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 劉晶東 王正風 疏雅慧
1014.2萬kW!4月4日12時15分,安徽電網新能源最大發電出力首次突破1000萬kW,新能源(風力、光伏)消納利用率100%,占當時用電負荷比例46.7%。這一里程碑節點,是安徽電力系統在服務安徽綠色發展中,走出的堅實且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
近年來,安徽新能源發電快速發展。“十三五”期間,安徽風電裝機由“十二五”末的135.5萬kW,增長至411.7萬kW,光伏裝機由120.8萬kW增長至1369.6萬kW(其中扶貧光伏電站容量為242.3萬kW),分別增長3倍和11.3倍。截至2021年3月底,安徽全社會風電、光伏總裝機容量達到1875.8萬kW,占安徽省內機組發電裝機容量三成。
面對新能源發電出力連創新高,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認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國家電網行動方案,通過優化開機方式、常態化啟動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爭取網調和兄弟省份支持、安排非統調電源及儲能參與電網調峰、強化能源互聯等方式,克服困難、協同發力,積極做好安全消納,以實際行動踐行新發展理念,悉力服務清潔能源發展。
隨著新能源的大規模并網,合理安排火電機組開停機方式是電力調度運行中的關鍵的一環。在重要節假日等新能源消納難度較大的時段,安徽電網調度部門通過安排火電機組最小開機方式,增加安徽電網午間等新能源發電效率較高時段的消納能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底,安徽省調有3438萬kW火電機組具備調峰能力。此外,國網安徽電力調度還組織各市、縣供電公司加強對轄區內小電源的調度管理。這些電源側機組具備的調峰能力在助力新能源消納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安徽省池州市境內的大型漁光互補光伏電站
然而,火電廠增加調峰啟停次數以及調峰頻度、深度,也提高了火電廠本身運行成本。因此,在開展火電機組深度調峰同時,市場化機制的健全不可或缺。在政府主管部門的主導下,經多方協調,2019年10月1日開始,安徽啟用了“安徽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
“安徽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能夠給予深度調峰火電機組適度補償,這樣一方面提升火電機組參與電網調峰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調動了火電廠開展機組靈活性改造的主動性。”國網安徽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負責人介紹。
據悉,安徽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由具備提供有償調峰能力的發電機組申報價格,市場確定中標機組。市場采用“日前報價、日內調用、實時出清”模式。通過市場價格信號引導發電機組提供有償調峰輔助服務,促進發電機組技術改造,提升系統的調節能力。
以2021年2月為例,當月,安徽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深度調峰市場啟動17次,最大調峰電力達到185.83萬kW,總調峰電量達到4591.86萬kWh。通過網、廠雙方的齊心協力,有效促進了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消納。
風能、光能等新能源是一種隨機性、間歇性的能源,發電穩定性和連續性不足,這就給新能源并網后電力系統實時平衡、保持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抽水蓄能電站具有啟動靈活、爬坡速度快等常規水電站所具有的優點和低谷儲能的特點,相當于一個大型的“充電寶”,可以很好地緩解新能源發電給電力系統帶來的不利影響。對此,國網安徽電力積極發揮安徽抽水蓄能電站的作用。
“上級電網利用省間負荷特性差異開展互濟支援,由此,安徽與兄弟電網進行抽蓄機組電力優化,午間增加了抽水負荷,提升了新能源消納空間。”國網安徽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調度計劃處負責人介紹。與此同時,在皖北有16家風電廠主動配置了合計19.5萬kW的儲能設施;國網安徽電力也同步開展新能源發電大發時段的充電,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消納空間。
確保新能源平穩消納,除了安排儲能設施進行充電,加強電網間的互聯互通、協調互濟也尤為重要。為此,國網安徽電力積極爭取華東支援,利用大電網互聯優勢,爭取達成日內交易,在午間新能源大發時段增加安徽電網電力外送規模,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消納。
目前,國網安徽電力還持續與政府能源主管部門保持匯報溝通,優化新能源發展規劃和裝機時序,并制定《安徽電網新能源消納調度運行保障預案》,建立健全相關政策體系,助力安徽省科學有序地開展相關新能源消納保障措施。

供電員工在安徽鳳陽縣一處光伏電站進行巡檢
回首“十三五”,從2016年1000 kV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投運(該工程與2013年投運的淮南—浙北—上海1000 kV特高壓線路一起形成華東特高壓交流環網),到2019年±1100 kV昌吉—古泉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標志著安徽電網正式進入特高壓交直流混聯時代,一舉成為“樞紐型、綜合型”的能源互聯網重要節點。
以特高壓電網發展為代表,五年來,安徽電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2億元,投產220 kV及以上變電站76座,變電容量增長66.2%,實現市域500 kV變電站全覆蓋、縣域220 kV變電站基本全覆蓋,城鎮35 kV及以上變電站覆蓋率達96%。
國網安徽電力持續加強跨省跨區骨干能源輸送通道建設以及促進區域新能源消納的配用電網絡建設,實現區域間資源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在能源消費側,在政府主導下,國網安徽電力也不遺余力推進電氣化,助力新能源消納,為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做實服務。
以六安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例,截至2021年2月,國網安徽電力已在六安市建成公共充電站28座,公共充電樁156臺。2021年,國網安徽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在六安市還計劃建設15座充電站。
未來,國網安徽電力還將開展新能源儲能配置標準、可控負荷以及虛擬電廠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在政府相關支持性政策框架下,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