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姍 丁沛
摘? 要:近幾年,持續發展的社會經濟,推動了生物技術產業進步,當前已經成為我國產業中的支柱。生物技術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中畜牧獸醫領域應用最為突出,尤其是細胞工程與基因工程的生物技術已經深入畜牧獸醫領域內部,同時發展十分迅速。基于此,本文詳細論述生物技術在畜牧獸醫領域的具體應用,希望給有關機構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生物技術;畜牧獸醫;科學運用
引言: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此技術日趨成熟,已經成為農業技術革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物技術涉及的各個領域中,基因工程對生物工程發揮關鍵與核心作用,并且在畜牧獸醫領域得到良好發展。發展中的生物研究技術逐漸完善,有利于保障我國畜牧獸醫領域發展,同時不斷拓寬畜牧業發展道路。
一、生物技術內涵
生物技術是一種新興產業,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借助有機結合生物學理論與科學技術,并且以其他科學原理為依據,通過對生物發酵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可以在現實中應用生物分子學,促進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等生物工程的發展。科學合理應用生物技術,除了帶動生物制藥等相關行業發展,還能使很多科學領域得以突破,在推動社會經濟科學發展方面具有積極促進作用[1]。
飛速發展的生物基因工程,使生物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動物培育、防治禽畜疾病、飼料工業等方面獲得十分顯著成效,由此看來,有必要進一步探索生物技術在畜牧獸醫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方向。
二、生物技術在畜牧獸醫領域的應用
(一)應用于動物育種中
借助轉基因技術、DNA重組技術、胚胎工程技術、動物克隆技術等可以實現生物技術在動物培育方面應用。通過對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可以轉變生物分子學理論,使其成為實踐,將分子育種方式應用于動物中,舍棄傳統人工育種方式,減少培育周期,將優質品種篩選出來,提高培育速度,促進培育質量的提升,使具有顯著成效的分子級培育得以實現。比如,通過對生物基因工程技術的應用,可以將生物基因提取出來,進而在某一生物品種基因組中插入具有獨特功能的基因簇或優質單個基因,實現改寫再造生物基因目的,使生物品種特質得以強化或改變,借助有關技術開展檢測工作,將改造效果符合要求的基因組篩選出來進一步培育,可以使培育時間不斷縮短,促進培育速度的提升,并且使優良品種的培育準確性持續提高,從技術角度出發,能夠優化動物品種和改造種群,使畜牧業優質禽畜品種數量大幅度提高,同時提高的還包括畜牧業生產能力[2]。
(二)應用于動物生產中
對于畜牧獸醫領域而言,除了要從根本育種方面進行改善,還要提高對生產環節的重視程度。良好基因加上良好生活環境,才能為物種的茁壯生長提供保障。在動物生產中應用生物技術,借助理論分析,除了可以改善食物外部環境之外,還能進一步優化生物內部環境。通過對生物技術的科學應用,可以為生物體內新陳代謝機能的平衡提供幫助和支持,保證其生長更自然更好,同時不會影響動物與人類身體健康。
動物生產中應用生物技術,一方面可以促進畜牧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還能對動物生產數量與質量進行有效管控,量化動物生產問題,使其處于可控范圍,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畜牧業發展和經濟效益產生,并且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積極促進作用。
(三)應用于飼料資源中
在畜牧業發展過程,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就是飼料資源。因為畜牧業對飼料資源具有很大需求量,一旦有短缺問題出現在飼料資源中,必然嚴重影響畜牧業。并且飼料資源的質量安全問題密切聯系畜牧業獸醫領域發展,如果出現飼料質量問題,畜牧業將蒙受巨大經濟損失,獸醫領域會因此面臨各種疾病產生局面。由此看來,在此領域應用生物技術開展改良工作至關重要。生物技術在研究生物方面立足于分子量級,其在飼料資源中的應用,可以從根本上對飼料構成進行分析,通過與其他科學領域的結合,實現對其分析改良目的,不斷減少飼料中刺激性成分,將合理的營養成分添加其中,保證飼料中成分比例與動物生長平衡程度相適應,使動物自身免疫力不斷增強,提高動物存活率[3]。
從獸醫領域看,飼料資源中的分子化組成,使整治分析動物時,可以對其飼料成分進行明確,以便在最短時間內對其病因和飼料相關度進行掌握,從而高效分析病因。
(四)應用于凈化禽畜環境中
圈養動物是發展畜牧業的主要方式,這必然會產生大量糞便,堆積飼養垃圾,若長時間不能進行有效處理,就會惡化禽畜生產環境,無法保障其健康生長。傳統處理方式通常是堆積或填埋禽畜糞便,之后實施天然發酵操作,此種處理方式具有較低效率,并且會在很大程度上破壞土壤,導致飼養場臭氣熏天,進而危害從業人員身體健康。但是應用生物技術之后,可以使這個問題得以規避,將動物糞便中有毒害物質徹底消除,發揮凈化作用。除此之外,通過應用先進技術,還能提取動物糞便中的有用物質,通過特殊處理工作,將動物糞便作為天然肥料應用于農作物生長中,促進資源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
(五)應用于診斷和防治動物疾病中
對于畜牧獸醫而言,其主要職責是第一時間發現動物存在的疾病并采取有效治療措施,防止更大范圍的傳染病爆發,保障畜牧健康生長。傳統動物疫病診斷方式具有較低效率,同時不能促進高效動態化管理方式的形成,無法獲得良好診斷與防治成效。但是借助應用生物技術,能夠篩查動物生物細胞和分子,利用動物幼體合理預測可能出現的疾病,在短時間內將各種病原體檢測出來,提高疾病治療與防治方案的針對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涌現出各種疫苗,其支撐都是生物技術,對國家畜牧業發展與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具有積極促進作用[4]。
(六)應用于保護禽畜遺傳資源中
我國作為畜牧業大國,與其他國家相比,具有十分豐富多樣的禽畜遺傳資源。禽畜遺傳資源位列世界前幾名。在祖輩們的辛勤勞動下,培育并遺傳下來很多禽畜品種,這些禽畜品種具有優良品質和獨特特征,除了繁殖能力比較強之外,飼養過程中需要條件和要求也比較少,相對一般禽類,其生長狀況更健康,抗病能力更強。盡管遺傳禽畜品種優勢比較明顯,然而,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具體表現在生長速度緩慢方面,對比飼料報酬而言,農民獲得相對較少收益,大部分農民為改善此種情況,通常會雜交外來品種與遺傳新品種,導致急劇減少當地遺傳品種數量,甚至存在消失可能。因此,應用生物技術對遺傳下來的禽畜品種進行保護。
在保護禽畜遺傳資源方面,通常應用兩種生物技術,分別是冷凍胚胎、生殖細胞,通過對生物技術的應用保存下來遺傳DNA。國外很早之前就已經運用冷凍胚胎技術,此技術能夠使基因頻率的變化降至最低,使誤差不斷減少,并且胚胎具有較長保存時間,較少運行費用。對于解凍后胚胎品種群而言,比較容易控制其疫病,同時具有較強健康恢復能力。可以應用人工方式培育胚胎冷凍生物技術,減少近交對畜牧業的不良影響。生殖細胞技術是人們通常所謂的克隆技術,具體是將禽畜品種基因保存下來,此種生物技術能夠將禽畜品種直接保存[5]。
(七)抗營養引資結合劑與生菌劑
環境污染范圍的不斷擴大,導致動物在呼吸、飲食過程中吸入體內一些有毒有害物質,進而對動物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系統的正常運行產生不利影響。國外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研究,通過對生物技術中DNA重組技術的應用,將寡糖類、寡肽新型添加劑研制出來,使用過程中能夠為動物腸胃蠕動提供幫助和支持,推動其水解作用,使營養因子對動物成長影響降至最低。
除此之外,長時間不知不覺累積的化學物質,會超出動物負荷最高限度,導致動物患病。若不能及時發現并解決這個問題,就會造成動物大規模患病,進而產生更大損失。然而,此種癥狀不明顯,大大增加養殖戶發現難度,因此,想要規避此種情況,科學家通過DNA重組技術的應用。將生菌劑研發出來,促進動物消化能力的提升,使其排除體內有毒有害物質。
借助合理應用DNA重組技術,現階段已經實現促進動物健康生長,幫助養殖戶獲取良好經濟效益目的。
三、生物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應用于獸醫領域、人類醫學
據了解,生物技術對獸醫臨床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借助禽畜疾病的模型構建,同時對實驗基因治療法進行研究,未來能夠實現應用此方法對動物疾病進行更好更直接的醫治。此種方法具有深遠意義,有利于促進獸醫臨床醫學的發展和進步。由此看來,今后獸醫和人類醫學的重點研究方向將是生物技術的基因工程。
(二)應用于畜牧用藥中
研究分析WHO公布的我國傳染病隱患評估報告可知,當前醫學領域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就是抗生素耐藥性問題。通常情況下,禽畜養殖業比較容易出現過度使用抗生素情況,養殖戶為了使禽畜疾病傳播得到有效控制,對抗生素的依賴度比較大,進而不斷形成新型耐藥菌,并不斷擴散,甚至危害到人類身體健康,導致人畜共患傳染病,對社會安全產生嚴重危害。由此看來,通過對生物類藥物的合理應用,能夠對抗生素可能帶來的危害進行抵消,或者使養殖戶對抗生素的依賴度減少,為養殖戶降低過高醫藥經濟負擔提供幫助,這是未來畜牧業用藥的主流發展方向[6]。
(三)推動獸醫領域的發展
在科技進步與環境變化的背景下,極大改變了禽畜疾病,開始舍棄傳統獸醫治療弊端的人員數量逐漸增多,同時不斷改進和優化傳統治療方法的不足和問題。獸醫領域應用生物技術后,能夠督促獸醫工作者對禽畜疾病治療診斷方面的知識進行學習,促進自身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的提高,增強自身綜合競爭力,推動獸醫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從客觀角度看,畜牧獸醫站的獸醫工作者具有相對較低文化水平,缺少專業基礎知識和實踐經驗,受到崗位因素影響,獸醫工作者重視學習專業知識,進而對病情病理分析診斷造成影響,導致禽畜治療的延誤。由此看來,不僅需要獸醫工作者積極主動學習,獸醫站也要組織獸醫工作者開展定期培訓,促進其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總而言之,作為高科技技術之一的生物技術發展迅速,其能夠給畜牧業帶來巨大益處。生物技術涉及十分廣泛領域,它使我國畜牧獸醫領域發生翻天覆地大變化。生物技術在很多方面如動物育種、動物生產、動物疫病防治等發揮至關重要作用和價值,其在畜牧獸醫中的有效運用,能夠保護我國禽畜遺傳資源,為持續供應蛋白質飼料提供保障。生物技術為我國禽畜獸醫業和經濟發展貢獻很多力量。
參考文獻:
[1]李海斌. 生物技術在畜牧獸醫領域的應用[J]. 廣東蠶業,2020,54(8):42-43.
[2]周霞. 生物技術在畜牧獸醫領域的應用分析[J]. 甘肅畜牧獸醫,2016,46(18):8-9.
[3]王濤. 獸醫領域中生物技術的應用探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8):56-56.
[4]張東黎,孫留霞. 獸醫生物制品技術實驗教學體會[J].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32(6):232-232.
[5]韓伯枝. 生物技術在畜牧業中的應用[J]. 畜禽業,2017,28(7):66,68.
[6]魯應從. 生物技術在獸醫領域的應用[J]. 中國動物保健,2021,2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