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南平市種子站,福建南平 353000)
復合肥與單一元素肥料相比,其養分含量更高且更全面,單次施用可滿足多種養分需求;物理性狀好、副成分少;可大幅降低勞動強度,能實現省肥、省工、低污染、高效且增產的目的。為了幫助農民更科學、合理的使用肥料,增加水稻種植產量、提高經濟效益,本文挑選了4種復合肥展開水稻施肥中的肥效對比試驗,以期將合理有效的依據供于農民,指導他們科學選擇肥料。
試驗時間為2020年6—10月,選擇某省土壤為武夷灰黃泥土的田地作為試驗地點,有機質35.9 g/kg、有效磷23.0 mg/kg、堿解氮203 mg/kg、速效鉀117 mg/kg,pH 5.3,水稻為前茬[1]。該田塊排灌交通便利,且地勢平坦。
本文選擇中稻品種谷優676作為本次試驗中的水稻品種,選擇52%洋豐復合肥、46%史丹利復合肥、45%民星復合肥、25%百事特復合肥作為供試肥料[2]。
本次試驗進行了A~E等5個處理的設計,其中A、B、C、D分別為52%洋豐復合肥、46%史丹利復合肥、45%民星復合肥、25%百事特復合肥,而E為空白對照[3]。選擇隨機區組的方式排列試驗,重復3次,小區面積20 m2(長6.6 m、寬3 m),共計15個。各個小區間做高25 cm的田埂隔離,同時包裹厚塑料薄膜;單灌單排,規避串灌串排[4]。以本地種植戶施肥習慣為根據確定施肥量,75 kg的25%復合肥為標準施肥量,每畝施加總量相等的氮、磷、鉀,以70%基肥、30%追肥比例施肥。
不同處理中,每畝基肥、分蘗肥、純N、P2O5、K20的用量方面,A處理分別為25.3 kg、10.8 kg、7.94 kg、3.61 kg、7.22 kg;B處理分別為28.6 kg、12.2 kg、7.75 kg、4.08 kg、6.94 kg;C處理分別為29.2 kg、12.5 kg、6.26 kg、6.26 kg、6.26 kg;D處理分別為52.5kg、22.5 kg、9.75 kg、3.75 kg、5.25 kg;E處理均為0。
5個試驗處理僅在施肥品種方面有差異,栽培管理及農事操作相同。每個小區分為17行,34株/行, 1.23萬蔸/667m2[5]。5月初至6月底初完成催芽、播種、施基肥、移栽、施分蘗肥等,8月中旬防治稻曲病、紋枯病等,9月中旬收獲。
整個試驗操作中,僅有施用肥料品種及量方面存在差異。移栽水稻后,管理不同小區水位時,小區內水位高度需高出小區外,且維持中低水位。施基肥和追施分蘗肥時,要控制田間水位為低水位,這樣能避免肥料由于大雨或暴雨天氣而出現流失的情況。大雨或暴雨天氣時,應當盡快前往田間查看水位情況,以免出現倒灌或漫灌等。
根據表1得知,A、B、C、D四個處理中,最高苗、穗長、株高、穗總粒數和實粒數及千粒重等方面,均高于空白對照處理,這也表明了在水稻生長及產量中,施肥能發揮有效的促進作用[6]。A、B、C、D四個處理中,分蘗最強和最弱的分別為A和D;成穗率方面,最高為處理A(72.14%),最低為處理B(57.86%);穗長和株高方面,四個施肥處理基本上沒有太大差異;穗總粒數與實粒數方面,四個施肥處理中,最高的為D處理;五個處理中基本上都維持了約92%的結實率,彼此間不存在太大差異[7];四個施肥處理中,千粒重之間基本相同,其中最高的為D。之所以處理A能增強水稻分蘗是因為氮元素用量高,而處理D分蘗力雖然較弱,但卻有著較高的穗總粒數與實粒數、千粒重及結實率,是因為鉀元素用量高,能增加干物質向籽粒的運轉,能加快水稻生育后期生長速度,有利于水稻產量的提高。

表1 經濟性狀對比
根據表2不難發現,A、B、C、D四個施肥處理中,與空白試驗處理對比,實現了35.48%~49.08%的增產,兩組之間有著相當明顯的產量差異[8]。其中,A處理有著最高的產量,每畝產量達到646.7 kg,與其他三個施肥處理相比實現了1.63%~10.04%的增產。

表2 產量對比
本次試驗中,參試的52%洋豐復合肥、46%史丹利復合肥、45%民星復合肥、25%百事特復合肥這4種復合肥市場價格分別為3.5元/kg、4元/kg、2.4元/kg、1.4元/kg。稻谷價格為2.5元/kg。產值減去投入復合肥成本后即可獲取經濟效益。
A處理中每畝投入復合肥成本126元,收獲1556元的產值,經濟效益為1430元;B處理中每畝投入復合肥成本163元,收獲1591元的產值,經濟效益為1428元;C處理中每畝投入復合肥成本100元,收獲1469元的產值,經濟效益為1369元;D處理中每畝投入復合肥成本105元,收獲1617元的產值,經濟效益為1512元;E處理中未施加復合肥,無需考慮該方面成本,最終收獲1085元的產值,經濟效益為1085元。由此不難發現,施加復合肥的A、B、C、D處理中,與未施加復合肥的E對照組相比,高出了345~427的經濟效益。而施加復合肥的4個處理中,D處理經濟效益最高、C處理最低,兩者相差約140元。而A、B處理的經濟效益基本持平。
綜上所述,水稻種植中,通過適當的施肥有利于水稻生長速度的加快和產量的提高,基本上能夠維持不低于30%的增產效果。上述4種復合肥的使用中,5%百事特復合肥能夠增強水稻分蘗、大幅提升產量,能夠實現每畝1.63%~10.04%的增產;52%洋豐復合肥能提高水稻穗總粒數、實粒數、千粒重和結實率,25%百事特復合肥能獲取最顯著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