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妮丹 董璐
上海中醫藥大學 201203
乳腺癌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11.6%)及病死率(6.6%)位列女性癌癥的首位,目前乳腺癌患病率呈現年輕化的趨勢[1]。盡管乳腺癌診療水平有了顯著進步,患者的生存期得以提高,然而幸存者的生活質量仍然是醫護人員面臨的最大挑戰[2]。健康素養可以被視為實現理想生活質量的必要工具:其包括閱讀、理解和使用必要信息而獲得醫療保健知識,以維持和促進健康的能力[3]。健康素養良好者較健康素養不良者,對疾病的知曉率更高,并且更傾向于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4]。我國對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有許多,但是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卻鮮見報道,因此本研究試圖去探索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與其生活質量的關系。
1.1 對象 選取對象為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上海市中醫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普陀區中心醫院的乳腺癌住院患者,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進行隨機取樣。發放問卷,由受試者當場填寫問卷及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經病理學或細胞學診斷的首發乳腺癌患者;年齡≥18歲;具有小學及以上的學歷;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排除標準:認知及語言溝通障礙者;并發其他部位的腫瘤;有嚴重的心、肺、腎等實質性器官的病變。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調查問卷 自行編制,其中包括姓名、年齡、教育程度、家庭及個人平均月收入、宗教、婚姻及生育情況、居住類型、家族史、家中從事醫務工作者人數、疾病分期、有無并發癥、患病時間。
1.2.1.2 乳腺癌健康素養評估工具 乳腺癌健康素養評估工具(Breast Cancer Literacy Assessment Tool,Breast-CLAT)是Williams等[5]編制及修訂,由李娜等[6]翻譯及運用。原量表中3個維度35個條目,即癌癥認知6個條目、篩查知識13個條目、預防與控制16個條目,Cronbach'sα系數為0.73。李娜等[6]對該量表進行了翻譯及調試,后量表改為3個維度32個條目,即癌癥認知5個條目、篩查知識13個條目、預防與控制14個條目。由于專家認為癌癥認知維度中的第1個條目沒有針對乳腺癌所以選擇刪除,預防和控制維度中的第33和第35個條目不符合我國國情所以也選擇刪除。專家內容效度為0.82。對長清區崮云湖街道50例乳腺癌術后患者進行預試驗,Cronbach'sα系數為0.85。本研究使用李娜等[6]翻譯及調試的量表,參考其對乳腺癌健康素養的界定標準,每個維度或者總條目回答正確率>75%(正確率=每個維度或者總條目答對條目數/每個維度或者總條目數×100%)則表明該維度或者該患者具有健康素養。
1.2.1.3 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測定量表 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測定量表(Functiond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是由Cella等編制的,該量表原有5個維度36個條目,即:生理狀況共7個條目、情感狀況共6個條目、功能狀況共7個條目、附加關注共9個條目。5個維度及量表總分之間的重測相關系數為:0.82、0.85、0.85、0.85、0.86、0.89,5個維度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4、0.84、0.79、0.83、0.61。萬崇華等[7]根據國情及文化差異對該量表進行了漢化及修訂,FACT-B包括了5個維度36個條目,由生理狀況7個條目、社會/家庭狀況7個條目、情感狀況6個條目、功能狀況7個條目、乳腺癌的附加關注9個條目構成。本研究采用萬崇華等[7]的計分方法,即條目一共分為5個等級:一點也不(0)、有一點(1)、有些(2)、相當(3)、非常(4)。在計分時正向條目按0~4計分,反向條目則為4~0回答選項碼數計分方法。其中Q1~Q7、Q15、Q17~Q21、G1~G3、G5~G9為反向計分。最后的分相加則為每個維度或者總條目總得分,得分與生命質量成正比。
1.2.2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乳腺癌患者及健康素養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評分均選用描述性統計,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乳腺癌患者及健康素養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并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及其生命質量采用相關分析。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影響因素分析選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Spearman相關性分析后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乳腺癌患者及健康素養評分 有效調查人數為142例,年齡范圍為26~72歲,年齡(49.63±10.77)歲。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具備率為15.5%(22例),癌癥認知率為23.2%(33例),篩查認知率為10.6%(15例),預防與控制率為19.7%(28例)。單因素分析發現年齡、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個人平均月收入、居住地類型、家庭史、家庭從事醫療工作者人數、有無并發癥、生育情況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142例乳腺癌患者一般資料及健康素養評分比較
2.2 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 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總分為(110.580±12.457)分,生理健康狀況維度為(23.490±4.024)分,情緒穩定狀況為(20.750±4.322)分,社會家庭健全狀況為(22.280±4.947)分,功能健全狀況為(16.490±5.310)分,附加關注事項為(26.570±3.618)分。
2.3 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及其生命質量的相關性分析 乳腺癌患者的健康素養總分、癌癥認知、篩查知識、預防與控制,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的總分及各維度均成顯著正相關(均P<0.05),所以當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越高時其生命質量也越高,見表2。

表2 142例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及其生存質量的相關性研究(r值)
2.4 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影響因素分析 相關性分析: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率與年齡(r=-0.258,P<0.01)、教育程度(r=0.708,P<0.01)、家庭及個人月收入(家庭月收入:r=0.745,個人月收入:r=0.794,均P<0.01)、居住類型(r=0.453,P<0.01)、家族從事醫療工作人數(r=0.582,P<0.01)。于是把這6個因素設為自變量,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見表3。

表3 142例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影響因素及與其生活質量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3.1 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水平 本調查數據顯示,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水平均偏低。健康素養具備率僅為15.5%,低于李娜等[6]的研究,同時也低于國外的Roh等[8]的研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區乳腺癌患者的患病時間長,或者了解的資源較多等,而國外的起步較早,有較為成熟的工具及其宣傳措施。分析發現癌癥認知率最高(23.2%),篩查認知率最低(10.6%),與乳腺癌健康素養相關研究相一致[5],所以患者對癌癥篩查認知較為缺乏,這就意味著沒有做到早發現。缺乏乳腺癌健康篩查知識是乳腺癌晚期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9]。我國現在一線城市的乳腺癌認知情況總體不容樂觀[10],因此,應對患者的自檢、自我篩查方面的知識進行普及。研究發現患者健康素養與癌癥篩查呈正比,兩者相互影響[11],因此,提高癌癥篩查時也要對健康素養進行全面提升。
3.2 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 本次調查顯示,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維度中功能健全狀況得分最低,為(16.490±5.310)分。乳腺癌患者術后常發生皮瓣壞死、皮下積液、上肢水腫、出血等并發癥[12],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許多不便,所以醫護人員要注意加強術后患者的功能鍛煉能力和告知相關的知識,盡量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情緒穩定狀況分數也處于較低水平,為(20.750±4.322)分。乳腺癌患術后心理狀態普遍較差,抑郁和焦慮評分明顯增高[13]。乳腺癌患者術前會產生焦慮、恐懼、悲傷甚至恐懼的情緒,術后由于化療藥物的影響,患者會出現脫發、惡心、嘔吐等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對患者的生命質量影響極大。所以這個時期醫護人員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發現問題,找到原因,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3.3 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水平及其生命質量的相關性分析 本次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水平與生命質量呈正相關(P<0.01),且健康素養各維度(即癌癥認知、篩查知識、預防與控制)得分與生命質量的各維度(即生理健康狀況、社會家庭健全狀況、情緒穩定狀況、功能健全狀況)得分均呈正相關(均P<0.05)。研究發現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對其生活質量具有正向預測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越高,鍛煉依從性越好[14]。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障礙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術后鍛煉影響到患肢功能,從而影響到患者生命質量。健康素養水平高的狀況下,患者對疾病的重視也會相對提高,自我護理和術后的恢復也會重視,與醫護人員、家人的交流也比較多,所以有利于術后的恢復。健康素養水平低的患者對乳腺癌相關知識的理解是具有局限性[15]。患者在健康素養水平較高的情況下會從各方面學習及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獲取相關的醫療資源,也會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醫護人員也應該積極與患者溝通,幫助理解相關知識,有利于生命質量的提高。
3.4 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水平的影響因素 據表3可以得出,乳腺癌健康素養影響因素有年齡、教育程度、個人平均月收入、家庭平均月收入、家庭從事醫務工作人數、居住類型。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和居住地類型不是乳腺癌健康素養的危險因素。教育程度、個人及家庭收入、從事醫務人員工作人數對于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是正向影響,教育程度較高的女性會主動關注及學習其知識、收入高的女性會有更高的生活質量,對于自身的健康問題較為重視,家庭有從事醫療工作者會提高健康及其自我檢查意識,及時到醫院就診。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明了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水平的影響因素包括:教育程度、個人及家庭收入、家庭從事醫療工作人員人數,且發現了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及其生活質量呈正相關,可以為提高乳腺癌患者健康素養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