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已經逐步深入到各行各業,也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隨著云會計、大數據+會計、互聯網+會計、人工智能+會計的不斷涌現與發展,人工智能技術與審計的融合必將個成為未來審計的發展趨勢。本文將探在人工智能技術下審計的發展以及將要面臨的挑戰。
關鍵詞:人工智能;審計;發展
一、引言
人工智能簡稱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隨著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好,人工智能技術也在逐步朝著會計、審計領域前進。 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國內一些事務所都相繼推出財務機器人,例如德勤財務機器人“小勤人”、金蝶EAS智能財務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會計的發展也將引領者審計的發展與改革,即進入人工智能審計時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審計的融合能夠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將審計人員從大量簡單重復的工作中釋放出來。因此,人工智能技術必將對審計未來的發展產生影響。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人工智能審計的研究還處于一個比較初始的階段。國際學者對人工智能審計的研究主要是對未來研究領域的展望及對軟件開發運用提出建議,而國內學者主要從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方法體系中對人工智能審計的概念和內涵、審計模式構建、審計平臺架構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二、人工智能技術下的審計特點
第一,人工智能技術下的審計能夠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人工智能技術擁有快速處理數據和閱讀文本的能力,人工智能技術與審計有效融合,能夠使得審計工作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而且,通過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將審計人員從眾多簡單重復的工作中釋放出來,審計人員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處理一些需要人為判斷的事務,在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的使得人力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第二,人工智能技術下的審計能夠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傳統方式下,審計人員人為進行審計,工作時間長了,極有可能出現人員疲勞,難免會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差錯的幾率也很大。但是,人工智能審計能夠24小時不停歇的工作,一般情況下,人工智能審計工作時長不受限制,而且工作效率也不會因此受到影響。相對比于傳統的人工審計,人工智能審計能夠有效地替身審計過程的工作整體質量,一定程度降低審計過程中出現差錯的風險。
第三,人工智能技術下的審計能夠降低人工成本。事務所在最繁忙的時候,不得不選擇招聘人員來有效的推進審計工作。然而,從德勤對“小勤人”的宣傳,一個“小勤人”三四個小時就能完成財務人一天的工作,一天做完40多人的工作,而且能夠7*24小時不間斷進行工作。從而也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從事大量低層次審計業務的審計人員,也降低了審計人員的工作量。人工智能審計的出現,將取代大部分進行重復性工作的審計人員,從而在一定程度是的人工成本得以降低。
第四,人工智能技術下的審計能及時呈現審計動態。在人工智能技術下,通過建立數據庫對相關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會計報告的時間突破了傳統會計報告限制,企業能夠實時反映財務報告,審計人員也就能夠根據實時報告更及時的進行審計工作,使得審計動態得以實時呈現。
三、人工智能技術下的審計將面臨的挑戰
1. 信息安全存在較高的風險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進行審計在方便審計的同時也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在這個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安全無疑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安全隱患。人工智能審計最主要的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這必然離不開互聯網,而影響互聯網安全的因素各種各樣。例如可能會出現黑客入侵來對我們的系統網絡進行攻擊,不僅可能導致信息的泄露還可能會破壞我們的運行體系。只有在強大的網絡安全保障下,人工智能技術才能更好、更放心地運用于審計工作。因此,信息安全是人工智能身價能夠得以良好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未來在人工智能技術下,審計發展面臨的挑戰。
2. 缺乏有效溝通和觀察
在審計的過程中,審計單位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是審計工作的重點。審計單位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的溝通能夠使審計人員對審計單位進行全方面的了解,雙方通過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來達成共識,促進審計工作的進展;同時,審計過程中也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審計人員通過觀察并根據職業道德操守來進行職業判斷。針對溝通與觀察這兩個方面是人工智能所缺乏的,就目前看來,人工智能可能還沒法與人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而且人工智能往往是根據設定的程序來進行一系列既定的操作,所以在審計過程中缺乏變通。
3. 人才培養面臨挑戰
人工智能審計時代的到來,必將會取代大部分進行重復工作崗位的職員,很多崗位將不再需要過多的人員手工進行審計,而被取代的這部分人員,要么面臨失業,要么就要進行轉型。也意味著想在這個領域繼續工作,那么就必須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才能夠有機會得以生存。目前,大多數審計人員主要是著重于書本理論和審計相關專業的培養,在人工智能到來的時代,對于審計人員的培養也必將面臨挑戰,審計人才的培養不應該僅僅著重于審計專業理論知識,還應該向涉及計算機方面的知識相關,培養集專業知識、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的方向發展。
四、結語
人工智能的出現,必將引領著傳統審計的發展與變革。人工智能的出現也給審計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機遇,為審計工作的開展與進行帶來了便捷,同時能夠提高審計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也推動著審計向實時審計、全面審計、預測等方面發展。但同時,人工智能的出現也給審計工作帶來了挑戰。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審計,不得不面臨系統故障、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挑戰。但人工智能審計的發展并不代表審計人員將會全部被機器人所替代,人工智能審計所能代替的工作都是大量低層次審計業務工作,審計人才應該向高端專業決策人員、復合型人才等方向發展,只有提升自我,才能不被人工智能取代。
參考文獻:
[1]陳龍騰.人工智能對審計工作的影響研究[J].財會學習,2019,(15):145-146.
[2]陳宇虹.基于人工智能環境審計人才培養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19):1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