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雯
摘? 要:目前我國城市化發展和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電力行業中繼電保護是主要技術之一。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繼電保護技術進入全新的發展節點,需要及時更新智能變電站的發展理念,規劃運行維護管理思路,切實提高變電站設備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推動電網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從智能變電站的實際運行來說,繼電保護系統是確保穩定高效的關鍵所在。文章就針對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情況展開分析,重點關注繼電保護系統中的測試模塊和調試模塊,剖析可能存在的異常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期望為智能變電站的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關鍵詞:智能;檢測和調試;變電站
引言
智能變電站已經成為了電力領域主流發展區域,其中多功能繼電保護系統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各項檢測儀器能夠對智能變電站運行過程中的信息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并根據分析結果調整軟硬件設備的工況。繼保檢測裝置可以有效測定交換機的實時參數,并通過可視化界面反饋給技術人員。由此便能夠極大程度的改善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模式,進而提升變電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為電力供給提供可靠保障。
1智能變電站的特征
智能變電站將多項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算法控制融入到原有的系統之中,符合國家倡導的智能化發展趨勢,相較于傳統的變電站系統來說,智能變電站特點鮮明。智能變電站中搭載有全新的一次裝置,同傳感模塊和智能終端進行交互后,可以對運行工況數據實時收集并完成分析處理,達到數字化發展要求,并且以傳統技術做支撐構建出智能控制體系,同多項電子裝置高度融合,能夠有效完成智能變電站設備運行中的自我檢測,常見的智能一次裝置包括有互感設備、斷路裝置以及變壓器等,上述設備均已完成智能化改造。參考行業內IEC61850標準將智能變電站原有結構重新劃分成三個部分,當前運行階段主要依賴于二次裝置,并為其增設高效的保護和檢測模塊,以此達到預期的智能目標。期望系統整體性能同發展相適應,構建出信息化架構,就要從網絡通信部分著手分析,以此完成二次裝置的智能化改造。對于智能變電站中的一次裝置和二次裝置來說,可以利用硬件保護模塊進行參數測定,進而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
2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檢測
2.1繼電保護裝置的檢測
期望繼電保護模塊能夠穩定發揮作用,正式投入使用前均要完成嚴格的性能測試,只有通過檢測的裝置才能夠安裝到繼保系統中。對于繼電保護設備的性能測定應當從動作效果和響應時間兩方面展開。通常來說,對上述性能進行測定時要考慮具體的電流電壓參數,整個檢測環節要實時觀測設備的反饋結果,根據系統顯示參數同檢測設備比對分析,精準測定繼保模塊的動作效果和響應時間。
2.2開關設備方面
電力繼電設備中的復合開關、組合設備的開關是我們經??匆姷脑O備,在地點和作用方式上都具有呈現出特別的差異化。進口的開關線柜中用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復合開關,對開關設備的選擇,要考慮到它在實際中的應用問題,熔斷開關采用的熔斷的方式來對其繼電器進行保護,一般用在變壓器的出口位置。可以按照使用的實際需要進行合理選擇,選取的方式很重要,如果不能合理選擇就會導致電路系統的故障。一旦設備發生故障問題,就要判斷電網的情況是否異常,開關質量不過關有可能是設備故障的因素。
2.3電流互感器的問題故障
設備一旦產生電流的互感飽和就會導致出現問題,如果進口線的出口位置出現故障,那么斷線行駛的配電系統會導致配電所的進口線的保護出現一些問題。對繼電保護的故障問題做了系統的檢查和分析中我們發現互感器的故障問題是最多的。這樣的話,技術就會安排監管人員對互感器進行集中的監管,集中進行管理和控制,具體產生故障的因素必須要找出來,對其采用有效的修理措施。通常出現失真的電流互感器問題比較的普遍,電流互感器在實際運行中特別容易出現故障,出現飽和狀態的主要原因是電流的一次性參數過高,甚至出現了電流的飽和狀態的情況下,又會導致接著出現二次失真,此時的綜合質量和運行效果就會給整個系統帶來不好的影響。
2.4繼保檢修方案
上述主要提到了針對變電站繼電保護缺陷的檢修方法,為了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需要對缺陷率、家族性缺陷等進行分析。1)針對缺陷率進行分析,其目的在于全面掌握繼電保護設備的運行情況。通過實踐可知,如果繼電保護設備的投運時間低于12年,往往會表現出較低的缺陷率。大量實踐證明,繼電保護設備穩定缺陷階段和損耗缺陷階段的分界往往為14年。2)針對家族性缺陷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實踐經驗可知,影響電力系統裝置缺陷率的主要因素在于其生產企業、類型和批次存在差異,而在同樣的公司和批次中也會存在問題,即家族性缺陷,因此必須開展針對家族性缺陷的分析工作。
3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調試
3.1對線路保護的調試
因為變電站的穩定運行是以數據信號的交互為基礎,同時線路保護是否可靠決定著智能變電站是否可以有效獲取數據資料。實際開展智能變電站調試的過程中,技術人員的干擾無可避免,所以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安全保護體系,防止在調試中出現難以彌補的安全問題。對系統線路進行性能測試,還應當把控好母線距離,保證其安全距離能夠滿足規范要求。
3.2對繼電保護設備的調試
期望繼電保護系統能夠穩定運行,實際開展設備調試前應當將預期的準備工作落實到位。對繼電保護模塊性能測試的過程中,應當把控好各種運行因素并進行信息確定,例如說繼保模塊的端子是否同壓板正常聯通,測定系統中交直流裝置的運行工況是否正常。在保證各項參數均處于標準范圍后,方可關閉電源,針對系統中零漂組件性能全面測試,通過短接電壓線路判斷是否滿足要求,通過檢測能夠將線路運行中的零漂參數直觀反饋給技術人員。
4結語
開展實際的工作繼電保護裝置工作,應該搭建管控機制的基礎之上通過整合實際中的問題進行分析。電力系統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也有待加強和提升,檢修監管的基層工作者要求其了解和掌握技術要領和實操水平,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保證安全,不出現操作的誤差。
參考文獻:
[1]葉遠波,劉宏君,黃太貴,等.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21(10):170-177.
[2]陳飛建,呂元雙,樊國盛,等.基于信息融合的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自動測試系統[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20(5):158-163.54B85BE0-7171-453E-9FA6-744B57C44B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