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衛 劉 柯 楊正斌 張 海
〔中國石化貴州石油分公司 貴州貴陽 550001〕
加油站作為成品油銷售企業的終端平臺,需要嚴把油品數質量關,堅守中國石化“質優量足,客戶滿意”的質量目標,加油站計量員更是這“最后一公里”專業“把關人”,具有極其重要的工作職責和意義[1-3]。近年來,伴隨社會上職業選擇增多,加油站員工流動性增大,持證計量員也存在變換頻繁的問題,專業技術操作人員不穩定,不利于加油站數質量管理及風險防控。同時,隨著加油站自動計量系統深化應用和地罐交接全面推廣,對計量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培訓方式和管理模式不再完全適用于新的形勢。
立足貴州石油現狀,聚焦當前加油站計量員培訓及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如:培訓教材缺乏針對性、培訓體系缺乏導向性、證書發放缺乏便捷性、人員管理缺乏時效性等四項問題,針對性地實施四項措施,組織專業骨干編制內部培訓教材,完善計量員培訓體系,上線計量員電子證書,建立計量員電子檔案,實現信息化管理,既提高了整體培訓效果,又實現了降費增效。
中國石化銷售企業系統內原有3部非常優秀的計量培訓教材,2013年出版發行的《油品計量員讀本》[4],理論詳實,專業知識有深度,但因編制年份較早,與當前管理形勢有所差異。2015年出版發行的《成品油計量管理》[5],該教材內容豐富,知識面覆蓋廣泛,主要適用于通槽(航)點計量員、計量管理員培訓,對于普通的加油站計量員,較難在短期內吃透教材。2017年出版發行的《加油站操作工》[6],該書以實操為導向,簡潔實用,因包含加油站整體管理內容,給予數質量方面的篇幅有限,無法全面展示加油站使用“賬表冊”和實操場景。
上述3部教材受編制時技術背景影響,計量交接、庫存盤點及損溢核算等采用傳統手工計量模式為主,自動計量方面內容相對較少,尤其是缺乏系統間計量數據集成應用。同時,上述教材編制時主要以行業或銷售企業級視角入手,不便于個性化地融入省市公司屬地化的管理要求、標準及相關系統應用,對于省市級組織的計量員培訓缺乏針對性。
加油站計量員培訓體系雖早有雛形,但仍有優化空間,尤其是當前面臨培訓方式、培訓周期、培訓目標待調整等問題,造成各層級出現“三不足”現象,即:培訓引導工作不足、培訓時效把控不足、員工學習動力不足。深入分析問題根源,當前培訓體系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完整性,導致計量員培訓班的考核通過率較難提升。
按照計量專業線條制度管理規定,加油站計量員作為專業技術操作人員,在通過培訓及考核后,將頒發上崗資格證書,傳統方式為發放紙質版證書,制作證書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還須辦理郵寄或領取,存在較多不便。同時,計量員證書需要周期性復核和長期保管,現實中常因證書寄送、管理人員調整或辦公場所搬遷造成證書遺失,紙質證書更不利于實時檢查和備案。
加油站計量員證書常規有效期為4~5年,管理人員需時常關注持證人員的在崗狀態和證書有效性,受管理人員信息掌控的時間限制,容易出現持證比例不相符、證書超期未發現等問題,造成管理時效滯后,尋找一種動態監控方式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計量員紙質證書較難適應新形勢下計量管理電子化、信息化發展要求,遍尋國內外證件信息技術應用模式,雖有個別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證書探索過應用電子化手段[7],但還未見完整的電子證書制發及管理系統,構建完整的計量員電子證書制發及管控平臺,有效管控持證情況及證書過期風險具有較高的探索及創新應用價值。
結合當前加油站計量員培訓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從培訓教材、培訓方式、培訓對象和培訓考核等四個維度進行解剖分析,著眼于加油站計量員培訓關鍵節點,針對性地實施優化措施(見圖1)。

圖1 加油站計量員培訓及管理分析
依據數質量制度要求,結合基層實際需要,組織省、市公司數質量專家、兼職講師及高級技師等技術骨干成立教材編訂工作小組,制定大綱,編制加油站計量員內部培訓教材。教材內容編制遵循簡明實用、圖文并茂、融入賬表的原則,主要敘述油品質量基礎知識、油品計量基礎知識、成品油靜態手工計量、油品計量計算、加油機檢定及自校、液位儀自動計量、數質量風險防控、客戶投訴及應急處置。新的教材既作為內部培訓參考書籍,又用作日常管理指導手冊,結合適當減少集中培訓時間和強化參培人員日常學習的舉措,提升培訓質量。
制定計量員培訓目標,分崗位及層級量化考核導向(見表1),可細化為基本目標和奮斗目標,明確考核周期,促進培訓及學習動力產生。優化培訓方式,引導培訓以日常學習為主,集中培訓為輔,由縣區督導擬取證計量員重點加強平時學習,市、縣級聯合開展前期模擬、現場考試,經過初期選拔才能參加最終的理論及實操考試,并借鑒職業資格考試模式,探索性地實施補考機制。強化持證人員技能檢查,日常隨機抽取各級數質量管理人員、加油站持證計量員進行現場考試,檢查對加油站數質量制度、管理要求的掌握情況,并納入考核及通報。

表1 加油站計量員取證培訓目標及考核周期
鑒于加油站計量員“數量大、證書多、管理難”的現狀,在已成型的內部信息系統架構上,開發計量員電子證書功能,設計具體制發及管理流程(見圖2)。經地市級基礎信息采集、導入,由省級審核通過后,一鍵生成計量員上崗資格證書,確保省、地、縣和站4級可實時查詢、下載和打印證書,避免花費大量時間制作證書,解決紙質證書長期保管缺乏規范的難題。原紙質證書在人員組織機構調整時,需重新印制新證書,易造成資源浪費,產生衍生費用;其次,持證人員證書到期后,通過再次考核需重新辦理核證手續,加蓋證書延期核驗印章。電子證書可直接在線編輯,更新人員信息及延期時間,經省級審核后,再次一鍵生成證書,避免補辦核證手續。

圖2 加油站計量員電子證書制發及管理流程
基于已經導入生成的電子證書,平臺自動提取基本信息,建立計量員電子信息檔案,形成多維度統計表,提供實時數據統計分析,展示持證人數、站長持證比例、各層級組織機構持證比例等信息,便于管理人員動態掌握持證數據,統籌培訓計劃和考核獎罰。管理平臺中輔以證書有效性監控功能,可實現證書有效期預警和報警功能,證書臨期3個月則觸發預警提示,證書過期則計入過期報警統計,提醒各層級及時落實核證工作。電子證書平臺具備完整臺賬信息一鍵導出功能,省、地、縣、站4級均可快捷備份,避免系統故障或平臺遷移時數據遺失,切實保障信息安全。
自2020年統一使用最新內部培訓教材及完善培訓體系以來,計量員培訓考核通過率大幅提升,平均提升約8.7%。一是通過使用內部培訓教材、減少集中培訓時間,既大幅降低教材購置費及培訓費,又切實提升培訓質量;二是上線電子證書,直接減少證書費、證件照費及領取費等。電子證書一旦生成,可在任意時刻溯源查看。由于內部信息系統較為安全可控,完全可保證其唯一性和權威性,防范紙質證書容易產生的造假風險,從證書生成直至作廢刪除,平臺會形成全生命周期完整管控;三是建立計量員電子檔案,可動態監控持證有效性,減少管理人員梳理核對時間,防范證書過期風險,提升持證人員管理規范性和工作效率。
加油站計量員培訓教材及培訓體系雖經完善,但仍有改進空間,企業需結合實際,根據制度修訂、標準變化及管理要求調整,及時更新教材內容,持續完善培訓考核體系,切實提升培訓效果。加油站計量員電子證書作為綠色技術應用,可為實現相關線條證書信息化提供參考,逐步推廣至其它內部證書制發、外部證件管理借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