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畫樣年華”欄目推介北京市鐵路第二中學美術教師白紹羽老師的投稿,她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和生動詼諧的表現手法向大家介紹享譽世界的日本風景畫畫家、散文家東山魁夷的藝術人生。
“白馬森林 這里描繪的白馬也好森林也好,都不是現實中的,而是來自我的空想。白馬是我的心愿,任由看的人想象。”
“綠色回響 白馬是鋼琴旋律,繁茂的林木背景即是交響樂。”
——東山魁夷
東山魁夷(1908—1999),原名新吉,畫號魁夷。1931年畢業于東京美術學校日本畫專業。1934年留學德國,在柏林大學哲學系攻讀美術史。其代表繪畫作品有《冬日三樂章》《光昏》《京洛四季組畫》等。
作為日本的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的名字對中國的讀者并不陌生。但對東山的文字,中國的讀者卻很少接觸,其實,他的文字成就也令人矚目。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很受歡迎,據說其散文在日本與川端康成并稱“雙璧”。其代表散文集有《聽泉》《和風景的對話》《探求日本的美》等。十四卷本的《東山魁夷的世界》,是他的散文和詩歌全集。書中根據文字、裝飾的需要配以適當的繪畫作品,當閱讀文字時,你會感到驚詫:一位畫家的藝術品格通過文字即能傳達得惟妙惟肖,真正達到“詩為心聲、畫為心境”的審美境界,其文字魅力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