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 付志偉 羅溪 高書妍 胡貝銀 羅清

摘? 要:城市化發展推進高速鐵路網的發展和建設,高速鐵路網的建成也改變原有旅游交通格局,對旅游空間系統產生重大影響。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比較快速和發達的區域,長三角地區得益于高速鐵路網的建立,提升區域間各城市之間的互通性和可達性,區域內旅游產業逐漸趨于成熟。本文對長三角地區高速鐵路與旅游之間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闡述,通過多期DID模型,實證檢驗長三角高速鐵路網逐步推進是否顯著促進了地區旅游業發展,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長三角地區;高速鐵路網;城市旅游業;發展研究
作為現代交通系統的新產物,高速鐵路和傳統交通方式相比有著非常突出的優勢,其具備的便捷高速特性給旅游業的發展和進步帶來新機遇,同時也為旅游業帶來新的挑戰。在交通系統中,高速鐵路有著和公路、水運以及航空等交通方式不同的運輸組織模式,可以依托安全可靠的先進設備以及高質量客運服務為旅游出行提供快速安全、便捷人性的保障。
一、長三角高速鐵路網建設是否顯著促進了城市旅游業發展
1.模型設定與變量選擇
為驗證長三角高速鐵路網建設是否對城市旅游業產生顯著影響,采用雙重差分估模型。2020年至2021年間是長三角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旅游產業呈現持續升溫現象,并且長三角各個城市的旅游接待人數也不斷的增加,呈現出“井噴”式發展趨勢。2007年,長三角地區首次開通高速鐵路,并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增加新的運營線路,因此,高鐵城市以及非高鐵城市的旅游產業都得到積極的發展,對高速鐵路開通前后對城市旅游業變化的影響進行簡單的比較并不能準確證明長三角地區旅游業發展來源于高速鐵路網的建設。因此,通過DID模型,選取未開通高速鐵路的城市為對照組,來研究高速鐵路對城市旅游業的影響。
將25個樣本城市進行分類,分別為開通高速鐵路的城市以及沒有開通高速鐵路的城市。DID方法分別計算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旅游業在政策實施(高鐵開通)前后的變化量,然后再計算這兩個變化量的差值,即倍差。DID模型的回歸形式如下:
TOUit=β0+β1Hit+β2Tit+β3(Hit×Tit)+β4Xit+Vi,t
在公式中,TOUit表示i城市t時期旅游接待總人數(包括國內旅游人數和入境旅游人數)的對數;Hit為政策虛擬變量,如果樣本屬于對照組(未開通高鐵)取值為0,如果樣本屬于實驗組(開通高鐵)取值為1;Tit為時間虛擬變量,通高鐵前取值為0,通高鐵后取值為1;Xit為控制變量;Vit為隨機干擾項。按照DID模型的要求,交叉乘積項Hit×Tit前面的系數β3是倍差估計量,衡量的是政策凈效應,即高鐵開通對城市旅游業的凈效應影響。
2020年到2021年間,長三角高速鐵路網是得到快速的建設和發展,而為更加準確測算高速鐵路逐步開通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及其在時間上的變化趨勢,選擇2020到2021年份時間,構建了一個多期DID模型,從而對高速鐵路網對旅游業的影響進行研究。交叉項H×T2007為1,表示2020年城市開通的高速鐵路,否則取值為0;H×T2008、H×T2009、H×T2010、H×T2011、H×T2012、H×T2013依此類推。如果該統計量為正,且在一定統計水平下顯著,則表示城市旅游業的發展受到高速鐵路建設的積極影響,可以促進城市旅游業的發展。
為更好保證方程的穩健性,根據孫根年等(2011)、Yang&Fik(2014)文獻對影響旅游業的主要因素進行考慮,文章中選取了四個控制變量,控制其他因素對觀測變量的影響。Xit為控制變量,具體包括:旅游資源豐度(RES):選取各城市5A級景點數和4A級景點數,采用加權模型計算旅游資源豐度;公路交通運輸水平(ROAD):除鐵路外,公路運輸也是長三角地區一種重要的旅游交通工具,本文采用各城市公路網密度衡量公路交通運輸水平,即:每平方千米的公路總里程數;服務業發展水平(SER):采用各城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來衡量;對外開放程度(EXP):采用各城市進出口外貿總額占GDP的比重來衡量。
2.回歸結果分析:高鐵逐步開通對長三角旅游業的分階段影響
表1為所示的基本回歸結果。為保障檢測交叉項系數的估計敏感性,基準計量模型(1)采用逐步加入控制變量的回歸策略。表1主要是通過2020年到2021年的時間變化趨勢來表現長三角高速鐵路對旅游業的影響。Hausman檢驗表明,
第(1)欄~第(3)欄、第(5)欄采用固定效應面板模型回歸,第(4)欄采用隨機效應面板模型回歸。其中,表1中的交叉項系數反映了高鐵開通對沿線城市旅游業的影響。第(1)欄報告了2020年到2021年各年份交叉項的估計結果。第(2)欄~第(4)欄報告了逐步添加了社會經濟控制變量后的參數估計結果。(1)欄~(5)欄,R2值逐漸增大。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20年和2021年的交叉項系數除了第(1)欄在10%的水平上顯著,其他系數均不顯著。2020年各年份的交叉項系數均顯著,并且絕大多數是在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為正。這表明,雖然2020年長三角地區已經有高速鐵路網建設,但對城市旅游業的促進作用還沒有明顯的提升。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旅游者對其傳統旅游行為方式存在固有依賴,出游方式的轉變需要一定時間,且長三角初期引入的高鐵均為對既有線路改造,運營時速不超過250千米/小時的動車組(D字頭車);另一方面,無論是區域旅游空間結構宏觀優化,還是區域旅游產品組合配置,高鐵建設對旅游產品供給的時變影響同樣需要一定過程。值得一提的是,在發生國際金融危機時,國家出臺了擴大內需和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政策和計劃,基礎設施逐漸顯現出投資溢出效應,并且以高速鐵路的建設為主要投資項目,且側重于新建時速達到300~350千米/小時的高鐵線路。所以,通過計量實證結果可以看到,2021年,城市旅游業受到高速鐵路的建設和發展,有著不錯的促進作用。此外,2020年至2021年的交叉項系數逐漸增大,表明隨著新的高鐵線路不斷開通,在長三角高速鐵路逐漸形成網絡的條件下,高鐵建設對旅游業發展影響的時間效應逐漸增強。由此,進一步驗證了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對地區旅游業發展的積極意義。為了得到穩健的估計結果,本文逐步回歸,并且控制了四個主要影響旅游績效的因素。控制變量的結果同樣符合預期。長三角各城市旅游資源豐度、公路交通運輸水平、服務業發展水平、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均對旅游業發展有顯著的積極影響。
二、長三角地區高速鐵路旅游存在問題
1.旅游開發和高速鐵路建設不同步
從某種角度來看,高速鐵路網的建設不僅充實、完善了我國的交通系統,還可以說是超前投資的一種方式,高速鐵路項目不完全以需求為目標進行建設發展。目前,根據我國高速鐵路實際運行情況就可以進行分析,和普通汽車以火車相比,高速鐵路需要的票價要高一些,普通游客在選擇出行方式時未必會選擇,而商務游客會對高速鐵路選擇得多一些[1]。此外,部分長三角地區城市旅游景點并沒有深刻意識到高速鐵路網帶來的轉變,針對長三角高速鐵路網進行相應規劃也比較薄弱,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對旅游景區的宣傳力度來吸引游客,從而在于其他景點競爭中敗下陣;還有部分旅游區只是客觀認識到高速鐵路帶來的巨大客流量,對景區自身沒有正確認知而忽略掉巨大客流量超出自身接待能力,嚴重破壞旅游區域環境,降低游客對景區的滿意程度。
2.部分旅游地配套設施不全面
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很多城市都已建成高速鐵路站,而高速鐵路站的建設位置選擇一般有遠離城市中心的郊區。針對這種情況來看,高速鐵路解決了旅客從所在城市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空間轉移問題,但游客要到達旅游景區還有一段距離,需要換乘其他交通工具到達景區。長三角地區的部分城市還沒有開設高速鐵路到旅游景區的公共汽車,游客到達旅游景區還是有些許不便的。另一方面,在長三角高速鐵路網為城市旅游業帶來客流量的同時,部分城市的酒店、飯店以及其他基礎設施不能滿足逐漸增長的旅客需求,面對高速鐵路網的建成對旅游景區的變化影響,應對起來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3.創新旅游產品能力不足
目前,長三角部分旅游景區不能緊抓時代要求,對景區進行優秀資源整合和旅游產品創新。從創新角度來看,從旅游產品類型特色、產品功能模式以及開發推廣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創新提升[2]。高速鐵路發展推動城市旅游業從根本上進行變化,要探究旅客新需求,創新旅游業衍生產品,結合實際情況打造和豎立旅游品牌,從而依托長三角高速鐵路網完成對客源的吸引和維護。
三、高速鐵路網影響下促進長三角城市旅游業發展的措施
1加強基層設施建設,提升旅游市場環境
大量的客流隨著高速鐵路網的構建源源不斷地流入到城市旅游景區,對住宿的要求必定大大提升,因此,要根據旅游景區位置增加相應的星級酒店和賓館來為旅客的后勤提供保障,隨著星級酒店和賓館的增加,接待水平和服務質量也要相應的提高;還要實現高速鐵路站與旅游區、大型購物區以及餐飲娛樂場所的無縫銜接,城市旅游景區可以開設觀光巴士專線;此外,服務質量和效率是旅游景區不斷進步的基礎,要對相關人員開展旅游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為旅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極大提升本地旅游服務的形象;高速鐵路的開通改變原有的旅游觀念,更多人選擇自助游方式,針對這種情況,長三角地區城市旅游業可以建立和完善旅游電子商務體系和旅游網站平臺,樹立良好新形象。
2.加強區域宣傳力度,樹立旅游精品形象
長三角高速鐵路網為城市旅游業帶來絕佳的發展機會。隨著長三角地區高速鐵路網的不斷完善,各地區要改變原有客源市場觀念,進行客源市場的整合與劃分,根據客源市場的不同來設計適合不同階段旅客的宣傳和營銷策略。要講究多樣化,以多渠道、多形式及多宣傳來推廣本區域旅游項目[3]。還可以充分利用高速鐵路列車內部的視頻電視和雜志推廣角來對本地旅游進行推廣,并定期舉辦大型展覽會和賽事,刺激游客的觀賞欲望,提高游客的滿意度。
3.提升長三角旅游區的整體性,樹立統一旅游形象
長三角高速鐵路網的建設和完善必定改變原有的旅游模式,向城市旅游一體化轉變,而進行長三角旅游一體化的轉變就要對旅游目的地形象統一。傳統的城市各自行政分割情況不再符合城市旅游業發展需求,需要從這種形式下走出來,破除原有的傳統旅游模式理念,結合長三角地區和各城市地區實際情況提升城市旅游區整體性,建立統一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長三角地區旅游資源的產品創新能力、旅游景區形象定位、旅游特色資源開發等情況,從而促進長三角城市旅游業發展。
四、結束語
旅游行業發展和交通工具的變革有著緊密地聯系,交通方式連接旅游客源地與旅游目的地,交通速度影響著旅客的出行方式和距離。長三角地區屬于發達區域,高速鐵路網的建設和完善對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和旅游產業起到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程慧,朱忠滿.長三角城市群旅游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研究[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21(1):76-81.
[2]孫娟.高鐵對區域旅游發展的影響[J].當代旅游,2020,18(20):82-83.
[3]付蕾.高速鐵路建設的城市旅游經濟效應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33):354.
基金項目:南通理工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XDC202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