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輝
摘? 要:我國科學技術在近年來取得了明顯進步,與國外科技水平間的差距大幅度縮小,特別是在電廠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中有著明顯優勢。其雖然具備較高的燃燒效率以及低成本等優勢,但在運行中有著一些難以避免的問題,影響著運行質量。因此,筆者以某企業來自不同制造廠的兩臺三百兆瓦的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進行分析,探究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
關鍵詞:電廠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事故處理
1引言
目前,我國對于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投入了大量精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技術層面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隨之所投入使用的裝機容量三百兆瓦及以上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數量得到了明顯提升,達到了五十臺以上的數量,對劣質電煤消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極大程度的推動了工業發展。但由于我國循環流化床鍋爐發展較晚,核心技術有所不足,導致在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運行中存在先天不足,對一些特性難以定量掌握,例如氣固兩相流、傳熱等特性。同時,機組運行中損耗較大,難以滿足節能需求,負荷過低容易引起屏過、屏再超溫,并且由于溫度影響,使脫硫反應難以保持最優狀態。因此,相關企業應結合這些問題,經過全面的分析探討,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策略,以確保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的正常運行。
2機組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2.1鍋爐床溫度控制不足,易出現不均勻分布
在引入的六臺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運行中發現,其平均溫度與設計溫度不一致,存在較大差異,往往要超過二十到三十五攝氏度,這使脫硫反應無法在合適的溫度范圍內開展,從而增加了脫硫反應成本,并且在對煤種配比進行調整后,仍然難以符合設計標準。其次,在單布板結構的鍋爐床中,溫度分布存在較大差異,有時可以高達一百到二百攝氏度的溫度差異,這使其溫度分布出現嚴重的不均衡現象。
2.2機組負荷過低易引起屏式過熱器、再熱器屏超溫變形
爐膛水冷壁對鍋爐床溫度以及爐膛出口溫度的控制有限,當其容量不斷升高,且大于200th后,水冷壁和爐膛容積比會低于標準值,從而難以將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同時,鍋爐壓力與蒸發吸熱份額存在反比關系,一方增加,另一方減小,這時就需要借助屏式過熱器、再熱器屏進行爐膛溫度的控制,一般要設置到主循環回路。以本文分析的某公司的兩臺三百兆瓦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為例,主要將屏式過熱器和再熱器屏設置在爐膛上部前墻位置,同時,所使用的相關管材是12CrMoV和T91,從而實現對換熱面積的有效改善,使其能夠發揮應有的功能。但在具體運行中當機組產生低于百分之四十的負荷后,會引發屏過、屏再超溫,甚至爐膛靠近火源的一側會發生程度較大的變形,進而造成泄露事故。
2.3鍋爐排煙溫度過高,對資源消耗嚴重
在對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中的排煙溫度進行檢測后,可以發現其實際溫度處于一百三十到一百七十五攝氏度范圍內,且隨著季節的不同,周邊環境的溫度會發生變化,從而也會使其實際的溫度范圍出現浮動。例如,在十五攝氏度的溫度下,鍋爐排煙溫度可達到一百五十攝氏度以上,夏季時,最低溫度要比常值高出四十攝氏度。而排煙溫度與熱損失是正比關系,在溫度升高的過程中,其熱損失會以升高每十攝氏度溫度,百分之零點六到百分之一的數值增加,意味著要耗費更多的煤炭資源。
2.4床溫測點精準性不足,并容易損壞
為了更好的監控鍋爐床溫度,會在密相區設置合理數量的檢測點,而這些檢測點在高溫、濃煙環境下容易出現損壞,主要損壞部位為熱電偶伸出端。同時,在溫度測點設置過程中,由于安裝人員的疏漏以及輕視,導致測溫設備安裝不到位,不符合設計要求,例如測點伸出長度、溫度感應程度存在差異等,使溫度測點缺乏精準性,進而無法為工作人員提供有力依據。
2.5脫硫反應難以符合環保理念
上文中提到鍋爐床溫度不宜控制,導致脫硫反應無法在最佳的溫度區間內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脫硫反應的作用。同時,在脫硫反應中采用的石灰石粒度、活性不佳、石灰石混合不均勻、鍋爐運行參數不符合標準等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到脫硫反應的功能發揮,導致脫硫效率緩慢,且一氧化硫排放不符合規定標準,從而難以提升生態效益。其次,部分企業通過提升石灰石用量改善排放標準,這對經濟效益產生了一定影響。
2.6冷渣器回水端差不合理,易帶來安全隱患
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安全運行是最為重要的,但由于鍋爐冷渣器回水溫度過低,導致低壓加熱器入口水溫度降低,從而使端差出現不合理現象,進而為汽輪機抽汽以及凝結水系統帶來了安全隱患,嚴重威脅了機組的運行安全。
3保障機組穩定運行的解決策略
3.1針對床溫失衡提出的策略
首先,對爐煤粒度進行控制,運用煤渣、混煤、煤泥等材料降低入爐煤的發熱值。同時,將燃燒總風量保持在一定數值,對上、下二次風的分配比例進行重新設置,并且改善原有的冷渣器投運方式,以及增加或減少冷渣器數量,確保排查量、床層高度處于合理范圍內。其次,檢測循環灰的粒度,并革新分離能力不足的分離器。此外,當鍋爐床內的溫度處于橫向均勻分布時,要嚴格控制給煤量,嚴禁出現隨意給煤的現象,使其呈現均勻煙氣。
3.2針對屏過、屏再超溫變形提出的策略
首先,要改善原有的鍋爐運行模式,通過對燃燒風量的有效控制,實現對床溫和爐膛出口溫度的控制,避免溫度過高。通常受熱面積與溫度存在正比關系,所以借助階梯型耐火材料敷設,以及割管降低受熱面積,可以達到控溫效果。其次,對屏式過熱器懸吊裝置在減溫水的增加下,能夠得到強化,這有利于維持產生的拉力。經過實際操作,驗證得出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超溫現象,從而保證了屏式過熱器和再熱器屏的正常運行,避免了變形問題發生。
3.3針對排煙溫度過高提出的策略
第一,控制煙氣氧量,使其處于百分之二點五到百分之三點五范圍內;第二,控制水分含量,使其偏差處于百分之十五范圍內;第三,控制煙氣總量,通過一、二次比例調整實現;第四,控制吹灰次數,加強吹灰器管控;第五,改進空預器,防止出現較大的漏風量。第六,在鍋爐尾部煙道增加低溫省煤器,吸收煙氣熱量。從而將排煙溫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3.4針對脫硫反應不環保提出的策略
針對上述脫硫反應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管理,提升石灰石的品質,將其粒徑控制在零點四到零點五毫米范圍內,以確保石灰石的效能得以充分發揮。同時,石灰石活性若低于百分之八十則不宜使用,因而要進行活性檢測,并且要適當增加石灰石給料點,以及進行自脫硫性質實驗。亦可以增加爐外脫硫系統,加強環保投入,以達到環保排放要求。
3.5針對溫度測點不準確提出的策略
控制溫度測點的高度以及插入深度,一般高度位于布風板中心一千到一千二百毫米間,伸出長度位于五十到一百毫米間。同時,對測點進行保護措施,避免磨損,且使各測點伸出長度處于一致。
3.6針對冷渣器回水端差不合理提出的策略
對冷渣器運行進行嚴格監控,根據監控情況對其轉速進行調整。同時,可以對冷卻水進行控制,需對備用冷渣器冷卻水進行關閉,以此使回水溫度升高。其次,還應該裝配調節閥、溫度測點、流量測點,一般要設置在冷渣器靠近水的一側出水處,以實現對水量的自動調節,從而使回水溫度與凝結水溫度處于合理狀態。
4總結
綜上所述,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存在的問題能夠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解決,所以在使用中工作人員應加強管理,積極利用合理措施,保證循環流化床鍋爐的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熊海軍.火電廠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安裝調試與故障處理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 2009(12):3.
[2]陳亮.300MW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中常見問題及處理[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工程技術, 201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