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其群 鄭菁 許開玲
摘? 要: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不斷推進,蠶桑田園綜合體建設與運營管理開始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這對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和優化農業生產效益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本文主要分析田園綜合體建設和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并深入研究蠶桑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原則和運營管理,從而為當代蠶桑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蠶桑;田園綜合體;運營管理
2017年,田園綜合體的概念在中央一號文件中被首次提及。在此后的時間里,田園綜合體模式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地區的農村發展中。但在田園綜合體模式的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相關部門必須對這些現實存在的問題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從而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產業需求,不斷優化田園綜合體的建設理念和運營理念,從而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發展。
一、田園綜合體建設和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田園綜合體建設和運營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資金問題。田園綜合體具有周期長和體量大的內在特征,因此整個發展過程中資金的需求相對較大。目前,田園綜合體的融資方式主要是以PPP為主,同時還包括信托融資、股權眾籌、產業基金以及債券融資等多種模式。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意愿并不是十分強烈,加之廣大農民的可支配資金有限,因此融資正在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1]。其二,人才問題。田園綜合體是一種近年來興起的新型經營模式,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具有較高層次的要求,它不僅要求工作人員對農業管理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同時還需要工作人員對市場經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但是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農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并且對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差,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田園綜合體的進一步發展。其三,產業困境。田園綜合體需要在農村原有產業的基礎上,對產業鏈條進行有效延伸。但是對于部分農村而言,其農業現代化水平相對較低,并且存在產品特色不明顯、產業結構不合理等現象,使得農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的難度明顯上升,導致田園綜合體難以得到大面積推廣。
二、蠶桑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原則
(一)以筑牢基礎為基本建設原則
為了進一步促進蠶桑田園綜合體的穩定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必須始終堅持筑牢基礎的基本建設原則,切實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從而為后期運營管理工作的高效進行提供良好的先決條件。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必須結合當地蠶桑產業的實際情況,根據三產融合發展的內在需求,對蠶桑田園綜合體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建設。對于PPP項目而言,企業業主和政府是基礎設施各項投入的主要承擔者,并且政府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一些。
(二)以因地制宜為基本建設原則
對于蠶桑田園綜合體而言,它是以三農為主要依托,根本目的在于解決蠶桑產業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的發展問題。在建設蠶桑田園綜合體的工作實踐中,相關部門必須綜合分析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等因素,然后以此為基礎同步改善當地的生態問題、生活問題和生產問題,全面深化一二三產業的相互融合,進一步促進農業、旅游和文化的一體化發展[2]。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始終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建設原則,對蠶桑田園綜合體進行科學布局和合理規劃,從而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以突出重點為基本建設原則
蠶桑田園綜合體得以壯大發展的根本在于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業。因此相關部門在開展蠶桑田園綜合體的具體實踐中,要明確并突出建設的重點內容,以“一村一業”和“一村一品”為基本思路,將當地的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對于蠶桑田園綜合體而言,蠶桑產業就是主導產業,應該在建設過程中被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整體的實際占比應該達到80%以上。
(四)以融合發展為基本建設原則
蠶桑田園綜合體的發展僅僅憑借單一的蠶桑產業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相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對蠶桑產業鏈進行科學合理的延長,有效促進一二三產業的相互融合,使得當地的蠶桑產業能夠切實掙脫傳統產業模式的桎梏。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切實加強新產品的研發與農產品的深加工、農業生產與旅游行業、農事體驗與科普游學等的有效結合,從而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蠶桑田園綜合體。
三、蠶桑田園綜合體的運營管理
(一)構建具有明顯特色的蠶桑生態休閑體驗園
在開展蠶桑田園綜合體運營管理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將農業生產與旅游產業進行有效結合,構建一個具有明顯特色的蠶桑生態休閑體驗園,用于家庭旅游、休閑采摘、研學實踐以及科普教育等各項活動。在該蠶桑生態休閑體驗園中,游客們可以全方位體驗桑葉采摘、蠶寶寶喂食、蠶繭抽絲以及蠶絲紡織等過程中,幫助游客們了解蠶的整個成長過程,使游客們能夠觀賞蠶卵、蠶幼蟲、蠶蛹以及蠶蛾等標本或者活體,品嘗蠶蛹食品、蛹蟲草、雄蛾酒、桑葚酒、桑葚干以及桑葉茶等蠶桑衍生產品[3]。與此同時,在桑葚成熟的季節,該蠶桑生態休閑體驗園還能為游客們提供桑葚采摘、以及桑園拍照等打卡服務,從而切實滿足游客們的各項需求。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大蠶桑產品的開發力度,并全面落實蠶桑新產品的推廣工作,有效延長蠶桑田園綜合體的產業鏈,進一步優化蠶桑田園綜合體的經濟效益。
(二)利用網絡平臺提供網絡互動服務和共享蠶農服務
信息技術的迅速崛起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因此相關部門在開展蠶桑田園綜合體運營管理的具體實踐中,要切實加強對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的合理運用,從而為廣大游客提供全新的網絡互動服務和共享蠶農服務。首先,網絡互動服務。網絡互動服務主要是指利用微信、QQ、抖音以及快手等網絡平臺,為廣大游客提供各項學習體驗的后續服務,比如游客在什么情況下應該給領種的桑樹施肥、澆水和除蟲,游客應該如何為蠶寶寶進行消毒、除沙以及眠起處理等[4]。其次,共享蠶農服務。共享蠶農服務主要是代替游客完成桑樹施肥、桑樹澆水以及桑樹除蟲刷白等日常管理工作,是一種有償的勞作服務方式。
(三)打造美食基地、民宿基地以及康養基地
為了進一步延長蠶桑田園綜合體的產業鏈,相關部門可以根據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地理條件,打造較為完善的美食基地、民宿基地和康養基地,從而為康養人員提供一站式的貼心服務。在此過程中,康養老人既可以到菜園里采摘有機蔬菜進行自主烹飪,同時還可以在生態餐廳訂餐或者就餐,并且還可以在自己的菜園里種草、種菜和種花,安靜地享受晚年悠閑的田園生活。與此同時,康養老人還可以與同伴們在桑樹下開展下棋、品茶等活動,也可以去空氣清新的戶外進行體育鍛煉,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康養老人的生活品質。
結語:
在我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蠶桑產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傳統蠶桑產業的弊端正在逐漸暴露出來。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部門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開展蠶桑田園綜合體的建設與運營工作,構建具有明顯特色的蠶桑生態休閑體驗園,利用網絡平臺提供網絡互動服務和共享蠶農服務,打造美食基地、民宿基地以及康養基地,從而為蠶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吳銀秀,喬小胖,藍黃麗,林剛云,屈達才.廣西蠶桑產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對策[J].南方農機,2021,52(19):61-64+77.
[2]鈕惠英.試析有效提高蠶桑經濟效益的途徑[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09):30-31.
[3]楊紅兵.光祿鎮蠶桑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河南農業,2021(26):25-26.
[4]陶亮玉,駱文.蠶桑田園綜合體建設與運營管理思考[J].四川蠶業,2019,47(0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