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江蘇盱眙縣供電公司 錢成剛
本刊記者 傅雅琪
盱眙縣,是江蘇省淮安市下轄縣,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淮安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澤湖南岸,境內集平原、丘陵、河網、湖泊于一體,環境優美,生態良好,2016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因境內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新四軍軍部紀念館,素有“蘇北九寨溝”之說的鐵山寺森林公園,這里一直有皇色、紅色、綠色“三色旅游”強縣之美譽。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5.3億元,城鎮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41260元、19750元,市對縣考核位居全市前列。
淮安三新供電服務有限公司盱眙分公司(以下簡稱盱眙供服新)576名員工分布在16個供電所,奔走在3個街道、10個鎮2480 km2的土地上,服務總人口80.4萬、戶數26萬。
2020年,盱眙供服僅發生投訴4起,其中不屬實2起,比上年同期的12起壓降達66.67%,13個供電所保持服務零投訴,為國網盱眙縣供電公司萬戶投訴率(0.285)在淮安市最低作出了顯著貢獻。2家供電所躋身國網月度同期線損百強所,3篇文章入圍省公司典型經驗匯編。承擔的盱眙縣茶場精準扶貧并電氣化示范項目,入選“能源—高質量發展及扶貧成果案例庫”以及“國網扶貧案例庫”。在全市111家供電所同業對標中,前三十強供電所盱眙占11個,前二十強盱眙占9個,前十強更是占了6個,前一二三名更是為盱眙所包攬。

淮安三新供電服務有限公司盱眙分公司總經理陳付軍
成績只代表過去,2021年如何實現更好更高質量發展?本刊專訪了盱眙供服總經理陳付軍。
農電管理:思路決定出路,站位支撐定位。2021年的盱眙供服工作的總體思路與指導思想怎么明確的?
陳付軍:總的思路是,乘勢而上再奮發,敢打必勝創新高;以縣公司“凝心聚力謀發展、乘勢而上開新局”的總要求為工作總基調,努力鞏固盱眙供服在全市同業對標大幅躍升、各項工作全面向好的良好勢頭,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各項目標和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爭當全市供服工作“優等生”。主要奮斗目標是:全系統努力“三零”高質效(零投訴、零信訪、零事故);全系統黨風廉政暨影響形象穩定的重大事件零記錄;全市同業前三十強供電所陣容再強大,爭取全進入;線損合格率、采集成功率月達100%,國網同期線損百強所爭取全年全市最多;再壓降投訴20%,頻繁停電類投訴壓降30%;全員績效修訂導向更鮮明,激勵更給力;新業務創收面上大突破、局部有影響;電能替代、能效服務、電氣化示范等一批新業務全省叫上號、全市有影響。
農電管理:看得出目標任務確實定得不低。應該說,這既有您作為“當家人”自我加壓的較高追求,也應有上級公司賦予的目標任務驅使吧,請您談談認識體會。
陳付軍:的確,察勢者明,趨勢者智。2021年是建黨百年大慶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具有十分重要而又現實的意義。而面臨的新的發展趨勢,上級賦予的主要任務,都要求自我加壓與清醒把握。
面臨的趨勢,概括起來有這么三點。一是優質服務“互聯網+”趨勢。從柜臺辦電,到線上受理,再到預約現場服務,直到目前遠程代為監控,提供能效服務,深化移動終端運用,推進營銷業務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無不體現“互聯網+”的趨勢。二是工作衡量“對標化+”趨勢。工作輕輕松松,考核主要聽匯報、看臺賬時代已不復存在。凡是能夠同業對標的,盡量同業對標;一時不能同業對標的,也在積極創造條件同業對標,各項工作與指標總要比出高低優劣。三是工資總額“新業務+”趨勢。這是落實中央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政策的必然要求,必須為社會降低單位GDP能耗顯現國網價值;也是電網主營業務盈利空間變窄,不得不在上下游關聯環節實現創收的現實需要。
上級賦予的主要任務,標準越來越高。縣公司層面,賦予任務的總基調是:圍繞縣公司全市“優等生”,綜合業績考核在全市“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兩爭一前列”目標,要全力策應,全力以赴。市公司層面,共性方面,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撐“獲得電力”評價;要高質量開展電能替代專項行動,積極開拓綜合能源服務市場;大力推動鄉村電氣化。個性方面,要鞏固特色扶貧項目,高水平打造“全電農場”,建設鄉村振興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省公司層面,推動營銷(農電)工作更高質量發展,助力省公司在能源互聯網建設中當表率做示范的各項任務更為迫近,要求更為具體。諸如,實施卓越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提供能效服務,營銷創新發展,完善服務體系,精益營銷管理等等。
直面各項任務,分析面臨的趨勢與任務,尤其是退休減員加劇,“十四五”將退休223人,近三年就達112人的趨勢,人越來越少越老,而標準要求越來越高越嚴的大趨勢,就要凝聚共識,以更高站位謀劃發展,以更大格局戰略引領,以更寬視野創新理念,以更實舉措推動工作,奮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農電管理:“四個以”的站位定位都很高,那么您又是怎么樣推動落地、推動工作開展的?
陳付軍:這個問題問的好。圍繞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我們謀劃了7項重點工作,前4項就是盱眙供服頂層設計、著力推動的工作。具體來講——
一是改革創新,頂層設計求突破。主要是應對缺員矛盾加劇的客觀現實,具體舉措是,兩部兩中心快啟航,強化綜合管理部在黨建、紀檢、人資、財務等方面的統籌管理與指導作用,增強工作規范性;強化安全質量部在工程施工、電網運維方面的日常監督職能,降低生產安全、工程質量風險;強化工程技術中心在綜合能源服務拓展、電網建設、工程管理中的協調統領作用,提高運轉效率;強化營配技術中心在“營配一體化”工作中的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撐作用,降低業務管理風險,提升專業管理水平。“1+N”所站勇突破,在中心所擇優配強管理力量,在“N”站配置生產運維、營銷服務人員;中心所承擔管理職能,“N”站承擔運維服務職能;“1+N”,優先在河西片區實施。總的原則是,精簡管理人員,充實一線力量。人力資源整合大動作,借助績效考核杠桿,引導超員供電所員工主動向缺員供電所外溢。整合盱眙供服與農服公司的管理職能及其崗位設置。盱眙供服市場化業務深度接洽、推動落地,全部由農服公司支撐。盱眙供服工程技術中心所需人員,也由農服公司相應人員兼任。
二是鮮明導向,分類績效再給力。修訂更為科學合理、更為導向鮮明的績效辦法,實現員工內生動力的全面激發。具體來講,再度修訂傳統業務績效考核辦法。廣泛調研,多方考察,努力體現多干多得、干好多得的初衷,讓員工愿意走出營業廳、遠離輔助崗,主動向臺區一線充實,愿意服務更多的客戶。特別制訂新型業務收入激勵辦法。調動全員拓展市場化業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新業務創收1200萬元的目標。突出考核各項重點工作目標任務。以綜合目標責任狀的形式,到崗到人,公布上墻,過程掌控,重點考核,確保如期、高顏值完成。
三是狠抓落實,“兩化一聯”重過程。即,工作安排具體化。所有重點工作均細化工作量與完成時間節點,保證完成進度、落實程度、質量深度可衡量、可掌控。責任落實清晰化。均指定牽頭領導和主要責任人,按月對《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業績指標責任分解表》完成情況進行通報,按月對供電所存在的管理問題發出《督辦通報》。上下聯動常督導。聯動的載體就是所長月度例會。公司本部相關各方,逐月闡述重點工作推進與落實情況;各供電所每月拿出工作計劃,次月匯報完成情況。上下完成情況都進行通報和大屏展示,并組織現場觀摩,促進工作落細落實。
四是全力聚焦,目標導向謀亮點。重點可以撐起全面,重點可以托起全盤,重點可以激活全局。沒有重點支撐的全面,必定是“滿把抓”,“一事無成”,業績平平。突出打造一批新項目、新亮點。具體來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擴大“能源綠·一品紅”扶貧品牌影響,打造北有秦皇島“出頭石”、南有淮安“一品紅”,“電力‘秦’‘淮’”南北扶貧共建示范工程。實化振興鄉村舉措,打造鄉村電氣化示范區建設,“全電農場”建設全省有影響全市響當當;爭創國網典型示范電氣化工程1個、省公司典型示范工程2個;打造盱眙凹土科技園等重點電能替代項目。致力管理革新突破,實行優秀農電人才評比與管理革新掛鉤機制。以Q C成果發布、管理經驗與典型經驗申報等技術革新、管理創新根本突破為目標,創造條件,促進技術革新、管理創新柔性團隊自由臨時組合。
農電管理:上述4項工作確實具有頂層設計、著力掌控的性質,那么另3項工作呢?相對于這4項是不是更具有守正固本性質?
陳付軍:是的。后3項工作就是這樣考慮的。一是夯實根基,互為支撐促發展。重點重抓,并不是要擠掉其它。重點來自于全面,重點又受襯于一般。只有兼顧好其它,才能更好地重點重抓。基礎性工作必須持續強化,支撐與服務于重點工作更好推進。具體來講,夯實本質安全基礎,在正常防控疫情的同時,全力策應縣公司建設安全達標縣,規范供電所9卷94條資料臺賬建設;查漏補缺安全工器具,以規范存放、領用、試驗為重點,常態化進行抽查考核;杜絕Ⅰ類違章、嚴控Ⅱ類違章,Ⅲ類違章較上年128次再壓降30%,施工現場到崗到位率必保達99%,力爭100%。持續強健農村電網,盡早實現線路“智能三段化”;強化監察性巡視,特別聚焦去年跳閘5次及以上的6個所、6條線;2021年新跳閘3次及以上線路,也同樣給予監察性巡視,考核“不作為”供電所,再壓降中壓跳閘數10%;重點防范鳥害,測繪定位電纜走向及配套電纜標志樁,確保外破較上年下降50%。突出六項新型培訓,主要是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運維、營銷2.0業務、新能源汽車、能效服務業務、鄉村電氣化等6個方面,提升員工業務技能。常態開展綜合督查,高質量推進省公司新一輪綜合督查準備工作。最終,省公司綜合督查不得出現Ⅰ類問題,Ⅱ類問題不得超過2條,Ⅲ類問題不得超過10條。二是優化服務,守正創優再提檔。內外各項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都要能助力服務,提質增效。持續壓降投訴。接續壓降投訴20%,頻繁停電壓降30%,零投訴供電所力爭大滿貫,必保14個及以上。創優服務載體,積極參與數字化營銷建設,建設管鎮、天泉湖2個數字化供電所;建設管鎮、天泉湖、馬壩、河橋4個供電所無人營業廳。落地新型服務,推行“陽光業擴”,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積極對接鄉鎮綜合能源服務站建設方案,支撐鄉村能效服務開展;加強服務網格與政府平臺、網點協同互動,提升政企服務響應效率、自身網格服務保障水準。
農電管理:您作為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第7項也是最后一項重點工作是不是黨群政工方面的?
陳付軍:是的,就是凝聚合力,黨建領航旗高揚。具體來講,主要有這么幾項工作,即,緊扣“建黨百年”多活動,開展看紅色基地、聽紅色故事、傳紅色精神等多種多樣的組織活動,“四史”教育活動化、載體化;堅持廉政建設再夯實,加強陽光所務公開,切實發揮協同監督作用,確保不發生C、D級負面清單案件;致力企業文化再引領,再凝練1到2個供電所企業文化體系,推動供電所涵養與發展企業文化,提升企業文化實踐力、滲透力;多多關愛員工暖人心,弘揚“5980”工程,回應員工呼聲與心聲,廣泛開展送健康、送文化、送技術“三下鄉”活動;全面推進職工療養,推動全員運動,持續改善員工工作和生活環境;打造提質增效“升級版”,開展零投訴、零信訪、零事故“三零競賽”,揚正氣,樹新風,弘揚正能量,摒棄壞心態,創優環境,凝心聚力,服務于更好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