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梅 劉雪瑩 祝寧 齊長紅 谷星宇



|摘要|通過減少株行距、增加行數,調整日光溫室土地面積,合理進行株行距配置,協調產量和品質的關系,整合西芹等行距、高密度種植技術,可以實現西芹高密度種植。該技術可以提高西芹產量和效益,避免土壤水分過分蒸發流失,保持土壤墑情,保證植株健康生長、高產優質且成效顯著,充分滿足市場需求。西芹平均單株質量1.08 kg,經濟產量可達4566.78 kg/667 m2。
西芹耐受寒冷,喜涼爽、濕度大的環境,如果種植密度過稀,莖稈和葉柄很容易散開,即不成抱團狀,在光合作用下會加速老化,嚴重影響西芹的產量和品質。適當密植,莖稈和葉柄直立生長較快、高大,莖稈不易發生纖維增多、空心老化的情況。西芹對光照的敏感性強,光照強度在10000~40000 lx較適宜,在光照時間短、強度弱(陰天)的情況下會縱向生長;相反,光照時間長、強度高(暴曬)的情況下會橫向生長。若西芹苗株多數又低又矮、莖葉發散,主要原因就是沒有遮光處理。適度提高西芹種植密度有利于提高西芹產量,西芹種植密度增大以后苗株之間空隙會變小,光照少時向高處生長,有利于提高西芹品質和產量。西芹的主要商品性體現在莖稈脆嫩和長短上,提高種植密度還可以保持土壤墑情,避免土壤水分蒸發流失,保證充足的水肥從而使西芹莖稈粗壯、飽含水分、口感脆嫩[1-2]。
品種選擇
推薦早熟熟性品種荷蘭西芹優良品種‘玉皇,定植到采收一般65 天左右。種子呈黃色,生長速度快,產量高,耐抽薹,品質好,纖維細,無筋。該品種植株直立,葉片及葉柄均為淡綠色,葉柄寬厚,組織充實,纖維細,質地脆嫩,品質好,抗病、抗逆性極強,耐寒。‘玉皇為目前具有優質、高產、高抗等綜合優勢的雜交西芹品種。
播種時期
越冬茬西芹一般在8月中旬播種,選擇128孔穴盤即可,出苗時間在播種后14 天,出苗后根據苗情移栽到適宜孔穴,一般采用72孔穴盤。播種之前澆1次透水,水完全滲下去后,施肥翻地耙平,干籽撒播,之后覆土1 cm左右,最后最好蓋1層地膜,這樣土壤保溫保濕,利于出苗。
株行距配置
行距32.5 cm,株距14.2 cm,每8行做1畦。400 m2的日光溫室可以做30個畦,每畦可以栽4個72孔穴盤,穴盤苗種植密度為21.6株/m2(圖1)。
傳統的西芹栽培密度為0.9~1.3萬株/667 m2,行距25~30 cm、株距20~25 cm,每8行做1畦,行間交錯定植。在此方式種植下,種植密度由傳統的13.4株/m2調整到21.6株/m2,種植密度提升了60.5%。
定植時期
越冬茬西芹在10月上旬定植,中旬之前定植完成。定植不宜過深,培土過高容易將葉柄埋入土中,感染真菌病害。先育苗后移栽的情況下要合理控制密度,不能單純只追求高密度。在蔬菜大棚里面種植密度過大的話,容易發生病害,通風和透光性不好,影響產量和品質[1,3](圖2)。
田間管理
苗期管理
西芹出苗后正值夏季高溫時期,此時幼苗不耐受高溫,水分蒸發快,建議每天補充水分,少量多次,保持土壤濕潤。當幼苗長出4~5片真葉時,建議適當控水,此時根系狀態較發達,吸收能力增強。
施肥管理
底肥建議使用羊糞1334 kg/667 m2,或者蚯蚓肥3335 kg/667 m2,配合抗重茬菌劑333.5 kg/667 m2并施。每400 m2生長前期、中期、后期分別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追肥2、3、5 kg,生長前期建議配合腐植酸抗線肥2 L并施,生長中后期可搭配施用毛根多2 L。前期10~15天左右1次,中后期7天1次。每次灌水量不應太大,一般能濕透壟背的土壤耕層即可(推薦灌水量5 m3/667 m2)。
水量管理
西芹整個生育期需水25~30 m3/400 m2,灌溉8640株,每株需要3 L水量,每隔7~10天酌情澆水。定植后3天澆1次緩苗水,待西芹底盤開始膨大,旺盛生長期生長加快,肥水需要也較多,此時要保持土壤濕潤,傳統方式應加大澆水量,由于種植密度大,防止爛根,建議采用滴灌方式5~7天澆1次水,達到節水節肥的目的。
溫度管理
西芹是喜冷涼的蔬菜,生長適宜的溫度為15~18℃,種子發芽適宜的溫度為15~20℃,在這個溫度下西芹種子發芽需要7~10天,溫度過高發芽更慢且不整齊。棚室內白天溫度以15~23℃為宜,夜間溫度應保持在10℃,日光溫室栽培西芹做好棉被抗凍保溫工作。
病蟲害防治
秋延后西芹育苗正值高溫多雨季節,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護措施,才能保障西芹的安全及正常生長,覆蓋遮陽網和防蟲網后,即可起到預防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暴曬、遮陽、降溫等作用。另外,日光溫室栽培西芹晝夜溫差大,薄膜結露嚴重,濕度增加,要做好溫濕度的調控,及時通風,降低溫度,消除露珠。
提倡生物防治,蚜蟲的主要天敵是瓢蟲、食斯蠅等,根據用量瓢蟲每棚放入30~60只進行防治,注意施藥時避開天敵的活動時間。
采收
越冬茬西芹定植后40天即可采收,待株高為85 cm時,整株西芹拉秧采收,采收時期較長,自11月中旬可采收至翌年2月上旬,可根據生長情況和市場需求,靈活選擇不同的采收方式,如間拔采收、連根采收、割收、葉柄分批采收等(圖3)。
產量測試
經測產,西芹平均單株質量1.08 kg,每400 m2經濟產量2738.7 kg(表1),折合經濟產量4566.78 kg/667 m2。
參考文獻
[1]楊兵麗,馬紅強,楊偉,等.陰陽型日光溫室-陰棚早春茬西芹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7(5):98-100.
[2]張明軍.日光溫室越冬茬西芹定植前后的管理[N].河北科技報,2011-09-20(B05).
[3]程玉萍,王建成.蘭州地區西芹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07(10):17-18.
作者簡介:李澤梅,女,主要從事蔬菜、草莓栽培技術研究。
[引用信息]李澤梅,劉雪瑩,祝寧,等.日光溫室越冬茬西芹高密度種植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