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艷梅
摘? 要:對于國有企業而言,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普遍傾向于提升企業經濟效益,規避財務和稅務風險因素等內容上,因此也需要進一步推進業財融合以及財稅信息一體化建設等工作的實施進展。在新時代,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需要確保各項財稅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才能夠規避和轉移內控風險。本文將著重探析新時代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不僅需要對固定資產以及營運資金進行全面監管,也需要及時整合工程投資項目的建設資金,才能夠充分保障企業經濟效益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加強財務管理工作能力,也需要定期開展崗位培訓和績效考核等相關工作,并對財務管理部門的內控風險因素以及財稅審計風險因素進行全面整合,才能夠呈現穩定以及安全可靠的財務管理模式。
1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1 人員專業能力有待提升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財務管理工作的覆蓋范圍相對比較有限,因此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要求較高,也需要根據會計出納以及稅務審計等專業領域相關工作的實施重點,動態調整財務管理模式和內部監督體制[1]。但是很多國有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工作人員比較擅長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或者出納會計核算工作,但是不能夠有效提升國有企業財務資金的流轉質量。部分財務管理從業人員,往往會滿足于當前工作現狀,不能夠進一步學習財稅政策和法律規定條文,因此也容易被時代所淘汰,還會為國有企業增加較多財稅風險因素。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能夠直接影響到國有企業內部財務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當前很多國有企業社會招聘以及內部推薦等人才引進機制并不完善,也能夠直接影響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進展[2]。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有待提升,與當前從業人員數量較多有關,不能夠根據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以及流動資產管理模式,及時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和新政策學習等活動。
1.2 預算落實不到位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成本預算編制方案的具體落實成效,能夠直接影響到相關資金鏈的完整性和可持續性,也會對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之間的關聯性有所影響。預算落實不到位,是當前不同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并且能夠直接影響到相關投資工程項目的實施進展[3]。國有企業的對內和對外財務管理模式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預算審核標準也不一致,企業內部行政管理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并不健全,也會逐步弱化成本預算編制方案的具體落實成效。很多國有企業會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對各項成本預算編制方案的執行力度并不強,并且基層部門和員工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應用價值并不熟知,因此也會逐步放松警惕,從而增加較多管理風險問題。預算落實不到位,與當前很多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不健全有關,并且不能夠及時屏蔽計劃經濟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國有企業在統一編制成本預算方案的過程中,也會存在較多偏頗的問題,并且對各項財務資金和稅務審計要素的過程監管能力不足,很容易出現資金鏈偏差等問題。部分國有企業的投資工程項目數量比較多,在稅務政策改革階段,不能夠及時規避風險因素,也會影響到成本預算編制方案的執行力度。
1.3 資金管理不科學
很多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模式并不科學,不能夠嚴格貫徹落實高標準的財務監管手段,還會影響到財務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部分國有企業在運用定額套用以及工程造價管理方法的過程中,不能夠根據投資工程項目的實施進展,對預結算審查內容進行嚴格比對,也會增加較多資金管理風險因素。很多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為資金管理方式和結果并不重視,對相關數據信息指標的采集力度不強,也會影響到稅務和審計工作的實施進展[4]。科學合理的資金管理模式,能夠直接影響到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之間的關聯性和協調性,也會直接影響到信息化建設和改革工作的實施進展。資金管理模式不科學的現象相對比較普遍,與當前很多國有企業的集團化管理模式有關,并且董事會部分成員和董事不能夠全面認知財務管理和風險管理之間的關聯性,也會存在較為偏向以及短視的判斷結果。資金管理模式不科學,與當前很多財稅政策變更速度較快有關,并且國有企業還需要在黨建工作模式的基礎之上,對各項財務資金進行內部審計,因此,資金管理方法的應用過程普遍存在較多阻礙,也會直接影響到國有企業財務風險因素的過程管控力度。
1.4 信息化管理能力較低
根據國有企業所處行業領域,在集中開展信息化建設和改革工作的過程中,也需要對財務管理模式和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統一部署,才能夠進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但是當前很多國有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能力相對較低,不僅體現在財務管理層面之上,也會體現在其他業務經營活動中。每個國有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能力,能夠直接影響到相關業務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還會對固定資產以及流動資金的可持續管理模式產生一定影響[5]。當前很多國有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能力相對比較低,并且對計算機設備和配套網絡設施等相關固定資產的運行維護能力不足,還會浪費較多財務資金。在業財融合以及財稅一體化建設階段,信息化管理能力的高低,能夠直接約束和限制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管控能力。根據相關稅務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下發的相關規定和政策信息,國有企業需要立足于主營業務領域,實現合法合規經營,并需要及時開展信息化建設和改革工作。很多國有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水平,會被新進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所影響,也能夠直接帶動相關產業領域的創新發展,并且有利于提升財務資金的綜合利用率,因此更需要及時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2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加強策略
2.1 注重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為有效增強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還需要注重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進程,并需要進一步凸顯財務管理部門專業人才隊伍的重要培訓教育價值。對于國有企業而言,財務管理工作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過程,能夠直接影響到工作氛圍和工作環境的穩定性,因此,在引進社會人才和校園人才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財務管理人才的職業道德素養水準。在進行崗前培訓的過程中,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和業務部門需要根據相關實際案例和數據信息,為新進人才公開展示財務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充分注重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也能夠進一步強化預算管理模式以及會計核算方法的實際應用成效。在集中開展崗位教育培訓等相關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立足于財務管理工作崗位以及相關稅務和審計工作崗位具體存在的差異,并充分運用網絡化的教育培訓模式,重點跟蹤和監督新進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充分注重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還需要逐步構建和完善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機制和操作流程,并對教育培訓成果進行績效考核。
2.2 推動業財融合
在新時代下,推動國有企業內部業財融合,需要全面展現國有企業主要業務活動的經營管理模式,并需要進一步深化各項財務信息化管理指標,并充分體現業財融合的實際應用價值。對于國有企業而言,進一步推動業財融合,需要加強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關聯性,并對各項業務經營活動的數據指標進行量化統計分析。國有企業所處行業領域內的市場經濟變化趨勢,能夠直接影響到業財融合的精確度,并且還會影響到企業相關行政管理工作目標的實施進展。對于國有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而言,在推動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部署和落實新型稅法政策以及地方規定,并在合法合規經營的基礎之上,全面量化和統計分析相關業務模型和財務信息管理模型。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深化和推動業財融合模式,需要從業務和財務兩個視角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產出比例,并需要對市場經濟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評估和風險防范,還能夠構建和完善內控體系和風險預警機制。
2.3 深化落實全面預算管理模式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財務管理部門需要進一步深化落實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并在集中部署和應用全面預算管理工具和計算機軟件系統的基礎之上,對預算編制方案和執行路徑進行全面統計分析,并實時校正理論偏差以及造價成本數據誤差問題。在深化落實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的基礎之上,國有企業的相關管理部門需要進一步整合財務資金以及信息資源,從數據維度貫徹落實工具中的相關操作流程。在統一構建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基礎之上,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全面預算管理模式中的關鍵數據參數和量化評估指標,動態化調整資金管理目標和階段性財務資金可視化分析模式。通過深化落實全面預算管理模式,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也越來越完善,并能夠及時校正業務流程和財稅風險因素的防范機制。深化落實全面預算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在國有企業信息化改革和建設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之上。
2.4 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
在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模式進行創新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并重點凸顯監督要素和管控指標之間的關聯性。根據國有企業所處行業領域的市場經濟體制變化趨勢,財務管理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進一步提升職業道德水平,對各項財務資金的具體流向進行全過程監控。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需要與財務部門中的相關工作流程進行精準對接,并充分提升各項數據信息的精確度和合規性,并在貫徹落實相關內控措施的基礎之上,動態協調國有企業內部相關信息資源和技術資源。在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開展創新改革以及信息化建設等相關工作,并在深化落實相關稅法政策和行業規定的基礎之上,及時調整內部監督機制的貫徹落實路徑,提升相關財稅人員和企業之間的關聯性,并充分保證內部監督機制和相關業務經營活動之間的穩定狀態。
2.5 推動財務信息化建設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需要對工程項目的投資資金以及固定資產等相關財務管理要素進行全面整合,并進一步推動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實施進展。根據國有企業獨特的財務管理體系和發展戰略目標,能夠進一步細化內部財務監管以及風險防范措施的實施路徑,但是需要在建立健全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型的基礎之上,動態化調整信息化建設指標,并及時部署和應用網絡配套設施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在推動國有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檢驗工程項目投資以及營運資金的財務風險管控指標,并嚴格審核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否影響到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實施進展。在對國有企業相關財務管理模型進行全面審核的過程中,需要對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實施進展進行重點跟蹤和監督管理,并及時轉換信息管理模型以及程序化操作流程,充分保證各項財務數據信息的精確度和正確性。
2.6 優化財務績效考核機制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為有效提升財務管理工作效率,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財務績效考核機制,并結合財務管理工作崗位和稅務會計審計出納等相關工作崗位之間存在的差異和共通之處,在設定層次等級的基礎之上,動態化調整相關績效考核標準的量化權重,才能夠及時轉換財務管理工作流程的績效比例。優化財務績效考核機制,也能夠起到激勵財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作用,并在業財融合以及財稅一體化建設的基礎之上,及時構建全面可協調的績效考核機制。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將財務績效考核機制納入到內部監督管理模式之中,也能夠進一步提升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效率,但是需要立足于國有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的具體應用路徑,進一步整合相關數據資源和管理資源。
結束語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內國際市場面臨新動態的關鍵時期,對國有企業黨風廉潔和財務建設的巡視工作不斷深入。國有企業要在新形勢下緊跟新時代發展步伐,切實履行國有企業職責,發揮經濟調節作用,提升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鑒于此,國有企業既要促效益,又要重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作為國有企業要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推動財務管理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科學、結構更完善轉變,以財務管理倒逼業務增長,提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實現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唐麗艷.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J].商場現代化,2020(24):157-159.
[2]劉一鳴.國有企業改革下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20(36):77-79.
[3]何非.關于加強國有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管理的思考[J].中國外資,2020(24):133-134.
[4]蘇竹茹.新時代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研究[J].中國市場,2020(36):154-155.
[5]謝惠萍.新時期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J].商訊,2020(3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