泵,剩下的1~2臺給水泵為備用,這樣整個給水系統運行才更加穩定與可靠。對于給水泵的維護,需要重點關注電機過熱的情況,通過定期轉變給水泵運行方式,可以有效消除電機過熱問題,并做好停機維修處理工作。在對給水泵運行方式進行更換時,要加大對電壓波動的控制力度,若是傳動系統軸承發生缺油現象,或軸承部件出現損壞,要做好維護工作,采取添加潤滑油、更換零部件等措施[4]。第二,對600 MW機組給水泵進行維護的過程中,要重視對電機絕緣故障的處理與預防,此時要選擇增容技術,也可以通過變頻技術對給水泵進行改造。例如:把3臺3×35%給水泵運行方式轉變為2臺2×50%給水泵一起運行方式,并相應的調節耦合器,讓給水泵最大出力值與調峰需求相符,而切換啟停操作間隔時間為15~30 d。改造變頻的過程中,主要是把3臺3×35%給水泵轉變為2臺2×50%與1臺1×35%一起運行方式,這樣能夠提升對電機絕緣系統的保護效果。
給水泵維護中也要選擇烘焙和浸漬電機定子的方法,這樣電機絕緣性能將獲得提升。為了解決電機故障,一般要考慮以下幾點維護方法:第一,發生故障后要第一時間清理,全面清理故障位置的碳化絕緣等雜物。第二,將銅線剝開,故障位置剝開的長度約為15 cm。將銅線剝開后要對綁扎相鄰絕緣線圈的細線進行隔斷,從而對故障位置進行查找。第三,在確定故障點以后,要通過HYAg45d4×450銀焊條或B-Ag45CuZn銀焊條及焊粉對燒損部位進行有效焊接,并在上面涂抹環氧樹脂,讓電機絕緣性能得到提升。第四,環氧樹脂涂在燒損部位后1 d,應采取電氣試驗的方法,保證無故障則能夠正常使用給水泵。
綜上所述,在工業化生產發展過程中,鍋爐、給水泵等都屬于不可取代的設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是熱能動力裝置中的關鍵構成部分。要想充分發揮出熱能動力裝置的作用,需要保證鍋爐、給水泵等設備處于最佳運行狀態,而做好日常檢修與維護措施就顯得尤為關鍵。因此我們要結合具體的故障點,合理選用應對措施,讓熱能動力裝置的運行更加穩定與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