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婷婷
為了豐富教育形式和教學內容,強化對幼兒的教育質量,在教學中,教師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多,并且對這一教學方式的重視度不斷提升[1]。這不僅調動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積極興趣,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幼兒能力的提升,對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兒階段是提升語言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借助信息化技術的特點和優勢對幼兒展開語言教學,能夠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表達環境,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以及對幼兒展開語言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了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語言教學模式的創新。
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靠模仿,其中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在模仿中對自身語言能力展開建構,二是通過模仿對語言進行創造性的應用[2]。前者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幼兒對語言知識的學習通常并非被動,而是由于幼兒自身對世界萬物等存在一定的好奇心理[3]。大多數情況下,幼兒學習語言的途徑是模仿周圍人的語言,同時下意識地對語言進行練習。若是幼兒與周圍人產生交流欲望,他們則會結合自身已有的語言能力等進行表達。后者則體現了幼兒對語言的學習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和差異,其個性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創造化的過程。出現這一情況是因為不同的幼兒在對語言學習過程中的理解能力存在差異,同時幼兒周圍的人的語言習慣等也會對幼兒產生影響。所以,不同幼兒對語言的接受能力和應用能力也存在明顯的差異。
幼兒語言教育是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內容,對幼兒未來的發展和成長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幼兒展開語言教育和訓練能夠使幼兒在不同場合合理應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自身的想法,同時提升幼兒與人交流的能力。從某一角度來講,對幼兒展開語言教育能夠促進幼兒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發展,對激發幼兒對語言的興趣和愛好等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促進幼兒全面綜合發展的重要基礎內容[4]。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首先應結合信息技術的特點為幼兒創設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語言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結合自身語言經驗進行表達,從而使幼兒快速融入教學情境中,并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創設教學情境,能夠強化幼兒對語言應用的熟悉感,促進幼兒參與到語言表達過程中;能夠提升教學情境創設的真實性和趣味性,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其中[5]。例如,在讓幼兒準確地說出動物的名字時,首先,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觀看動物園的圖片,并讓學生進行辨識;其次,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可通過圖片和文字及音頻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跟讀動物名稱發音,以此確保對幼兒語言教學的準確性[6]。這一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有利于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積極性。
利用信息技術對幼兒表達能力進行培養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以此提升幼兒表達能力培養的效果。信息技術集文字、圖片、聲音、視頻于一體,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信息技術的這一特點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讓幼兒參與到課堂表達過程中[7]。例如,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時,教師可借助網上教學資源查找符合幼兒這一階段的故事視頻讓幼兒進行觀看。在播放完成后,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提問,讓幼兒探討故事內容是什么、表達的是什么、故事的后續是怎么發展的,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這能極大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其語言表達能力,對推動幼兒的全面綜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強化幼兒對語言的學習興趣。如若教師在教學中僅僅應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長此以往,幼兒容易喪失對語言的學習興趣。鑒于此,教師還應在實際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對幼兒的語言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其中,兒歌和詩歌是幼兒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它們不僅能夠提升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還能夠培養幼兒的語言感情,加上內容較為多樣,總體上來講對強化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對幼兒展開語言教學時,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播放符合其年齡段的兒歌和詩歌,并讓幼兒跟學。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應用這一方式展開教學時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為幼兒提供相應的發展空間,同時對幼兒進行積極鼓勵,從而激發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8]。
強化幼兒對語言的理解也是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點。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越高,其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也就越強。而將信息技術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則是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及語言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9]。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結合實踐活動來提升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給幼兒播放相關的手工制作視頻和音頻,然后讓幼兒根據視頻中描述的方法進行手工制作,并在幼兒制作完成之后讓幼兒對自身的手工進行展示,同時分析其存在的問題,之后讓幼兒結合視頻對手工制作過程進行糾正,從而強化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10]。
綜上所述,語言教學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想提升幼兒語言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幼兒語言學習的特點,并借助信息技術采取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措施不斷強化幼兒對語言學習的興趣以及對語言表達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提高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以此推動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與發展[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