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衛
(廣東省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000)
隨著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斷減少,生態環境也遭到一定的破壞,綠色低碳成為新時代各行各業的主題。在新時代里,綠色低碳減排成為人們生活當中的主題,并已經成為人們共識的概念和方向。眾所周知,建筑雖然能發展城市,但同時也是大量建筑廢棄物的造物者,在如今各行各業提倡可再生能源利用發展的新時代里,建筑工程行業同樣應緊跟時代步伐,通過新工藝、新材料及新技術的應用研發,使建筑本身逐漸越來越趨于低碳建筑。這樣不僅能在改善自身生活環境的同時,減少高能耗建筑比例,降低能源危機,還有利于建筑工程行業低碳的可持續性發展,也有利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人們生活的品質在不停增長,對建筑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
低碳工程就是在滿足舒適性的同時,利用高效的采暖空調設備和新型保溫材料來提高低碳和能效。最近幾年,建筑的規模不停擴大,建筑低碳技術身為新興的理念,它對建筑低碳的開展具備重要意義。建筑低碳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我國房產建設質量部分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運用綠色低碳技術,不單契合中國現階段提倡的綠色、環保、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并且保障了公司的利潤,讓人們的居住工作環境愈加的溫馨,提供了優美的室內環境。這項綠色低碳技術的引進,使人們的消費理念產生了變化。經過正當運用綠色低碳建筑技術及相干材料,能夠進一步推崇低碳建筑設計,更好地管制建筑質量,營建環保的居住工作環境。在設計工作中采取綠色低碳設計技術能夠在減少建材和資源使用量的同時,又節約了不必要的材料和資源,從而管制了施工單位的施工資本,有效地保障了公司的利潤[1]。低碳設計鳥瞰圖如圖1所示。

圖1 低碳設計鳥瞰圖
建筑低碳設計過程中相比重要的環節之一就是墻體低碳的設計,在現實設計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墻體的材料問題。要處理這個難題,要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任務:一是在設計過程中,認真篩選墻體構造材料,而后在低碳、保溫要求最高的建筑中采取新型的墻體材料。施工過程中,假如墻體材質為空心磚,空腔應垂直砌筑在墻體內,并沿墻體上的長孔砌筑,在砌筑空心磚時應錯縫,空腔不能穿透。要求砌筑墻體時,必須嚴格遵守“反砌、對孔、錯縫六字砌筑法”的砌筑原則,砌筑砂漿必須隨鋪隨砌,砂漿應飽滿且灰縫寬厚一致。這樣做的首要目標是避免質量的毛病,如:墻后裂痕等問題。墻體的構造做法經過節能計算,必要時可采取適當的墻保溫措施,比如使用墻體內保溫或外保溫,以降低建筑使用能耗,達到節能低碳的要求。只有按照房屋建設的標準規范,應用適當的設計技巧,能夠解決砌塊的質量問題,才能完成墻體的低碳指標[2]。
門窗的設計在建筑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門窗的低碳應用,也能夠減少能耗。門窗的主要作用就是對室內進行通風和保暖,在對門窗進行低碳設計的時候,必須設置建筑的門和窗戶,根據現實的情況結合實際要求,使門窗的設計符合低碳的原則。在具體設計中,設計師應合理設置門窗的走向和風格,門和窗戶的朝向以及大小等。建筑門窗的設計要最大化應用自然資源,如通風和光照等,空氣流通和照明是先決條件,這樣既低碳又環保。許多樓層比較高的窗戶一般都是平開或者是向里開的,選擇的門窗材料也是非常講究的,在冬季需采暖的地區一般采用的是中空玻璃和塑鋼的門窗,在夏季需考慮遮陽的地區,一般采用中空或遮陽型鍍膜的玻璃。在對門窗進行設計的時候還需考慮氣密性的要求,較高的門窗氣密性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損失。再就是門窗使用的材料也要經過嚴格的檢驗,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在進行低碳設計的時候對使用的相關的材料也是很嚴格的,必須采用高質量的安裝材料,安裝不能夠是面子工程而是能夠將其使用起來,要堅固耐用。檢驗合格的材料才能應用到建筑工程當中,采購來的材料必須經過質檢人員檢查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定。應該保證外窗在滿足采光、通風的要求下面積不要過大,并將各項數據比例在規定的限制內。若是窗墻比與要求不符,應該對建筑設計能耗進行二次的綜合權衡判斷。
在進行低碳建筑設計時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其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群體和單體的規劃分區,建筑物間的朝向、間距、太陽輻射、風向、氣候以及其外部空間環境。在設計低碳建筑時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分析,建筑設計階段在整個建設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其自然因素,應該首先對現場環境、地域氣候、土層土質等進行詳細的勘測,確定建筑物的朝向。在設計建筑的時候,比較重要的部分就是采光的設計。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充分運用自然資源,將太陽能作為新能源,采光要設計好,要達到使用的要求,照明的燈光也一定要科學充分。在建筑低碳設計的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通風,如果同通風效果比較好的話,室內就不會過于潮濕,室內的空氣也比較清新,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通風系統的使用程度,這樣就能夠減少建筑物的耗電,也可以使室內的溫度達到平衡。因此,在設計建筑的時候必須要根據建筑物的實際的情況以及要求對采光和通風進行設計,這個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降耗低碳的目的。在選擇朝向時,應該保證建筑物的整體具有充足的光照,并且通風性能良好,為整潔、舒適的室內環境建造打下堅實的基礎[3]。在我國的大多數區域中,建筑物的朝向一般都在南偏東、正南、南偏西之間,這樣建筑物整體才能夠有更好的采光條件,且使人們在冬季能夠獲得更多的日照,降低環境調節的能源消耗。低點外立面效果圖如圖2所示。

圖2 低點外立面效果
在設計建筑的時候,要選擇低碳的材料,而且要節約使用低碳的建筑材料。進行建筑設計的一個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將材料的使用率提高。建筑設計材料的選擇必須根據建筑自身的需要,充分考慮材料和技術效果,合理、科學地選擇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影響不大的技術和材料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選擇保溫材料時可以采用硅酸鹽,其為一種高效保溫材料,具有使用周期長、不易老化、無毒無味等特點,是一種很好的低碳材料的選擇。發展的基礎是尊重和愛護自然環境,物質與生態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的關系。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建筑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控制建筑材料的消耗,防止其不必要的占用,注重低碳增效,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任何技術的進步都離不開治理的使用,技術發展的中心就是安全。由此可知,在材料的運用上,也要增強監督管理,建立起相對應的制度。此前,無機的保溫材料首要資源處理形式是集中治理,因為這種管理形式很久之前就不能符合目前市場的發展需求,所以相關的人員都在不停地建立新的評價體系。我們將依照評價結果抉擇適宜的評價體系,制定、標記無機材料的應用情況,提高低碳材料的使用程度,縮小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通過評估可能發生的風險,分析結果,可以減少此類錯誤的產生。
如今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資源的消耗速度不斷加快,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問題和建筑的能源消耗問題都是當前迫在眉睫等待解決的困難。通過對低碳建筑的設計和發展,逐漸地實現建筑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從而有助于我國建筑工程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并且也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