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克構



早在寫作詩歌之前,我最先開始接觸的是散文詩。在我所就讀的中學的一間小小圖書室里,我被一些散文類的選刊所吸引,確切地說,是被其中短小的散文詩吸引??锼x的散文詩雖然只有幾章,一章所占據的篇幅也往往是半頁甚至不到半頁,而我卻沉醉其中,每到課間便連走帶跑,一到圖書室便站在書架前閱讀其中的精美篇章,其中很多篇目幾乎到了可以背誦的地步。
所以,等我到了華東師范大學就讀中文系,開始正式的創作時,我創作和發表了不少的散文詩。我甚至認為,年少時,我的氣質更適合散文詩這樣一種自由而詩意的文體。對散文詩的定義究竟是什么的爭論,那時我真心覺得毫無糾結的必要,這也確實是出于內心真誠的想法。這二十多年來,我雖然寫了更多的詩歌和散文,包括短、中、長篇小說,但從來沒有放下過散文詩的寫作。對文體的選擇,在我,從沒有糾結的時候,我需要以何種文體表達我的世界時,就提筆寫下什么樣的內容。既然沒有障礙,我又何必去想散文詩是什么,她與詩歌和散文有什么本質的區別呢?
不過,就我準備一直寫下去的《浮廬筆記》的寫作而言,今天,我倒很愿意說一說心目中的散文詩的樣子。我認為其最核心的是要有散文的形,新詩的神;篇幅短小,語言凝練,但可以比新詩更自由;記敘的是生活,關乎的是靈魂,展現一個浩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