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靜怡
摘 要:對事業單位來說,內部控制體系的科學、合理化是促進其發展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意義。而如何在新會計制度下,建立完善且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是如今需要盡快完成的基本任務,它有利于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模式更規范化,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對促進事業單位經營效益目標和戰略目標的實現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優化路徑
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內部的控制問題在整個事業單位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的地位,事業單位內部的控制對于事業單位不僅具有一定的意義、能夠幫助事業單位實現一些經濟、戰略等等重要的目標,還可以幫助事業單位內部完善實踐工作等一些相關部門的重要信息,對于事業單位內部進行完善的控制可以為事業單位在行業之內打下建固的基礎。但是現在許多的強事業單位內部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控制的問題,這是現在事業單位在行業內控發展的存在的普遍現象。
一、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內部的信息交流不暢,內部的控制環境不完善
在許多的事業單位中需要進行科學化內控,這也是當前所呈現出最廣泛的管理方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事業單位內部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是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不及時、信息傳遞受到阻礙的情形,而且事業單位內部的各個部門之間并沒有創建信息收集系統以及相關的信息反饋系統[1]。因此,當事業單位面臨著一些風險時,各個部門之間極其容易出現一些摩擦,甚至更嚴重的現象,這使得事業單位內部之間的信息傳遞出現了嚴重滯后的現象,這就會導致經濟管理者對于風險的評估以及最終的決定會出現偏差的現象,在嚴重的時候還可能出現評估完全不準確的情況。
(二)事業單位內部執行力不夠,內控相關措施不夠完善
在事業單位的發展過程中,很多的事業單位也會設置內部的控制機制,這對于事業單位內部的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以及一定的約束力,但是在真正的實施控制職責制度的過程中,相關的管理者以及執行者對于內部的控制并沒有進行高度的重視,僅僅只是象征性的進行管理,再加上事業單位內部的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術和素養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者對于事業單位內部環境進行控制的難度,所以管理者執行控制的執行力度嚴重不足,進而影響執行的最終效果,這也能夠說明在事業單位內部真正的實行控制措施是很困難的,事業單位內部的控制作用很難真正的得到發揮[2]。
二、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優化路徑
(一)加強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
在事業單位實施內部環境的控制過程之中,首先應該保障內部的控制人員擁有較高的執行權力,對于內部各個部門以及各個工作人員都能夠進行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將事業單位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真正的落實下去,并且要定期的在事業單位內部開展對于新來員工的培訓工作,例如:事業單位工作相關的專家講座等等一些具體的學習活動,能夠有效的保證事業單位內部的工作人員都有較高工作水平和素質。其中要特別注重對于會計部門工作人員的培訓,因為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乃是整個事業單位發展的經濟命脈,所以對于會計工作者進行更加科學的培訓對于這個事業單位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作用[3]。
(二)建立全過程風險預警體系
事業單位還需嚴格按照識別分析、評估應對等財務風險設置合理的工作流程,并積極展開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首先,事業單位需要通過財務風險信息的收集,通過多個渠道收集更多的工作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并對收集到的信息展開合理的歸納分析、總結、對比,從而初步判斷事業單位當前存在的財務風險內容,充分確定事業單位可能會發生的財務風險事件。其次,事業單位還可以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合理的分析,并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根本來源、表現、關系,并再次預測事業單位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評估這一風險會產生的影響程度,以及事業單位對這一財務風險的承受能力。最后,事業單位還需通過分析所得財務風險的相關內容,制定合理的風險防控措施,明確事業單位所具有的實際責任、監督事業單位對其展開合理的管理,保證事業單位存在的財務風險可以受到良好的控制,有效降低財務風險對事業單位產生的不良影響[4]。
(三)構建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事業單位不僅需要建立一個風險防范意識較高的專業監督管理團隊,還需要保證這一團隊可以掌握更多先進的財務風險管理內容以及較為熟練的財務風險管理能力。事業單位通過成立合理的團隊、制定財務管理體系,讓團隊根據體系相關內容對事業單位展開全面的管理工作。此外,事業單位還可以為這一管理團隊設立專門的管理辦公室,從而直接對事業單位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工作,并定期展開財務識別工作,積極監督檢控事業單位的各項風險,為事業單位開展高校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提供根本的保障。
事業單位還需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從實際入手,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決策制度、識別、評估、檢查等相關制度,積極探索制定符合當前事業單位財務特點以及風險管理的相關體系,保證事業單位內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可以具有制度化、流程化、規范化、信息化的特點。隨著事業單位業務工作內容的不斷變化,事業單位也需積極的更新修訂并完善當前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保證這一管理體系可以滿足事業單位的風險管理需求[5]。
結束語:
綜上,隨著我國事業單位的迅速發展,事業單位想要提高自身的實際管理工作效率,并和傳統的管理制度相鑒別,就是對當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管理進行合理的創新,及時補充其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將其充分落實到事業單位的各個工作環節過程中。同時,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具有必要性,不僅能夠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整體的發展,還可以加強事業單位在行業中的競爭力,能夠有效的促進事業單位內部整體經濟實力的上升。
參考文獻:
[1]衣秀娥. 新會計制度下強化基層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03):135-137.
[2]李瑾. 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J]. 財會學習,2022,(03):164-166.48E761E0-A541-4130-860F-A01550C63D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