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蕓
一、作業主題
家國情濃濃? ? 豬年樂陶陶
二、設計意圖
寒假成長作業力爭實現“從學科本位到學生本位的轉變,單項學習到綜合學習的轉變,知識零碎化到知識系統化的轉變”,引導學生學會主動研究問題、觀察思考、參與社會活動,逐步形成適應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
三、作業設計
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點,以“家國情濃濃? 豬年樂陶陶”為主題,開展“年味樂陶陶”“實踐樂陶陶”和“發展樂陶陶”三項活動。
“年味樂陶陶”即“走進春聯世界”:春聯是春節的一種代表性文化。每到春節,春聯就會出現在千家萬戶的門上,為節日增添歡樂祥和的氣氛。搜集春聯,是讓學生通過采訪、查閱、上網,了解查找春聯的起源和發展、用途、類型等知識;整理春聯,激發學生對春聯這種特殊文化樣式的喜愛之情;動手寫春聯,用優美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愿望。
“實踐樂陶陶”即“節日民俗大觀園”:在春節這個普天同慶、歡聚一堂的日子里,拿起相機和手中的筆,記錄這一時刻,是多么幸福美好啊!首先學生確定寒假中一個傳統節日或青島的傳統風俗(糖球會、蘿卜會)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簡單了解;提前學習一些相關勞動技能,如剪窗花、寫春聯、做花燈、猜燈謎等。然后以照片、圖畫等不同方式,記錄自己的幸福瞬間。在記錄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查閱資料或向老師、家長求教,一起探究解決問題。最后以手抄報的形式,總結梳理自己在歡度佳節、了解風俗中得到的成長與收獲。
“發展樂陶陶”即“悄悄變化的壓歲錢”:從每年春節孩子的壓歲錢說起,以改革開放40年來“壓歲錢”的發展變化為著眼點,通過采訪家長、查找數據等方法,了解父母、爺爺奶奶們過年時收到的壓歲錢以及他們的童年生活。通過再現、對比童年時期的方方面面,體現和感悟生活和社會的變遷。再將自己搜集的資料、照片等,進行整理、記錄。通過繪畫、圖表、文字等方式,形成研究報告,感受祖國開放40年的巨大變化。
四、作業價值
開學了,一張張精彩的假期作業擺在老師眼前,確實給了老師一個大大的驚喜。這樣的作業學生喜歡,老師也喜歡,體現的價值也非同一般。
“年味樂陶陶”即“走進春聯世界”: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策劃,制訂活動計劃;搜集他們感興趣的問題。經調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是:①春聯的發展和起源。②為何叫春聯。③春聯的用途。④春聯的形式。⑤春聯的貼法。⑥過年為什么要貼春聯。再通過到圖書館、上網、請教長輩等渠道查找相關資料。春節前夕,部分學生在街頭或小區義務書寫春聯,增加生活體驗。
在資料搜集、采訪的過程中,他們查閱了大量資料,并進行整理與篩選,提高了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交流與合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搜集春聯,他們有的到圖書館查找,有的在網上搜尋,還有的到大街小巷搜集,這給了學生自由呼吸的空間,把他們從校內引向校外,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在義務寫春聯的過程中感受到給予的快樂和社會大家庭的溫暖,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實踐樂陶陶”即“節日民俗大觀園”:學生上網查資料,向家長請教了解了傳統節日或傳統風俗的知識,關鍵是在家長的帶領下走進節日,走進民俗,通過民俗演出、民間工藝展示、傳統技藝體驗等活動,進一步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春節,他們和父母長輩們一起寫春聯,包餃子,剪窗花,掌握了勞動技能,培養了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假期,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經常在微信群里互動交流。老師也及時跟進,加油鼓勁,為學生的探究實踐引領方向。能力強的學生早早地曬出了作業,老師、家長在群里評價點贊。其他學生深受啟發,優秀作品不斷涌現。家長們喜不自禁:“孩子更喜歡這樣的作業,我們也不用為作業發愁了!”
“發展樂陶陶”即“悄悄變化的壓歲錢”:這是一份最令老師驚喜的作業!一份份內容詳實、設計精美的研究報告,真令人難以相信是出自四年級孩子之手。在他們的作業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和自己作為研究對象,對壓歲錢的給予方式和金額進行比較,感受其中的變化。精美的作業,從20世紀40年代花生糖果來壓歲到10后微信搶紅包,從20世紀50年代“2分錢很珍貴”到10后“給錢不如買個iPad”,都被他們挖掘出來,不由地感嘆時代的變遷。孩子們通過不同的呈現方式,如繪畫、文字、圖表進行直觀分析。其中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寫道:“外婆小時候家里很窮,根本沒有壓歲錢。媽媽小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她有100元的壓歲錢。隨著改革開放的蓬勃發展,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我今年收到了2600元的壓歲錢。”
“課堂譬花果,社會乃其根。土沃椒蘭茂,源開江海深”。從學生們的作業中,可以看出他們并未把這種假期作業作為負擔,而是以之為樂。學生重視做生活的“有心人”,廣泛涉獵、主動觀察體驗、積極動手動腦鍛煉,豐富了他們的生活,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思想教育,從而把社會、人生與課堂聯系起來。
【參考文獻】
[1]覃慧敏.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語文課內外,2020(16).
[2]張雪蓮.小學語文假期作業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