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湘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幫助學生樹立人生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以及基本法律意識的提高。而互動教學可以讓學生以一種更積極的心態體會道德與法治的內涵,更好地領悟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養成的優良品質。利用所學知識及時解決所面臨的困惑,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成長。
一、更新教學思想,構建師生和諧關系
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不再是教師一味地講課、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更需要教師堅持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尊重學生想法,善于傾聽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建議等。盡管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但均已具備獨立人格,容易進入青春叛逆期,渴望得到教師充分尊重。這個階段,需要教師進行積極引導,開好道德法治課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走進學生群體,了解學生,與學生交談溝通,構建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打開心扉,主動分享奠定基礎。
例如,教學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七課“親情之愛”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分享自己與子女,以及自己在初中階段與父母相處的小故事,讓自己在學生印象中更加親切,促使學生主動向教師、同學分享自己的經歷,訴說自己的困惑和心事,借此機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對于學生所表達的一些困惑和叛逆,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與其進行交流疏導,如學生無法接受家長限制太多自由,而且不聽取自己的需求和意見,進而引起學生的叛逆心理。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適當引導,這是由于上一代人往往不善于表達,只是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吸取教訓來教育子女。之后可以讓學生與家長多進行溝通,緩解兩者之間的矛盾,使學生對親情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講授完課堂內容后,組織小組討論合作活動,給學生足夠的機會表達。還可以搭建師生交流平臺,供學生提問,教師為其答疑解惑,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延伸教學內容,提高學生互動意識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只是圍繞教材多次重復簡單內容來完成教學,而應該將教材和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把教材中的知識延伸到生活中。通過互動教學,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到學生對于學習的需求,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發揮學習主動性。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互動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通過提問、追問等形式完成課堂互動。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部編教材第一單元“青春時光”這部分內容時,由于青春的概念等比較抽象,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讀,很可能造成學生死記硬背的不良現象,無法發揮本單元內容的真正作用。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可以圍繞與青春有關的一些生活現象,與學生共同探討青春的意義。如,當下各個年齡段的很多人都加入了“低頭族”行列,而手機網上沖浪對于青少年的吸引力更強。針對這個現象,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探討上網的雙重影響,一方面,如果長時間玩手機會造成視力模糊、頸椎不舒服等身體疾病;而網絡會使學生分心,無法集中精力學習,造成學習成績下滑,甚至荒廢學業。另一方面,網絡學習資源豐富,而且聽音樂、看電影等可以緩解學習壓力。教師可以針對這些討論加以總結,青少年應該對自己的未來負責,適度玩手機,要將重心放在學習上。通過師生互動,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青春的含義以及如何更好地度過美麗的青春歲月。
三、設計最優問答,強化互動教學效果
在應用互動教學模式時,教師應當針對學生具體情況以及課本具體內容,創新互動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微課、PPT等工具,加強師生互動。對于課前備案,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一些問題,在課堂上與學生一問一答,相互討論,創造一種和諧的師生互動氛圍。這些問題要環環相扣,思維緊密,且具有一定的誘導性,能夠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思考。在教師的帶領下,與學生共同合作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深入地理解所學內容。
例如,在學習部編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可能對法律不是很了解,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我不是藥神》中角色程勇觸犯法律的相關片段。在視頻結束后,教師可以提問:程勇是否應該受到法律的懲治?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根據本單元所學的內容進行分析,說出自己的觀點。有的學生認為其觸犯了法律法規,應當受到懲罰,而有的學生則未認識到。教師可以通過引導讓學生說出自己這樣認為的原因,引起學生新一輪的思考。這種互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的焦慮和膽怯,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推動學生的主動思考、表達。通過這樣的互動,不僅讓學生對于法律的認識更加深刻,領悟也更加到位,還能夠鼓勵學生主動表達,參與課堂互動,形成正向放大作用,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模式,教師轉變自身的角色,構建了一種與學生平等的和諧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教材展開,適當延伸教學內容的廣度,提高了學生的互動意識。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能夠培養學生優良品質,提高其法律意識,為學生的成長奠基,以免走錯路,抱憾終身。互動教學的應用還不夠成熟,需要師生足夠重視,共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