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慶一所醫院的兒科門診,出現了一群“新朋友”。他們身著卡通服裝,有的戴著紅鼻子,有的頭頂五彩繽紛的假發,特別引人注意。原來,這是專門逗來看病的孩子開心的醫護人員。小朋友們因為害怕,在打針時一直哭鬧,“新朋友”給他們一顆“擁有勇氣”的水果糖,小家伙們也立刻變得配合起來。
多維解讀
1.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面對身體上的病痛,患者難免感到害怕和孤獨。治療過程中,有了“卡通朋友”的陪伴和鼓勵,孩子們就有了精神上的支撐,心中的不安便減少了。正如醫學名言所說,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在做好診療工作的同時,醫護人員專門拿出時間精力,在安慰患者上想辦法,減輕他們心理上的負擔,傳遞出濃濃的愛意。
2.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一些看似普通的舉動,于己而言可能是小事,于對方而言卻充滿理解和體諒。這種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善意,就像暖手爐,事情雖小,卻能為你我驅散寒涼。助人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
拿來就用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百花齊放才有春光滿園。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安慰、體諒他人,從“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