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輝
內容摘要: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在不斷推進,國內已有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合現有課堂教學的使用,探索出符合學生發展要求,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模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須重視的問題。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語文成績不僅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并且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還會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國家的復興靠教育,而教育需要從小抓起。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促進小學語文水平的提高,全方位提升學生素質,需要引進合作教學法。
關鍵詞:學習氛圍 合作教學 措施
現如今,如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增添更多的合作性環節已成為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之一,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斷地探索使小學課堂教學更加活躍、生動的新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授課為主,但是在現實中這種教學方法非常死板,經常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效率低下等等,使得教學的質量不高。但是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們課堂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形式,更加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以互補互助為原則,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強調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合作。為學生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走好素質教育改革的每一步。
一.強調分組應遵循合理化原則,教師應正確引導
1.合理進行分組。毛澤東曾經說過,要扣好衣服上的第一粒扣子,正如在進行改革時,要走好改革的第一步。走好合作教學的第一步便是要進行合理的分組。為了保障小組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分組時不能隨意分組。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的特點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分組,要最大程度的保障組內有成績優秀的學生,有性格外向的學生,有善于組織領導的學生,這樣設置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之間可以互補互助,保障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參加到小組的活動中去,從而使組內成員得到共同進步。試想,一個小組內全是成績差的學生,那這個小組的成績又怎么會得到進步呢,并且,這些學生可能會有其他方面的優勢,但是由于成績方面的硬性不足,這些優勢便難以得到發揮和施展,長此以往,不僅會失去其對學習的信心,也會埋沒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優點。再者說,如果小組內全是性格內向的學生,即使成績再好,也是個學個的,那么這種學習模式的存在便失去了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分組時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最大程度的挖掘每一個學生身上的潛力。還需要注意的是,小組的人數要控制在4人左右,使每一位同學都參與。
2.教師正確引導。小學生接受的教育還很少,尚處于受教育的初步階段,認知能力不足,并不理解什么叫做合作。每個學生都是父母的寶貝,父母都是千般疼萬般寵,而在班級這個大家庭中,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教師加以耐心的引導。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為了使同學間互相幫助,有秩序的分別進行不同的學習部分,幫助學生共同進步,而不是交給小組成員的一個或者兩個去完成,這樣的作法是絕對錯誤的。比如,在《學會合作》這篇課文的課堂上,教師應該先將本節課所要進行的內容安排給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任務是,大家每個人都要先仔細讀一下課文,知道這篇課文在講些什么內容,然后思考一下,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任務,每一位同學都要把自己的答案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分享,看看自己的答案與別人的答案一樣不一樣,如果不一樣,找出不同的地方,然后與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覺得誰的答案更準確一點呢?“然后安排不同小組之間的同學進行課文朗讀的比賽,并且在組內交流完畢后,安排每個小組之間對自己的最后答案進行組外交流。最后在小組討論結束后,由教師將本節課的小組合作加以總結,要清楚的告知學生"你是…所以你應該…"雖然新課改的要求是要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中心地位,但這并不是說教師就可以放松。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在這種模式下學習的快樂,在愉快中提升學習的質量。
二.學習任務布置合理,小組成員共同學習
1.選定學習內容。教師對學生安排的每一項任務都應該經過考量,綜合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來安排。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不論是課文的教學還是作文的教學,都可以使用合作教學的方法,但并不是任何內容都需要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下安排給學生。想要將這種模式合理的使用,需要對小組探究的目標進行選擇。比如,可以這么安排:關于扶不扶的問題,你有什么看法,并與小組的成員進行討論和交流,在交流過后將自己最后的觀點寫成一篇小作文。也可以是:關于《白楊禮贊》這篇文章,在小組內部自行安排分工,然后進行課堂展示,需要有同學代表小組朗讀課文,有人講解生詞,有人總結文章中心內容,并將小組討論沒能解決的問題提出等等。教師在安排好學習任務后,每個小組開始協作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保障學生掌握知識,使學生有足夠的興趣去進行下一步的發現,使學生有更強的求知欲望去探索這項學習任務。
2.成員間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生的正處于懵懂的時期,所接受的教育有限,認知能力還不足,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盡量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使用一些比較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更適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學習。但是合作學習的模式就能夠使教師擺脫這種傳統模式的困擾。在每一個小組中,都應該存在不同類型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其他方面的特長不同,這些不同特點的學生在同一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能夠幫助學習成績差的同學,表現積極的同學也可以帶動那些惰于學習的同學。在傳統授課的過程中,由于老師是一對多的情況,很難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因此,那些理解能力差、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同學,可能會由于聽不懂、跟不上,而不想學習,甚至放棄學習、討厭學習。但是這種小組合作的模式,使每一個同學都可以跟得上學習的進度,有成績優秀的同學幫助講解,有上課積極的同學帶動氣氛,從而使每一位成員都得到進步和發展。并且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學生會更喜歡學習,課堂上學習的氛圍也是相當濃厚的。這樣的課堂,是每一位學生都喜歡的。
比如,在《桂花雨》的課堂安排中,首先要安排小組內的每一個同學都朗讀一段課文,當遇到不會讀的字時可以互相幫助,或者成員之間互相分工,對不認識的字詞查字典,不僅自身會對這些陌生的字詞印象深刻,自己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同學們都朗讀完課文之后,教師還應該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幫助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比如,”現在同學們應該都知道了課文講了些什么,也一定都有了自己的觀點,我們邀請大家來交流一下好不好?另外,在這篇課文中,“我”和爸爸媽媽都有哪些不同的反應呢,請找出來并在小組內的成員進行交流?!睂W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會忽視掉很多細節,甚至有的學生在朗讀完課文之后并不知道文章在講什么。因此,教師需要提出一些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文章中的細節,并且互相之間進行交流。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可以得到回答老師問題需要的答案,而且可以使自己對這項知識記得更加牢固。對于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同學,還有可能會獲得一些新的知識。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多采用這種方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所帶來的優勢,引導學生與他人共同合作學習,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使語文學習的課堂更加朝氣蓬勃。
三.培養學生集體意識,教師及時給予輔助
1.培養學生集體意識。同學們的年齡尚小,心理不夠成熟,有一種爭強好勝的心態是非常正常的。這也是我們在前面所提到過的一點,學生在家里都是父母捧在手上的寶貝,到了學??赡軙a生一定的落差,可能會想:為什么在小組合作中我就要聽別人的安排?這種心理經過正確的引導之后,也不失為幫助學生學習的一件法寶,教師可以很好的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每當布置學習任務之后,可以對每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評比,小組之間有競爭,那么每個成員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更有干勁,更有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成績不好的同學又會因為擔心拉低整個小組的評比分數而認真學習。這不僅會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認真發言、積極準備,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興趣和能力,使學生從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使課堂更加有趣,學生學習熱情更加高漲。比如在學習《北大荒的秋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朗讀、提問等多樣的方式,使得學生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來學習,對于回答問題優秀的小組應及時提出表揚,使同學們能夠體會到在合作學習中的樂趣。
2.教師的輔助作用。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解決遇到的所有問題,所以在小組合作的探究中,教師也要及時的進行幫助和引導。有的學生可能由于羞澀而在小組合作中不發言,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有的小組可能不知道如何去探究教師所布置的任務,這時教師都應該幫助學生大膽的發言,為小組的合作學習提供探究的方式,帶來恰當講解的同時,又給予學生一定自主學習的空間。另外一點是,懂得對學習做出肯定。每個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肯定,更何況是稚嫩的孩童。教師對于學生的肯定會幫助學生建立起足夠的信心。比如在《做一片美的葉子》這篇課文中,教師在談論前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片美麗的葉子,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長處。同學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大膽的將自己的優點展示出來
對教育的探索依然長路漫漫,希望通過這種模式的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成績能夠有所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能夠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李佳.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229.
[2]葉軒辰.小組合作 激活課堂——試論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法[J].名師在線,2019(01):8-9.
[3]鄧玉梅.論合作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102-103.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土高山鄉曹坪小學)