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
烏鱧又稱烏魚、黑魚、生魚、財魚、蛇頭魚等,其肉質白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且骨刺少,食用方便,備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是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魚類。該魚抗逆性強,耐低氧,病害少,成活率高,易于養殖,市場暢銷。但烏鱧對餌料要求嚴格,養殖成本較高,所以在養殖經營過程中,必須講究養殖方法,掌握經營技巧,方可實現增收增效。
一、養殖池塘適宜,生態環境良好
1. 選擇適宜水面
烏鱧習慣棲息在水草豐茂的淡水區域,對水溫的適應范圍較廣,在0~40℃的水溫中均可生存,最適水溫為15~30℃。該魚善于跳躍,容易逃逸,水體面積稍大為好,一般在3畝以上,水深為3米,水體溶氧量達到3毫克/升以上。池塘要求水域開闊,便于烏鱧活動覓食;背風向陽,方便烏鱧生活棲息;水源充足穩定,確保取水用水方便;水質良好,避免病害發生;交通便利,方便運輸管理;池塘還要遠離污染,利于烏鱧健康生長。每個池塘應設置單獨的注水、排水口,做好注水、排水口的防逃設施。烏鱧喜歡在水體底層覓食,故池底以軟泥底質為宜,若是水泥池,池底淤泥厚度應保持在10厘米左右。
2. 嚴格清塘消毒
烏鱧放養前必須進行清塘消毒,一般采用生石灰干法清塘,在晴天每畝使用生石灰75千克,全池均勻潑灑,暴曬7天左右,徹底殺滅病原體及有害生物。如果池塘不能排干水,也可帶水清塘,消毒前適當降低水位,每畝池塘按水深1米使用生石灰150千克,全池均勻潑灑,不留死角。
3. 優化養殖環境
盡管烏鱧對環境適應性較強,但養殖環境仍要求保證生態健康,確保品質優質純正。烏鱧喜愛水草繁盛、生態良好的水面,所以每個池塘中要留出1/5左右的水面,用于種植水浮蓮等水生植物,夏季水溫較高時可以遮蔽陽光,利于避暑和躲藏,還可凈化水質,對烏鱧生長有利。每個池塘還要配備發電機、抽水機、增氧機等必備設備。
二、養殖密度合理,放養方法科學
1. 選擇養殖模式
目前常用的烏鱧池塘養殖模式包括合理混養和集約式單養兩種。合理混養是指烏鱧與鰱魚、鳙魚、草魚等常規品種或羅非魚等名優品種進行搭配混合養殖。混合養殖既可以充分利用養殖水體,實現多品種增收,又可以利用烏鱧兇猛的肉食性習性,捕食水體中的野雜魚蝦,減少爭食對象,節約養殖飼料。集約式單養是利用池塘條件進行烏鱧單品種高密度養殖。無論混養還是單養,都要求魚種品種優良,優質品種相對于普通品種性狀穩定、生長速度快、抗病抗逆性強,并且群體產量高。在選擇養殖品種時,一定要來自正規的烏鱧良種繁殖場,要求規格整齊,鰭條完整,體質健壯,體色純正,游動有力,體表無傷。
2. 控制養殖密度
烏鱧放養密度要根據水源狀況、水質條件、餌料來源及養殖模式等情況科學把握。如果是主養其他品種的池塘,每個池塘可以搭配5~7厘米的烏鱧種40~80尾,經過半年時間個體能夠長到0.5千克左右,每畝產烏鱧成魚20~30千克。如果是主養烏鱧的池塘,可以每畝放養8~10厘米的烏鱧種4 000~6 000尾,年畝產量達到300~400千克。如果水源、水質條件好,餌料魚來源充足,可以適當加大放養密度。
3. 把握放養方法
放養烏鱧種前要對魚種進行消毒,以免攜帶病害進入池塘,一般使用3%食鹽水液進行15分鐘的浸體消毒。魚種放養前要按常規方法進行試水,確保水體安全后方可放養。混養時,烏鱧可以適當遲放,且放養規格盡量比主養魚略小,以防烏鱧捕食主養魚。單養時,同一池塘放養烏鱧種的規格要基本一致,避免互相殘殺。在養殖過程中,可多次拉網篩選,大小分養。
三、餌料投喂精細,飼養方法合規
1. 掌握攝食習性
烏鱧屬于肉食性魚類,性格兇猛,習慣在天然水域中捕食小魚蝦及各種小型水生動物。人工飼養時,喜以各種動物鮮體為食,也攝食人工配合餌料。因此在烏鱧養殖中,要根據餌料來源適當選擇小型野雜魚等新鮮動物性餌料,也可以選擇人工配合餌料,一般由魚粉、米糠、餅粕、玉米粉等原料配合而成,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要求高于40%,注意使用正規飼料生產廠家生產的專用配合餌料。
2. 強化科學投喂
烏鱧要求定質、定量、定時、定點進行投喂,在池中搭建專門的餌料臺,根據氣候、水溫、環境等因素把握并及時調整投喂量。在天氣好、水溫適宜的季節,要加大投喂量,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為魚體總重的3%~5%;在魚類生長的黃金季節,每天可投喂3次,投喂量提高到魚體總重的5%~10%;而在水溫較低的季節,投喂量則控制在魚體總重的0.5%~1%;在冬季,烏鱧一般不吃食。需要注意的是,投喂時要堅持少量多次和八成飽的原則,以魚種不再上餌料臺吃食為度,避免造成浪費。
3. 注重投喂方法
烏鱧生性兇殘,如果食物不足或放養規格大小相差懸殊時,有自相殘食的習性,故在強化投喂、確保吃飽的情況下,要及時進行分養,保持存池規格基本一致。投喂的餌料魚要求新鮮可口,并經過嚴格消毒,杜絕投喂變質餌料。投喂量應根據當日的天氣、水溫、活動等情況及時靈活把握。
四、注重日常維護,加強養殖管理
1. 堅持日夜巡塘
每天早晚堅持巡視池塘,了解水情魚情,及時排除隱患和解決突發事件。池塘周邊要確保整潔安靜,環境優良,避免人畜進入養殖區域,干擾魚類生長,減少魚類應激反應。要保持池塘日夜值守,注意防逃,減少魚類損失。
2. 定期調節水質
定期換水是水質調節的常用方法,可根據池塘實際情況,每個月或半個月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3左右。也可使用增氧機調節水質,在池塘水質較差、溶氧量不足時及時開機增氧。
3. 嚴格防治病害
平時加強消毒,除了池塘清塘、魚種消毒外,生產工具、生產場地、水草等青綠飼料也要進行經常性消毒,防止攜帶病害進入池塘。養殖過程中,注意對池塘水體定期消毒,可全池定期潑灑生石灰溶液。在魚病流行季節,可以采取藥物預防、藥餌拌喂、生物調節等方法做好魚病防治。烏鱧發病時,要及時請教專業技術人員摸清癥狀,對癥下藥,做好診治。
五、創新經營策略,做好產銷對接
1. 適時均衡上市
烏鱧屬于兇猛的肉食性魚類,規格不一時會相互殘殺,所以每隔1個月左右拉網起捕,捕大留小,也可適當補放,適時分養,待價而沽。在農貿市場設立專門的鮮活銷售網點,定期送貨,及時供應,源源上市。與超市、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等目標市場建立長年供貨關系,確保質量,優質服務,穩定上市。
2. 注重靈活經營
烏鱧養殖要突出融合發展、靈活經營,可以與農業種養結合,充分利用土地、肥料、飼料等降低養殖成本,增加綜合收入。烏鱧也可以與其他魚類混養,充分利用水體,實現多品種增收。烏鱧養殖還可以與休閑、游樂、康養相結合,借助養殖場,以適度開發漁業休閑、垂釣、康養、娛樂、體育、賽事、科普、觀賞等特色項目實現增收。
3. 打造特色品牌
在經營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宣傳自己的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烏鱧以營養豐富著稱,是病后康復者和體弱多病者的補品,尤其是手術后食烏鱧,可以去瘀生新,補血收斂,促進傷口愈合,養殖場所可利用此特色優勢開發烏鱧特色餐飲、食療品牌。烏鱧以肉質白嫩、味道鮮美而成為“魚中珍品”,可以開發 “生鮮財魚片” “財魚水餃”等特色菜品實現加工增收。烏鱧又稱財魚,有發財魚之美譽,十分契合人們追求品質生活的心理,既可以擺上年飯餐桌,佐酒言歡,又可以加工包裝成時尚禮品,逢年過節,饋贈親朋。
(作者聯系地址:湖北省英山縣溫泉鎮東門街37號縣水產中心 郵編:43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