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杏
摘 要:建筑企業比較重視在稅務籌劃過程中對如何節稅避稅,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卻很容易忽視稅收風險,導致稅務風險過高進而威脅企業正常經營。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必須結合現行稅法展開必要的稅務籌劃,如此才能確保整個行業資源優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分析了建筑企業稅務籌劃的4種風險,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稅務籌劃;建筑企業;風險管控;防范措施
引 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快,建筑行業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相關企業數量不斷增多,對經濟運行做出了重大貢獻。建筑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且具有資金結構復雜、資金周轉時間較長、所涉及稅種較為復雜等特點。因此,建筑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較大的納稅風險,若不能對這些風險進行有效地防范,將嚴重阻礙企業的健康發展。
1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及面臨的風險概述
稅務籌劃是指企業在政策法規允許范圍內,通過合理的籌劃手段為企業的應稅業務進行籌劃,減少企業的稅務支出,增加稅后經濟效益。稅務籌劃風險是指企業在納稅籌劃過程中,因對稅收政策理解不準確或者不全面而產生認知誤區,導致企業違反稅法規定進行納稅所產生的風險。稅務籌劃風險具體包括以下內容:政策性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
2影響建筑企業稅務籌劃的問題分析
2.1稅務籌劃過程中全員參與程度低
在稅務籌劃過程中,財務部門是主要的牽頭部門,但是建筑企業的其他職能部門以及基層部門對籌劃工作的配合度和參與度低,全員參與未能實現,導致稅務籌劃方案缺少全面的數據支撐,方案可行性降低。如建筑企業各項合同簽訂前應會同財務人員參與合同談判,審核供應商納稅信用評級情況,審核合同資金支付條款是否符合《稅法》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現金管理條例》的要求,審核發票的開具時點是否合理,同時建立分包結算臺賬,分別登記施工項目、結算期、結算金額、質保金、各種獎罰金、各種抵扣款、已付款、尚欠款等內容,對合同簽訂、付款情況、發票取得情況全過程進行監管管理。
2.2財稅管理人員能力參差不齊
目前負責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財稅管理人員能力參差不齊,大多數人員專業素質過硬,但仍有少數人員在處理稅務籌劃問題方面存在缺陷,導致稅務籌劃工作的效率較低,甚至造成稅務籌劃成本過高情況。
2.3缺乏和稅務機關之間的有效溝通
國家針對建筑行業的稅收政策不斷更新,企業依據政策展開稅務籌劃,而稅務機關未能及時就政策改革向建筑企業宣傳和解讀,導致企業執行政策的有效性降低。另外,建筑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機制不合理,企業的應稅業務籌劃以及政策中關于新產業的優 惠政策等都需要稅務機關指導,但企業對稅務機關在稅務籌劃中的重要性認識不全面,未能及時尋得稅務機關的幫助與支持。
2.4稅務籌劃方案不全面、供應商參差不齊
大部分建筑企業稅務籌劃的核心目標是降低稅負,而忽略了稅務籌劃活動對企業利益產生的影響,導致稅務籌劃方案缺乏全面性和合理性。建筑企業業務環節較多,稅務人員將籌劃重心集中在銷售環節,相對而言,項目立項、規劃設計以及建設環節在籌劃過程中受重視程度不足。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對于經營成本管理、發票取得、稅收風險的管理意義重大,所以對供應商稅務資格的審核、稅收違法事項的征信調查、材料價格比價原則的確認、材料采購的方式的選擇(如業主采購、施工方指定采購)都需要進行稅務管理和籌劃。
3提高建筑企業稅務籌劃水平的優化策略
3.1建立健全稅務風險防控體系
建筑企業應當建立健全稅務風險防控體系。首先,強化管理層以及其他員工的稅務風險防控意識,稅務籌劃與稅務風險防控同步,企業需逐步完善稅務風險管理責任機制,要求全員積極參與配合,將稅務風險防控辦法落實到每個經營環節;其次,健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并編制成冊,要求全體員工遵守制度規范,在日常工作中規范自身行為,減少失誤造成的稅務風險;再者,構建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加強對企業日常應稅業務以及稅務籌劃的監督控制力度,分析稅收數據,并根據企業的經營、利潤等對稅務風險進行定量分析,明確風險等級,對不同等級的稅務風險制定相應的預警方式和應對措施;最后,健全稅務風險管理組織,建筑企業可立足于實際情況,完善內部稅務風險管理組織,比如企業可在稅務管理部門下增設稅務風險管理崗位,或者抽調專業人員組建稅務風險管理團隊,并定期組織稅務人員參與專業培訓,分別從籌劃和風險防控層面進行定向培訓,夯實稅務籌劃和風險管控的人才基礎。
3.2加強對財稅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
財稅人員是決定企業稅務籌劃質量的關鍵,建筑企業應當定期組織財稅人員參與專業培訓,結合稅收政策變化、經營模式變化、應稅業務調整等制定培訓計劃,聘請社會專業人士對企業內部財稅人員進行培訓,針對員工培訓建立嚴格的考核和獎懲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參與,通過考核保證培訓效果,為企業篩選優質的財稅人員;建筑企業還可以不定期邀請稅務專家進入企業召開研討會或者座談會,要求財稅人員參與,在會議中就日常工作中的財稅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共同找出解決之法,并且及時根據稅收政策變化調整稅務籌劃方案。
3.3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保持良好的稅企關系
對政策法規的不同理解及地域差異造成各地稅收征管模式存在一定差異,各地稅務機關擁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建立良好的稅企關系,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合法合規是稅務籌劃的重要前提,所以建筑企業需要對稅收政策的變化保持足夠高的敏感度,及時關注稅收政策變化,與稅務機關做好信息溝通,保證信息對稱,方便企業向稅務機關了解最新的政策變化,在稅務機關的指導下調整稅務籌劃方案,并解決內部稅務籌劃存在的問題和風險。
3.4多角度優化稅務籌劃,推進稅務智能化管理
建筑企業應當基于營改增及稅收新政多角度優化稅務籌劃方法,進行多視角綜合稅收籌劃。如購入固定資產的稅收優惠選擇。項目采購工程機械設備,根據財稅[2018]54號規定,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可根據需要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中,減少當期所得稅成本。應當依托信息平臺推進稅務信息化管理,準確采集應稅業務數據,提高稅務籌劃效率,提升稅務籌劃方案的全面性以及稅務風險防控水平。
4結束語
建筑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項支柱性產業,實行“營改增”有效解決了現階段建筑企業中普遍發生的重復征稅等問題,對于企業稅負減少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建筑企業體量巨大,“營改增”涉及到的范圍非常廣泛的,并且推行的難度也比較大。為保證建筑企業稅務籌劃活動有效進行,必須實施精準的稅務風險策略。
參考文獻
[1]林林.淺析建筑企業預繳稅款業務的涉稅風險管理[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1(3):108-110.
[2]張燕.基于風險管控的房地產企業稅務籌劃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3):21-23.
[3]陳亞楠,陳巖.企業稅務籌劃活動中的風險控制[J].財會通訊,2016(1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