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基層民警呂建江,2004年從部隊轉業到公安機關,從警13年一直扎根基層崗位。2017年12月1日,他因勞累過度、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47歲。
地處西北的磑子壩小學,簡陋的教室里,支教老師趙義給孩子們講述外面的故事,他把外面的世界帶到這里,給孩子們知識和希望。
“95后”焊工寧顯海,奪得了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的金牌,榮譽背后是無數個日夜的堅守訓練,以及臉上、手臂上、身上落下的累累傷疤;“90后”北大學生宋璽,自愿入伍,每天堅持高負荷訓練,最終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五批赴亞丁灣護航編隊里唯一的一名女陸戰隊員;在拉薩西南方向600多公里處的玉麥,卓嘎、央宗姐妹和她們的父輩、子輩放牧巡邊、守護國土,堅守著最平凡的生活;在黃海前哨開山島,王繼才夫婦堅持每天升國旗、巡島、護航標、寫日志,守島32年……
在中國,像這樣的“平凡英雄”還有很多。有一直“在路上”的公交司機,有與紅綠燈為鄰的值勤交警,有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還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奮戰在防控一線的各行各業的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凡的人生。
縱深剖析
1.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不凡是生命的追求
平凡因奉獻而偉大,平凡因堅守而崇高,平凡因勇敢而偉岸。“偉大的靈魂,常寓于平凡的軀體。”許許多多無怨無悔、傾情奉獻的無名英雄,在平凡崗位上鑄就生命的精彩華章,照亮了道德星空,樹起了時代標桿,挺直了民族脊梁。每一個平凡的奮斗者,都是卓越的追夢人。
2.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
偉大與英雄不是憑空而來的,無不以平凡工作為依托、以平凡勞動為根基。平凡與偉大的辯證哲理就在于: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項小事做好就是大事業;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身處新時代,我們更應懂得以夢想堅守平凡、以奮斗創造不凡的價值。只要有追求、有闖勁、勇于奮斗,任何人都可以在夢想的舞臺上展現人生價值。
3.“垂大名于萬世者,必先行之于纖微之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各行各業勞動者的辛勤付出。當每一個平凡生命的創造精神、奮斗韌勁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涓滴之水匯聚成不可阻擋的時代洪流,中華民族的逐夢征程將所向披靡,新時代中國的前途將不可限量。
任務驅動
1.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平凡的生活也會變得不凡
對許多人而言,日常生活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大都是平平淡淡的“小事”。然而每一件“小事”,都可能關系到別人的期待和盼望。因此,把每一件“小事”都放在心間,把每一分付出與努力都用在“小事”上,“小事”也會散發光芒。我們青年人要立足于每一件小事,從日常生活做起,認真對待,持之以恒,讓平凡的生活變得不凡。
2.只要有夢想、敢奮斗,每個人都能書寫自己的不凡人生
為夢想去奮斗,這是所有奮斗者的無悔追求,也是成就不凡人生的必然之路。在年輕人奮斗不息的青春中,只有堅守、奉獻、奮斗,才能用平凡生活里的點滴成果創造出不平凡的人生意義和社會價值。
在我們的成長中,或許有很多波折與磨礪,但風雨過后,留下的少年意氣與精神氣質,終將化為絢麗彩虹,成就我們的不凡人生。對青年人來說,“奮進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讓我們腳踏實地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一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而拼搏,共同譜寫新時代的壯麗凱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多方觀點
疫情面前,于平凡中書寫不凡
◎陳明菊? 楊 陽
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也是一場總體戰。抗擊疫情,不僅要遏制病毒傳播,而且要在這個過程中保障城市平穩運轉、群眾安心生活。為此,不少人挺身而出,在一個個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情。
外賣小哥把食品送到醫院門口,轉運車司機多運載幾趟病人,蔬菜采購員多協調一些菜品,快遞小哥、保潔人員不辭辛勞地工作,為千家萬戶帶來方便快捷的服務和干凈衛生的環境。這些奮戰在我們身邊的平凡人,鑄就了一道鋼鐵長城。任何時候,任何崗位都不普通,只要奮戰在前都值得致敬。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沖在一線,每一個“小我”,都在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貢獻自己的“大愛”。是的,我平凡,但我不甘于平凡,我也有“巾幗不讓須眉”的擔當和情懷,也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風骨,嚴防嚴控,任重道遠,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路上。
(摘編自“人民網”2020年2月15日)
“最美奮斗者”詮釋平凡崗位的不凡奉獻
◎胡 輝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生活中的一飯一蔬,離不開辛勤耕耘的農民;孩子們健康茁壯成長,離不開教師們的諄諄教誨;便捷舒適的出行,離不開司乘人員的堅守崗位;守護歲月靜好,離不開用生命和熱血筑牢安全“防線”的消防員和軍人們……生活因奮斗而更精彩,正是因為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奮斗,才有了我們今天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才有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偉大,來自平凡崗位的不凡奉獻。是他們熱愛事業、精益求精、甘于奉獻的可貴品質,才讓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脫穎而出,創造出了不凡的成績。大家的職業或許不同,崗位或許有別,但只要勇于堅守、甘于奉獻,每一份平凡的工作,都能創造不凡的社會價值;每一位平凡的人,都能書寫不凡的人生華章。
(摘編自“央視網”2020年7月23日)
在接受平凡中,走向不平凡
◎毛建國
人生而平凡,天賦異稟的是極少數。大多數人的一生,終將是平凡的。周國平說過:“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么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認識平凡,并不是甘于平凡。平凡不是平庸,平凡是一種形態,是對自己和生活真相的清醒認識,哪怕身處困境,依然有著一顆陽光而進取的心。所以,要接受平凡,但不能甘于平庸。平凡與不平凡,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人生哲學命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認識自己的平凡,在接受平凡中走向不平凡。
(摘編自《北京青年報》2020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