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珍
(福建忠科建設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隨著建筑業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工藝技術出現在工程建設中,極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設的整體水平,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由于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中質量問題較為明顯,具體表現為抗凍性檢驗不明確、未采用砌筑砂漿等。針對這些問題,施工人員應結合工程概況,考慮施工需要及材料的特性,嚴格遵守材料使用規范和施工要求,保證細節處理、施工操作的嚴謹性,以消除質量隱患、提高質量控制強度、保證工程施工效果。
本次研究案例確定為濱江陽光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地點位于三明尤溪,總占地面積18 759.12m2,總建筑面積55 148.69m2,其中地上46 031.89m2、地下9 116.8m2,地上建筑的檐口高度參數為80.85m。本工程施工范圍為建筑墻體,在標高±0.000下方砌體設計外墻體厚度為240mm的實心黏土磚,采用M7.5規格的水泥砂漿作為砌筑材料;在標高±0.000上方砌體設計外墻體厚度為250mm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采用M5混合砂漿作為砌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女兒墻”位置混合使用實心黏土磚、混合砂漿和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工程設計施工要點如下:
(1)對砌塊、水泥砂漿、實心磚的性能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2)每兩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設置2Φ6規格的鋼筋通長拉結,鋼筋位置設在灰縫內。
(3)若每兩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規格大于1 000mm時,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
從濱江陽光項目一期工程墻體施工規劃內容來看,工作人員充分利用了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優勢,發揮了這一材料質量輕、抗震、防水、加工性能好的特點。分析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材料結構,由于混凝土體積密度在400~700kg/m3范圍內、混凝土結構的孔隙率≥70%,因此,其中存在大量孔隙,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性能。將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與實心黏土磚進行對比發現,20cm的砌塊隔熱性能遠超過50cm的實心磚。
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施工前,要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針對現場情況進行技術交底;對現場施工人員、管理人員進行交底和指導,確保施工人員掌握規范的施工操作方法,確保管理人員了解各環節工序及參數標準。
施工中需選用專用砂漿,主要是由于專用砂漿具有較強的保水、耐堿、抗凍、防滲等性能,能有效提高墻體砌筑結構的粘結度,避免出現墻體裂縫。
根據施工經驗,窗臺、墻體等需結合不同情況選用不同規格的網格布(見圖1)。施工人員要考慮鋼絲網的剛性、不易安裝等特點,需要使用施工膠水和固定性安裝,耗時費力。因此,本次施工中選用了高強耐堿性玻璃纖維網格布進行施工,以發揮其可塑性強、安裝方便、成本較低等優點。將整個墻體鋪滿網格布,在墻體與混凝土的接觸面處鋪設200mm網格布,兩端各鋪設100mm網格布;在門窗的邊沿位置鋪設100mm網格布,搭建寬度不小于15cm。

圖1 網格布鋪設效果
施工人員按規定技術砌筑蒸壓加氣砌塊,砌至梁底后,靜置7d,配以斜磚,控制磚體傾斜60°。砌筑時要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在1.5m以內,一直砌到梁底位置,預留17cm的空隙;7d后檢驗墻體,確定其是否已下沉至穩定狀態。墻體與梁底間的空隙采用上口鎖磚工藝,保證梁底與墻體間擠緊頂牢、灰縫砂漿飽滿(見圖2)。

圖2 上口鎖磚
構造柱模板安裝前,必須在構造柱兩側鉆孔,用專用直孔鉆機控制孔洞間距為500mm,并用雙面膠沿構造柱馬牙槎邊緣粘貼,安裝構造柱、圈梁模板,用對拉螺栓加固模板(見圖3)。施工時,在構造柱頂端預留200~300mm的位置設置喇叭口,以方便灌注混凝土混合料。

圖3 圈梁模板安裝
在完成蒸汽加壓砌塊墻體施工后,建議帶領現場全體人員檢驗施工質量,分別評定墻體裂縫、表面質量、垂直度、平整度、拉結筋、預埋件、錯縫搭接等不同工序的施工質量,如計算合格率均大于92%,則本次施工質量良好,為后續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礎。
對于本工程的墻體施工,雖然對技術參數的把握很準確,但在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時出現了一些明顯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按照廈門地區建筑工程墻體材料應用技術規范的要求:“使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需要對其抗凍性能進行檢驗檢測,按照季節特點選擇不同類別的凍融循環模式。”由于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在不同環境、不同季節表現出不同的抗凍效果,因此,其抗凍指數也存在差異,從而影響了砌塊的耐久性。施工人員對于墻體施工缺乏認識,簡單地認為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抗凍性,沒有進行抗凍性能檢驗,沒有根據具體季節對材料進行使用調整,從而引發施工質量隱患。如果不及時解決這一問題,面對調整下一步施工規劃,該建筑物在以后使用過程中就容易出現設計年限未到而開裂、粉化的情況,影響使用效果。
按照本地區相關規范的技術要求,使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材料,需與專用砂漿配合施工。用普通砂漿進行砌筑施工,需要提高砂漿配合比,用專用砂漿薄層砌筑,確保砌塊之間縫隙飽滿、粘結性良好。但現階段施工中,施工人員遇到了使用普通砂漿造成墻體開裂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施工過程中沒有使用專用砂漿、鋪灰工具,而且砌塊含水率不達標。建議施工人員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規范要求,選用專用砂漿,并在使用砂漿前進行驗證性試驗,確定可使用后再進行施工,以解決實際問題。
施工材料是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施工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本工程墻體施工中,建議施工人員嚴格遵循本地區《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相關技術規范,并考慮不同類別混凝土混合使用情況及注意事項,根據墻體施工參數要求,設計不同規格的砌塊。施工人員要選用與墻體材料強度性能相適應的砂漿材料,在外墻體、廚房、衛生間等有防水要求的位置使用專用防水砂漿。當外墻體抹灰時,建議遵循“分次成活”的原則,控制每層抹灰厚度≤8mm;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出釜7d內收縮率≥60%;如果在出釜28d后進行墻體施工,則可有效避開收縮率變化時期,避免出現墻體干縮情況。因此,在本次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員需要對已出釜的砌塊進行養護,將其放置于干燥、陰涼的地方,保證其每天收縮干燥速度在0.5mm/m以內,這樣才能滿足28d以后墻體的施工要求,保證施工質量。
施工技術是直接影響本工程墻體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施工人員可分別從砌塊的排列和砌筑兩方面著手,加強對施工技術的控制,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1)施工人員要根據混凝土砌塊的長度和寬度參數,確定砂漿砌筑長度嚴格控制在1.5m以內,并保證鋪漿結束后的墻體表面平整光潔、鋪漿厚度均勻。為提高墻體結構強度和穩定性,建議選用“+”“L”“T”等形狀排放砌塊(見圖4、圖5),以保證砌塊之間咬合密實。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砌塊灰縫的水平寬度需控制在15mm以內,才能避免砌塊豎向縫隙滲漏漿液。

圖4 “L”砌塊排放形狀

圖5 “T”砌塊排放形狀
(2)在布置拉結筋時,施工人員需要將兩根6mm鋼筋放在第一條水平線的縫隙中,以保證鋼筋在洞孔內的深度<80mm;在填充連接處縫隙時,需要在每間隔1m高的位置放置兩根鋼筋,放置深度>1m。另外,考慮到標高±0.000下方位置使用實心黏土磚作為主要材料,應避免將其作為防潮層下的墻體材料,在門窗、邊框、砌塊之間會出現縫隙的位置進行“添堵”作業,用填縫膠、發泡膠填充縫隙,防止結構穩定性問題,同時,預留墻體的孔洞、管線位置,為以后施工打下基礎。
對于本工程墻體施工來說,施工人員需要考慮自然氣候、施工環境、工藝特點、材料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對施工效果的影響,加強對外部因素的控制。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砌筑和抹灰施工中,施工人員要考慮空調會改變室內溫度和濕度的情況,采用隔熱性能、保溫性能和防水性能較強的材料,減少因室內空調引起的溫度變化對墻體的影響,避免出現墻體裂縫。施工人員需結合施工季節的氣候條件,在雨季做好防雨措施、夏季做好防曬措施,抹灰完成后盡快粘貼面磚,避免雨水滲入墻體砌塊結構。
綜上所述,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被廣泛應用。為更好地控制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質量,建議施工人員從原材料質量控制、施工技術控制、影響因素等方面入手,加強對材料的控制,保證材料性能、參數符合砌塊要求;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完成各道工序,確保墻體砌塊排列和砌筑過程符合規范要求,從而提高墻體施工質量,充分發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應用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