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利
【摘要】因保險行業內業務競爭愈演愈烈,部分保險公司在承保時,大開方便之門,在未能收集齊全工程合同文件、工程量清單等詳細資料情況下,匆忙出單承保。如后期客戶未出險,則客戶可充分享受購買保險時的方便快捷;但一旦出險,進行保險索賠時,因投保材料缺失或效力不足,案件常常陷入僵局,甚至因爭議金額過大,走向曠日持久的訴訟。
本文結合實際案例,闡述在工程險索賠中,投保資料有缺陷情況下,協助索賠、修補缺陷的方式方法,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工程保險;索賠;鐵路工程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209
1、承保情況
中鐵X局某鐵路工程在A保險公司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險和第三者責任險,物質損失部分保額:RMB 516,100,000.00。
保險期限:自2015年7月31日零時起至 2019年5月31日24時止。
免賠額:橋梁、隧道工程:每次事故絕對免賠額RMB300,000元或損失金額的10%,兩者以高者為準。
保單特別約定,對保險責任造成的臨時設施、周轉性材料及模板等的損失負責賠償
特殊狀況:被保險人投保時,未向保險公司提供正式的工程量清單。
2、案情簡介
2016年6月01日被保險人工地遭受暴雨,施工工地被暴雨引起的山洪沖刷造成主材鋼筋、地材、以及其他施工材料和周轉材料損失,同時洪水沖毀工點大量臨時建筑。
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對此本次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提出索賠,報損金額為人民幣13,128,741.61元,其中一分部(四個工區)索賠金額12,303,983.80元;二分部(四個工區)索賠金額435,708.25元;三分部(三個工區)索賠金額389,049.56元。
3、案件處理
3.1查勘準備階段發現問題
承保資料缺失,無有效的工程量清單。
保單中記錄保額RMB 516,100,000.00,而實際該工程標段總造價達13億余。依據保單及工程合同,足額率僅為40%,嚴重不足額投保。
3.2初勘發現問題
該工程為指揮部統管三個項目分部,三個項目分部歸屬于中鐵X局不同的子公司,共同由指揮部購買保險。整個工程造價13億,由局指揮部分給三個分部,每個分部負責的工程總造價不同,但相差不大。
砂石材料集中存貯,供不同的單位工程使用。
臨時便道由多個單位工程共用。
3.3疑難點
(1)現有資料表明,項目為不足額投保,足額率低,對被保險人不利。被保險人表示其在承保時為選擇性投保,但無有效佐證資料。如何還原真相,恢復被保險人投保本意,維護其合理利益?
(2)三個項目分部、11個工區,如何快速查勘定損,幫助被保險人快速復工?
(3)如果為選擇性投保,共用的材料、臨時設施(工程),如何分劈?
4、本案處置策略
4.1現場查勘,快速同步固化損失數量
(1)每個項目分部安排一組查勘人員,三個項目分部同步查勘,統計損失。
(2)涉及共用的材料、臨時設施(工程),查勘記錄中明確記錄其服務工程。
(3)材料損失,現場限時收集資料;結合場地大小等,鎖定最大存儲材料用量。
(4)僅固化損失數量,暫不關注單價,由各項目分部蓋章簽認損失項目及數量表。
4.2核實投保情況,三組人員同步約談
(1)同步告知不足額投保情況,足額率僅為40%;如按照此比例賠付,賠償金額有限。
(2)記錄各分部反映情況,三個分部反饋信息相互印證,還原真相。
(3)要求各分部與指揮部溝通,蓋章確認各自投保情況,完善承保資料,恢復投保本意。
4.3培訓宣導核責定損原則,統一賠償原則和標準
保險案件的處理,常因信息不對稱、專業知識不匹配等原因,導致各方相互猜疑,對結果互不認同;最終案件處理進程緩慢,被保險人的感受差,認為“承保容易、索賠難”。 本案投保階段已有缺陷,為避免更多爭議,采取“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在處理案件之處,便進行培訓,明確核責定損等原則,并統一標準,化解項目分部之間的猜疑。
(1)結合保單講解保險責任判定方法
(2)結合保單告知損失確定依據
(3)結合工程相關文件,明確大小臨劃分
(4)根據臨近月份進度產值對共用材料進行分劈
5、本案處置詳情和結果
5.1實際投保情況
通過調查,該標段包含路基長度4.27km,橋梁10座,隧道9座,涵洞15座,但被保險人進行了選擇性投保,僅投保3橋(A左線大橋、B左線大橋、C車站雙線中橋)2隧(D隧道、E隧道)。另外,大臨未投保。
5.2 保險責任核定結果
本次暴雨、洪水事故中受損項目為全線工點施工主材、周轉材料、臨時設施等,但因其選擇性投保,故針對已投保的3橋2隧范圍內的項目保險責任成立,未投保項目無法獲得賠付。
5.3 損失核定原則
(1)根據保險合同,在投保清單3橋2隧范圍內的項目,屬于保險標的。
(2)根據設計圖紙、施工方案、現場測量估算等定量,清單項目單價、采購合同價等定價。
(3)根據鐵道部文件《關于發布<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概(預)算編制辦法>的通知》(鐵建設[2006]113號)中規定的內容[1],區分大小臨。故屬于3橋2隧的小臨設施為標的,大臨設施不屬于標的。
(4)被保險人報損施工機具、小型機具、生活用品、零星料具等,未特約承保,不屬于保險標的,無法獲得賠付。
5.4共用工程、設施分劈方法
投保清單范圍內標的和范圍外不屬于標的工程共用的臨時設施按照單位工程數量來分劈,比如2工點由D隧道和X隧道共用(D隧道為標的,X隧道不屬于標的),屬于標的需賠償的臨設按照總損失的50%計算。工點的材料損失按照5月進度價值比值進行分劈,如2工點D隧道和平導在5月的總產值占到2工點總產值的75%,故材料損失按照總損失的75%計算。
5.5 案件處理結果
本案查勘損失統計情況:一分部核定金額4724253.12元;二分部核定金額435708.25元;三分部389049.56元;合計5549010.93元。根據以上核損原則和方法,對共用項目進行分劈,剔除非標的后,最終賠付305萬元。
本案保險公司查勘投入人員5人,9個工日;溝通談判3人,6個工日;自出險至達成賠付意向,僅用20個工作日。本案通過有效的規劃,避免了案件成為懸疑案件,又高效的完成案件處理,成為行業內一筆經典案例。
總結:
本案通過策略性的三組同步快速查勘,固化三個項目分部的損失情況、獲取真實有效的投保情況,彌補承保時的缺陷,避免案件成為懸疑案件。在案件處理過程中,細致的查勘伴以統一的核損原則和方法,高效結案,獲得客戶贊許;被保險人、保險人、保險中介,三方互信溝通,從程序上保證公開、公平、公正, 維護清潔市場的同時切實保障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關于發布<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概(預)算編制辦法>的通知》(鐵建設[2006]1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