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玲,汪 源,陸其通,陳 芹,夏正鳳
(1.東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江蘇東海 222300;2.揚州大學農學院,江蘇揚州 225009)
東海縣草莓種植歷史悠久,是黃川、石榴等鄉鎮農民致富的主要經濟來源,也是東海縣農業發展的優勢農產品,但近年來,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施肥結構,造成部分農田肥料用量不合理,與新時代提倡的綠色發展理念不相適應。日光溫室化肥的大量使用雖然能夠獲得高產,但往往造成農產品質量下降,同時造成土壤板結、鹽漬化嚴重,土壤結構、有機質含量降低,不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1]。氮肥用量過高和施用方法不科學,造成氮肥流失,農田水系受到污染,富營養化,水質下降[2]。探明區域化肥減量的有效途徑非常重要,本試驗研究就是在一定量基肥的基礎上,對追肥中氮肥施用量進行研究,探明在草莓種植上氮肥減量的可靠途徑,為大面積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試驗地點為東海縣黃川鎮演馬村草莓科技園溫室大棚內,草莓品種為紅顏。常規基肥為45%復合肥(15-15-15),追肥供試肥料原料為尿素(含N 46%)、過磷酸鈣(含P2O514%)、硫酸鉀(含K2O 50%)等三種單質肥混配,施肥方式為水肥一體化滴灌。
試驗設7個處理,試驗設3次重復,隨機區組設計,小區面積20 m2,處理1:空白對照(CK1),不施用任何肥料,產量為基礎地力產量;處理2:常規施肥(CK2),常規基肥+滴灌追肥(施純N 7.5 kg/667m2);處理3:追肥減氮10%,常規基肥+滴灌追肥(施純N 6.75 kg/667m2);處理4:追肥減氮15%,常規基肥+滴灌追肥(施純N 6.375 kg/667m2);處理5:追肥減氮20%,常規基肥+滴灌追肥(施純N 6.0 kg/667m2);處理6:追肥減氮25%,常規基肥+滴灌追肥(施純N 5.625 kg/667m2);處理7:追肥減氮30%,+滴灌追肥(施純N 5.25 kg/667m2)。各處理基肥(常規)統一為施純N 7.5 kg/667m2、P2O57.5 kg/667m2、K2O 7.5 kg/667m2,追肥用量除氮肥不同,磷鉀肥相同均為P2O57.5 kg/667m2、K2O 7.5 kg/667m2。
試驗時間為2019年9月5日至2020年6月5日,試驗田土種為黑土,有機質24.83 g/kg、全氮1.78 g/kg、有效磷45.99 mg/kg、速效鉀90 mg/kg和pH 5.94。2019年9月4日施肥基肥、耕地、起雙行壟,2019年9月5日移栽,行距20 cm、株距20 cm,栽6670株/667m2,每小區定植200株。試驗個處理施肥從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分10次滴灌追肥,其它田間管理與農民習慣相同。每個試驗小區定點20株進行考查,2020年6月5日草莓果實采收結束。
通過對每個處理小區草莓單株結果、單果重等調查(表1),處理1株果數最少,處理4最多,隨著減氮率增加,株果數有減少的趨勢;單果重,處理1(空白對照)最小,常規施肥處理單果中最大,處理3~處理7隨氮肥用量遞減單果重降低。小區產量處理1明顯低于各施肥處理,處理4產量最高,處理3與處理4最為接近,其余減氮處理均小于處理4。

表1 氮肥減量不同處理對草莓產量結構的影響
對每個處理每個小區草莓結果分期分批采摘稱重,統計每個小區產量(表2),產量結果表明,不施肥的對照產量最低,施肥各處理的產量均明顯高于不施肥處理對照(處理1),減氮處理以減氮15%(處理5)產量最高,追肥減氮15%以上產量隨著減氮率增加而減少,減產幅度在0.28%~7.29%之間。說明常規施肥氮肥用量偏高,高氮并不高產,隨著氮肥用量遞減反而產量出現遞增,當遞減的一定量時,氮肥不足,產量開始下降。因此,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化肥減量存在加大空間。

表2 氮肥減量增效展示試驗不同處理對草莓產量結果的影響
通過對各處理投入、產出進行調查分析(表3)看出,處理1產投比最小為2.96,處理2和處理3產投比最大為4.70。凈收益處理1最小為15672.83元,處理3最大為30358.46元。處理3的產量、產值、產投比、凈效益居第一位。從產量和經濟效益綜合分析,較農民常規施肥追肥減氮10%最為適宜,減氮過多反而造成草莓減產導致經濟效益下降。

表3 不同處理的投入與產出情況
本試驗針對農業生產中化肥用量偏高的現狀,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設置了空白對照及追肥中氮肥不同比例的減量處理,氮肥的不同施用量對各處理草莓的單株結果數、單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土壤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施肥處理較不施肥對照增產顯著,隨著追肥減氮率的提高,草莓產量呈下降趨勢。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增產施肥、經濟施肥、環保施肥”的要求[3],開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行“精、調、改、替”四字方針[4],逐步將過量、不合理施肥的面貌改正過來。大力發展測土配方施肥,實施精準施肥,通過測土化驗,針對土壤養分狀況、種植制度等科學制定施肥配方,做到有的放矢,減少化肥不必要的施用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